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生「避痘」的順治(1)
天花,中醫稱「痘瘡」。作為一種烈性傳染病,它很早就已開始為害人類。考古發現,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公元前1160年)木乃伊上曾出現天花病菌。在中國,晉朝時就已有明確的痘疹病理記載。直到清初,天花依然被視為不治之症,令人談虎色變。實際上,清朝時期,天花曾多次泛濫,為害生靈。清史上多起清宮疑案也與它有關。由於事涉宮闈,官方忌諱,致令眾多相關內幕檔案長期鎖藏深宮,鮮為外人所知。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些清宮秘檔,閱讀一下那些已被塵封的歷史疑案種種細節。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1661年2月5日)新年還沒結束,未滿二十三歲的順治皇帝死於養心殿。順治之死,被稱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圍繞著他的死因,有種種傳說與猜測。民間盛傳著少年天子為情所困,跑到五台山剃髮出家的傳說,但清宮檔案告訴我們:順治皇帝死於天花。崇德七年(1643)九月,清太宗皇太極突然病逝。在經歷了一場刀光劍影的宮廷權利鬥爭后,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出人意料地繼承了帝位,即順治皇帝。不久清軍入關打敗李自成,入主北京。順治皇帝成為大清王朝入關后第一位天子。六歲登基的順治皇帝是位憂鬱敏感的少年天子。繼位后,他始終置身於政治危機及情感挫折的漩渦中,承受著同齡人想象不到的磨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一直處於傀儡皇帝的尷尬境地,忍受著「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的跋扈與專權以及隨時可能出現的宮廷危機的困擾;另一方面他性格內向,體質孱弱,情緒不穩定,不得不時時提防疾病的襲擊。尤其「避痘」一事,曾經是他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避痘」一事,早在清入關前太祖、太宗時期就已風行。17世紀以來,一場大規模的天花疫情席捲亞歐大陸,斷斷續續持續了近一個世紀。當時中國北方是天花的重災區之一。這一時期,恰逢清政權在中國北方關外驟然崛起。據《滿洲實錄》記載。清政權第一次遭遇天花,發生在清太祖努爾哈赤天命三年(1618)。這年九月,努爾哈赤起兵四萬征討另一個強敵部落——蒙古葉赫,曾揮兵直入發生「痘疫」的烏蘇城,收降三百戶。到了清太宗皇太極時期,天花更加猖獗流行。「避痘」一詞開始在官方史書上頻繁出現。史書記載,天花流行時,身為君王的皇太極不得不常常離開宮中,出外避痘。盛京城外的長寧寺(現瀋陽市內,后被毀)一度曾是皇家避痘的重要場所。除了躲在深宮不出,皇太極還常以打獵的名義,帶上眷屬糧食,跑到葉赫大山裡去「避痘」。《東華錄》記載:天聰五年(1631)六月,大貝勒代善第五子巴喇瑪病逝。當時天花流行,皇太極正在「避痘」,沒有前往臨喪。之後,皇太極甚感過意不去,欲由避痘所前往代善住處慰問。代善連忙叫人阻止,說:「聖躬猶未出痘不宜來。」皇太極卻執意前往,最終協商結果,兩個人跑到十里以外人煙稀少沒有痘疫傳染源的荒郊野外,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君臣會面。清初的天花疫情形勢十分嚴峻。不僅威脅皇室,而且在社會上造成大量人員死亡及社會恐慌,引發嚴重的社會政治危機。當時滿洲八旗官兵也遭受到天花的嚴重威脅。由於他們才從冰天雪地的白山黑水間進入溫暖的關內,體質的差異及對氣候的不適,似乎更容易被天花感染。許多人沒有死於疆場,竟死於天花。比如名將多鐸,為努爾哈赤第十五子,驍勇善戰。入關後下江南,擒史可法,製造過駭人聽聞的「揚州屠城」等事件。順治六年(1649),他死於天花,年方三十六歲。《清世祖實錄》記載:順治元年(1644)四月,清朝軍隊準備入關,大軍出發在即。肅親王(豪格)心驚膽戰地對另一位將軍說:「我未經出痘,此番出征,令我同往,豈非特欲致我於死地乎?」天花流行,造成清初人丁大量死亡,直接影響了清朝初年八旗人丁繁衍的數量與質量。從檔案記載來看,當時八旗的生育率是非常高的,但嬰兒的死亡率也高得驚人。比如順治皇帝,生有八子六女,八歲前死亡者為皇子四人,皇女五人,超過半數以上。造成嬰幼兒大量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疾病,而天花則為主要病因。雍正三年(1725)四月八日曾有一道諭旨指出:「看來滿洲、蒙古等艱於子息者,大都為出痘所殤」。八旗以外的廣大百姓境遇更為悲慘。當時來華的西洋傳教士Dyer.Ball在給教友的一封信中提到他在山西疫區看到的情形,說由於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的感染者只能面臨死亡。其實早在未入關前,清朝統治者們就已頒布了許多相關的民間防痘法令,各旗設有專門「查痘者」,負責貫徹實施。一旦發現出痘之人,立即發往遠處隔離。皇太極時,最初定為百里之外。後來慮其太遠,改為六十裡外,順治入關后,又改為四十里、二十裡外。《東華錄》記載,順治二年(1665),巡視南城御史趙開心在一份奏章中提到:由於凡民間有出痘的人,立即遷出城外四十里進行隔離,以防傳染蔓延。當時甚至一些感冒發燒、風疹疥瘡等癥狀與天花相似的患者,也被一刀切地遷出城外。「貧苦小民移居城外,無居無食,遂將弱子稚女,拋棄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