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皇帝病情的宮中脈案
清朝太醫院,御醫的醫事活動,無論在宮中,或在宮外,凡是經過他們診治的人,都有專門的檔案紀錄診治情況,如《脈案》、《病源》、《用藥底簿》等等。這些檔案類似今天的病歷。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現存的清代宮廷醫案,總數約有四萬件。但是這些病案一直被深藏宮中,究竟皇帝、皇后及其妃嬪等怎樣看病,御醫又如何為他們施藥護理,等等,一向是神秘莫測的。這些檔案的內容包括皇帝、皇后、妃嬪、皇子、公主、太監、宮女以及部分王公大臣的原始診病記錄、配方密本、御藥房的各項記錄,皇帝有關醫案的硃批,等等。皇帝或皇後起居注及歷朝實錄、內務府抄件、歷朝名臣文集筆記,也大量記載著皇帝及宮中重要人物的治病過程。同治皇帝患天花,從發病到病死,二十六天記錄成冊,無任何遺漏。如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二十七日的醫案中詳細記錄了御醫李德立等共同會診「外用熨洗」法為同治皇帝進行治療。所開出的藥方是:「木香一兩,當歸一兩,肉桂五錢,生附子五錢,川貝五錢,草烏五錢,蒼朮五錢,斷龍骨五錢,白芷一兩,山甲五錢灸,**一兩,透骨草一兩。」效果如何,我們姑且不去管它。按清宮的規定,給皇帝看病的御醫都由御藥房太監帶領,先給皇帝問過聖安,然後才能把脈、問病、開方,開好的藥方,要與太監一同去御藥房取葯,藥方的內容和御醫、太監的姓名,都要記錄在案,並抄寫所開藥方的藥性、治療方法,並署上御醫、太監的名字,進呈皇帝御覽。然後登記入冊,並由專人保管,作為憑證,以備查考。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說:「按照常例,皇帝得病,每天太醫開的藥方都要分抄給內務府大臣們每人一份,如果是重病,還要抄給軍機大臣一份。」這些藥方大多都保存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內務府、軍機處等檔案全宗中。不僅如此,如果皇帝患病,醫治無效,以致死亡,就是所謂「龍馭上賓」,御醫及其相關人員就要受到處分。如同治皇帝死後,奉慈安、慈禧皇太后懿旨:「上月大行皇帝天花,李德立等未能力圖保護,厥咎甚重。太醫院左院判李德立、右院判庄守和,均著即行革職,帶罪當差。欽此。」後來光緒帝死後,太醫院院使張仲元、御醫全順、忠勛等,也受到同樣的處分。這使御醫和相關人員一直在謹小慎微、擔心害怕的心態中工作。不過,處分畢竟是例行公事,沒過多久,受過處分的御醫又照樣行醫了。說起皇帝吃藥,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首先煎調御葯,必須由太醫院御醫與太監在御藥房一同相互監督。兩服藥和為一服,因為葯煎好以後,要分為兩杯,一杯由主治御醫先嘗,後院判、內監也得分別嘗試,確認沒有問題,另一杯才能進奉皇帝服用。如果配製藥品不依照原方,及未開明藥名品味分量或雖開而遺漏舛錯的都將以「大不敬」論罪。乾隆五年(1740)以後,為了方便起見,各宮都設有藥房改由內臣負責煎藥,就連皇帝也不在御藥房煎藥。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是這樣描述的:我每次生病,都由永和宮的藥房煎藥。永和宮是端康太妃(瑾妃)住的地方,她的藥房比其他太妃宮裡的藥房設備都好,是繼承了隆裕太后的。御醫為皇帝看病的處方用藥、御醫姓名,都要一一登記入冊,建立專門的《萬歲爺用藥底簿》以備查考。皇太后、太妃、皇后、妃嬪,就連宮中太監、宮女等,有病診治,也是如此,只不過一般不立個人專冊,而是以某宮若干人共為一冊。如光緒八年(1882)二月十七日「長春宮總管、首領、太監等用藥底簿」。但也有例外,慈禧太后寵信太監李連英就建有個人專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