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檔案(四)(2)

鄉村檔案(四)(2)

只有十幾年的時間,連山鎮就成了方圓百里最繁華最富裕的集鎮了。連山鎮人也都高高興興地奔上了小康生活。然而,河這邊的苦藤河鄉卻是光景依舊。低矮破舊的木屋,滿是泥濘滿是豬糞的村道。苦藤河鄉的農民,依然是起早貪黑一身臭汗地土裡刨食,依然只能糊呀粥的弄個半飽,五黃六月,還得用苦藤草填肚子充饑。其實,論資源條件,苦藤河鄉要比連山鎮強得多,苦藤河鄉是林區,出產木材,出產楠竹。山裡的中藥材資源也十分豐富。苦藤河鄉還有一座座的石灰石山。只因為一條河阻隔了苦藤河鄉人的財路,使得苦藤河鄉只能成為連山鎮的原材料供應基地,眼巴巴看著人家連山鎮人將苦藤河鄉的木材買去,石灰石買去,黃豆買去,糧食買去,辦加工廠,辦企業,跑運輸做生意,大把大把地賺錢。就連苦藤河鄉的老百姓挑了擔小菜去河那邊賣,由於過河耽誤了時間,占不了蔬菜市場的黃金地盤,也只能賤價賣給連山鎮人,讓他們拿去蔬菜市場賣好價錢。丁安仁說他在苦藤河鄉扶貧的時候,眼睜睜看著連山鎮人拿著苦藤河鄉老百姓的農產品賺錢時,他心裡硬是不服氣,找到縣農業銀行的行長,拉關係貸了三十萬的款,自己辦木材加工廠,自己辦石灰廠。只是,產品出來了,還得弄過河去才有銷路。特別是燒成的石灰,首先要靠肩挑背馱運到河邊,用船裝過河,再靠肩挑背馱運到鎮子上去。過苦藤河只有一條小船,春夏兩季苦藤河老是漲水,河中奔流的是箭杆子水,弄不好就要翻船。冬天天氣寒冷,又難得請到小工做這挑腳的苦活累活。秋天是好季節,河水不深不淺,但過河的人又特別的多,一個鄉的徵購糧就夠渡船忙碌兩個月了。如今市場經濟,時間就是金錢,你這裡耽誤了半天時間,人家就會將你的生意搶走。到頭來,豆腐盤成了肉價錢,哪裡有錢賺呀。木材加工廠和石灰廠都只辦了一年多就垮掉了,三十萬貸款沒有還,還欠下了村裡很多的賬。沒有一座橋,孩子們上學也不方便。苦藤河鄉只有一座鄉辦完小,孩子們到了十三四歲,就得過河去連山鎮上初中,早一趟去,晚一趟回,河水漲得猛了,就只有缺課。去年五月,苦藤河漲端陽水,伍老倌十四歲的兒子怕缺課,硬是纏著渡船佬送他過河去上學,結果船在河中間被浪頭打翻了,在下游二十里的地方才找到伍老倌兒子的屍體。苦藤河鄉的老百姓做夢都想在苦藤河上修一座橋。可這橋就是修不起來。河這邊只有一個鄉,國家不可能撥專款給他們修橋,要修橋只有靠他們自己集資。苦藤河鄉的歷屆領導都做過決定,要修橋。只是,將修橋的費用往苦藤河鄉的老百姓頭上一攤,那決心就下不下來了。人均幾百塊錢,像苦藤河鄉這麼貧窮的鄉怎麼把錢弄得上來。何況如今上面一再強調要減輕農民負擔,哪個領導敢冒著受處分撤職的風險從農民手中弄錢修橋。丁安仁說到這裡就將話打住了。丁安仁在苦藤河鄉扶貧的第一年將鄉政府從大岩村搬到苦藤河邊的半山坡上。第二年,他嚷著要給苦藤河鄉修一座橋,書記縣長在縣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給苦藤河鄉撥了三十萬,要苦藤河鄉自己再籌集一部分資金,把橋修起來。那時顧家好剛做鄉長不久,要顧家富從縣橋樑工程公司請來一位橋樑工程師,在苦藤河鄉住了一個月,將圖紙拿了出來,資金也作了預算。那位橋樑工程師拿出的是兩張圖紙,兩套方案。一套方案是在苦藤河上修一座能過渡的便橋,五米寬,兩百米長,中間兩個大拱,兩邊兩個小拱,兩頭的輔助橋就地取材,用石頭壘。造橋的一些副工,動員苦藤河鄉的老百姓用義務工的形式完成。大約需要兩百萬的資金。另外一套方案是根據苦藤河鄉的豐富資源和日後發展的需要,修雙車道水泥大橋,資金大約需要四百萬。顧家好有些猶豫,不說修大橋,修一座小橋,連剛剛出生的小孩和八十歲的五保老人都算在內,人均得三百元。要收上來這麼一筆錢談何容易。逼急了,說不定上吊的喝農藥的,什麼人命案子都會發生。這時,他那個在鄉企業辦做主任的弟弟顧家富出主意說,要從農民身上弄那麼多錢怎麼可能,先從他們手中弄五十萬,人均一百。連同縣裡的三十萬一併放到鄉企業辦,我們拿去炒地皮。如今全國都在搞開發區,炒地皮賺錢。說不定一個晚上就賺得幾十萬。「這叫借雞下蛋。你鄉政府給我一隻雞婆,我顧家富就會給你生出一顆金蛋來。」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關注農民現實生活:鄉村檔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關注農民現實生活:鄉村檔案
上一章下一章

鄉村檔案(四)(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