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尋找人生的「登機通道」
有一種理論也極有趣,就是說自己老了,沒法學了。一位比我年輕得多的至今還不足40歲的作家見我也能不無結巴地與說英語的同行用英語瞎白話一氣,便嘆息道:「老王你的戰略部署是正確的,應該學習英語!」我說:「太好了,快快學吧。」他回答:「我老了。」
然而我開始認真學英語的時候比他現今的歲數還大得多。是的,我在1945年至1948年上初中時學過英語,每周五節課,每節50分鐘(解放後上課每節改為45分鐘)。解放后再不學英語了,我早早中斷上學參加了工作,倒是隨著廣播學過一點俄語。這樣到了1980年我46歲第一次去美國時,我的英語只停留在26個字母與good-bye與thankyou上。至今我還記得1980年8月底自舊金山轉飛機去中西部衣阿華的情景。我在舊金山機場辦了登機手續,拿到了登機牌,卻不知道走哪個登機通道。送我上飛機的是我國駐舊金山總領館的一位僑務領事,她不認識英語,與我同行的一位老詩人與他的妻子也不懂英語,機場上再也找不到懂中文的人了……當時可難死我們了。於是我下定了決心,要學一點英語,至少是為了在機場能找到自己的登機通道。
我當時已經是46歲了,我覺得為時未晚,我給自己規定的硬指標是每天背30個單詞。學習使我覺得自己年輕,學習使我覺得自己仍然在進步,在不斷充實。學習使我感到了自己的潛力、生命力。學習使我的生活增加了新的意義,每一天每一小時都不會白過。學習使我擺脫了由於一人孤身海外而有的孤獨感。學習使我擺脫了不少低級趣味和無聊糾紛,不是說我有多麼崇高,而是我實在沒有功夫搞那些沒有出息的事兒。
還有人說自己笨,學也學不成。如果你確實下了功夫,沒有學太好,誰也不應當責備你。問題在於,努力學習並且學有成績的人常常被誇獎為聰明,而不肯學習不肯下功夫讀書的人卻正是自命的笨人。難道我們不知道「笨鳥先飛」的俗語嗎?既然笨,為什麼不多下點功夫,早下點功夫,先飛多飛一番?請問,到底是不學習而變得比別人笨,還是笨了才不學習呢?到底是學習使人聰明了,還是聰明使人愛學習了呢?這裡至少有個良性循環和惡性循環的區別吧!
學習使我增加了自信,不要驚慌,不要自卑,嘰里哇啦的洋話也都是人學的,他會的,我都能學會,他不會的,例如對於中國社會的了解,對於中國現代當代歷史變革的第一手體驗,在中國政壇文壇鄉村邊疆求生活的經驗……我也了解。學習使我在任何境遇下都能把握住人生的進取可能。你可以不准我寫作,不准我吃肉,不准我出頭露面,不准我參加許多重要的活動,然而你無法禁止我學習。即使你沒收了我的書(極而言之,這種事並未發生過),我仍然能念念有詞地默誦默背默想,默默地堅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