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不必友誼」
友誼永遠是雙向的自然而然的,不需表白也不需要證明的,不需要培養也不需要經營的。需要培養和經營的不是友誼而是準備加以利用的後備力量。我有一首小詩寫到友誼:友誼不必碰杯,
友誼不必友誼,
友誼只不過是,
我們不會忘記。過分表白的過分強調的友誼,使人覺得可疑,給人以表演和另有目的的味道。
有時你會發現某個原來很親密的朋友最近與你聯繫來往得比過去少了,有的人遇到這種狀況就起了疑心,動起小心眼兒來,這實在是極無聊的事。交流多來往多聯繫多固然可
喜,交流少聯繫少來往少亦頗不可憂。大家都很忙,用不著晨昏三叩首,早晚一支香。各人有各人的情況,難於一一向朋友說清。一時有一時的考慮,一天有一天的情況,也許是為了節省電話費和郵資,也許正忙於跑什麼事情,也許心情不好,也許身體欠佳,他或她不可能對你永遠隨叫隨到滿臉微笑,那樣去要求那樣去設想本身就是與實際的分離。
因此即使有朋友做了我認為不好的事,背後講了我的壞話,我從來都拒絕使用「背叛」友誼這樣的字眼兒,說背叛,就等於說你與你的朋友有互相效忠的任務或協議,那成了什麼啦?
有朋友特別是諍友和沒有朋友的孤家寡人的生活是不一樣的,前者比較經得起折騰,能得到信息得到忠告,能調劑自己的情緒,即使在困境逆境中也比較能保持健康與樂觀的生活態度。而後者就很可悲,很容易成為社會的一個消極因素了。
在中國的典籍《大學》中有一個命題,叫做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什麼叫「知止而後有定」呢?我缺少考據的功夫不能做出確解,但從字面上,我主觀地願意它可以做兩方面的解釋,第一是目標,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就有了穩定的追求穩定的方向了,這很容易理解,不贅。另一個我願意做出的解釋,止是限度,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你即使對最好的朋友也應該知道自己能說能做的限度,任何超過這種限度的言行都是對他人的不尊重,都涉嫌以己為尺度強加於人。己所欲必施於人,與己所不欲卻施於人,都是不好的。對友如此,對諸事又何嘗不如此?知止而後有定,不知止呢?可就不是有定而是沒了准沒了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