溟池
臭水坑被修理一新,做了石頭河工。水泥沿著石頭的縫隙抹出了勾勒,又整齊又變動。四周種了花卉,每隔十五米就設一張水磨石凳。根據教導主任的提議,水坑的西北--東南對角線分別安裝了兩盞路燈。池內重新貯上自來水,一到晚上路燈的倒影就在池子底下炯炯有神,說不出的幽靜與坦蕩。要不要種荷花?這時候提出這個問題顯然是順理成章的。只要有問題,當然就會有贊成派與反對派,這也是順理成章的。工會的申主席是荷花派。種荷花沒有什麼不妥,可以找出一千個相應的理由。但申主席贊成的事,辦公室主任就要反對。這就有了反荷花派,有了第三種力量--非荷花派。不種荷花也可以找出相應的一千個理由。幾千個理由一對壘,事情便僵住了。但辦公室主任最後攤牌了:"再種荷花,擋住了視線,水池邊上再出現事情誰負責?"這一巴掌擊中了荷花派的天靈蓋。荷花派負不起這個責。非荷花派同樣負不起這個責。非荷花派很快改變了初衷,立即加入到反荷花派的行列中來。人們看到了辦公室主任眼睛裡頭的嚴重神情,那裡頭不僅有"某些具體的事情",甚至還有某些"不具體"的事情。這樣的大責任誰負得起來?申主席拂袖而去,臨走前丟下了句沒用的狠話:"我不管了,你們看著辦。"辦公室主任陷在沙發里,開始擺動他的小腿。他的小腿是他的旗幟,一遇上勝利就會在陣地的前沿呼啦啦飄揚。辦公室主任說:"不種荷花,也就不能再叫荷塘。集思廣益,大家一起想個名字。"有人提議,天鵝湖好,詩情畫意。有人說桃花源更好些,聽上去雅。但立即就有人反對了,說俗,雅名被用得通常了,比俗的更俗,一個年輕的老師大聲說,乾脆叫釣魚台吧。大夥聽了便鬨笑,主任說:"嚴肅點!"為了配合表情的嚴肅,他把嘴抿上了。但抿完之後有一顆門牙還露在外面,就翹起上唇,又抿了一回。主任最後請語文組的老師倪老師談談。倪老師不拿主意,一上來竟背誦了一段古文,是《莊子》里的《逍遙遊》。倪老師從"北溟有魚"一段背誦到"不知其幾千里也"。倪老師解釋說,這是學校,造就人才的,人才就是《莊子》裡頭的鯤鵬,既然鯤鵬來自"北溟",臭水坑當然叫"溟池"最好了。大夥都說切,可以這麼定的。但語文組的另一位老師荀老先生突然發話了。他摁掉煙頭,笑著說:"怎麼能叫'池'呢,古語說,方為池,圓為塘,倪老師不會不知道吧?臭水坑不上規矩,不見方圓,怎麼能叫'溟池'?不通。"倪老師一臉尷尬,說:"本來就是打個比喻,是個意思。"荀老師正色說:"這是師範,一字一句講究的是師範性,馬馬虎虎那怎麼行?"主任接過話,說:"這要什麼緊,過去不圓可以叫荷塘,現在不方稱作溟池,這不是將錯就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嘛。就這麼定了,叫溟池。"接下來就是立碑,立碑是一件大事,誰來書寫就成了大問題。自古人因碑傳,碑因人傳,雖說寥寥數字,好歹也有"立言"的意思,那可是"三不朽"的要義,草率不得的。倪老師的行書不錯,但"溟池"的名字是他起的,再讓他書寫,有點獨吞了,擺不平。荀老師有一手好歐字,可是荀老師堅持"不通",不肯命筆。其他能寫毛筆字的都知道這點過節,一起不肯"獻醜"了。辦公室主任當機立斷,請電腦打字員在微機上做了"溟池"兩個字,圓頭體,一身的和氣生財,兩個字被刻在了石碑上,說不出的彆扭。立碑時許多人都說,其實也不錯,蠻有新意的。荀老師那天微笑了一個下午,直到晚上關上了房門,荀老師才把臉拉下來,對他的妻子說出了四個字:狗屁不通。溟池裝上了路燈,裝上了石凳,立了碑。溟池的故事全部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