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聚合眾心

第一百九十四章 聚合眾心

何白大讚道:「北海國能在中原混亂之際,有如此良好的發展,多蒙張君與在坐諸君之功啊。請諸君受我一拜。」

張昭等吏員慌忙回禮而拜,道:「若無國相的興國計劃為基,我等縱有天大的本事,也無能為力。算來北海能有如今之興,皆國相之力也。」

主從各自一陣誇讚之後,又重新坐定。何白說道:「興國計劃已經證明有效有行,下面,我又有一個三年發展計劃,還請諸君傾聽。」

「肯請國相明言。」

何白想了想后說道:「一,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為減輕貧困少地百姓的賦稅負擔,我欲實施《攤丁入畝》之策。全面免除各類的戶賦、更賦、口賦、獻賦、算賦、徭役賦等等賦稅。統一對田畝實施稅收,加重田稅至六稅一,除此之處,不再徵收其他的賦稅。」

免除賦稅,加重田稅?眾人一時大驚,細細一思后,又感覺的確是減輕了百姓的負擔。這對少地無地,但家中人口多的人十分有利。但對多地人少的世豪卻大不利,縱然算上家中許多的仆奴,這種賦稅法可能也要比平時多出大半來。

是儀遲疑的問道:「主公,此政恐國內的豪族、世族皆反對矣。這對主公治理北海,將大不利也。」

何白點點頭,贊同的說道:「不錯,他們是不會同意的。但是,還需爾等先細細的與他們解說一番才行。天下土地基本有定數,然而人口卻無定數。在本朝初建之時,就北海而言,人口可能只有十數萬人,十一萬傾的土地,平均每人可分得一頃,無論如何,都足夠養民了。」

「然而如今,北海人口達八十萬之多,平均每人只有十三、四畝的土地,除去賦稅,僅供裹腹而以。若是人口增長至一百八十萬,那北海又會怎樣?不,不會的,因為有限的土地已經限制了人口的增長,北海最多只能容納一百萬的人口數。再多的話,就會因為飢餓而產生暴動。」

「要麼官府對百姓實施減丁殺戮,要麼官府與豪族世族被饑民所推翻,天下混作一團。等人口少至十數萬人時,再重新安定下來。如此百年就會是一個輪迴,就看誰家能夠在輪迴之中堅挺到百世萬世了。然而攤丁入畝之政,就是為了緩解這種情況的發生。」

「此後我尚有二法,一是開拓土地,遷移百姓;二是設法增加糧食的產量。攤丁入畝之政只是暫時之政,最終之政,我希望如桑弘羊所說的那般,全面免除田稅,只收取商稅。」

「去年的商稅緡錢在一千九百餘萬錢,這十分不合理,尚不足鹽稅的三成。官府明著是對商賈限制了,但其實還是太過優待了,今年要重新對商賈進行計算徵收算緡。集曹要對所有五千錢以上的商賈實施記錄,無集曹頒布的商戶文籍,不得從事商事。少於五千錢的散戶、農戶只收取百錢以下的管理稅。」

「對商品進行分類徵稅,生活所必需之物,如糧食,可以十稅一,甚至免稅,但要嚴控價格,不許哄抬物價。非必需物,皆需納稅。珍貴之物,將課以重稅。比如人口的買賣,人乃萬物之靈,理論上我是不允許的。然而市場有需,我亦不能強行廢止,不過價格需要提高,不能比牛馬價賤。如壯奴美婢三十萬錢一人,一般奴婢二十萬錢一人。對買賣雙方皆要課以五成的重稅……」

接著何白又說道:「天地有陰陽之分,人世有男女之別。男婚女嫁為維持社會秩序,傳遞香火的一種必需禮儀。天下男女之間大抵人數略同,基本保證每男可配一婦。然如今權貴富豪利用權力與財富,大肆的霸佔許多女人,此對天下無妻之人十分不公。因此,從今之後,納妾亦要收稅,所得錢財全部用於民生。」

眾吏一怔,但細細一想也是應當,於是問道:「不知該訂多少稅率?」

何白說道:「納一妾者還算情理之中,可在接受之內,只需納稅三千錢。然納二妾者,就不好輕恕了,需納稅萬錢。之後每納一妾,皆要翻三倍之稅。如此,縱有億萬家財,也難納十妾。此律,縱是我也不例外。比如我如今有一妻七妾,在此律頒布之後,當娶第八妾時,需納稅六百餘萬錢。納第九妾時,需納稅近兩千萬錢。納妾之日,就是納稅之時。」

何白是知曉自家之事,起初少年輕狂,一下就霸佔了八個老婆。後來事務煩多,哪裡有時間去一一雨露均沾。棄之不理也不行,加上還有歷史中有名的貂蟬與甄宓,論數量與質量都足夠了。眾吏一陣大笑,只要何白以身作則,北海焉有敢違者。眾吏還恨不得富豪多多納妾,好有更多的賦稅可收呢。

何白又將農商之事,各種賦稅的不合理與更變辦法朗朗說出,眾吏也認真的聽著,文書阮瑀則在奮筆疾書。半響,何白止講,眾吏才恍然明悟,何白所言之賦稅徵收法的確合理。就如起初所說的那樣,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極大的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接著,何白又廢除關稅,增加養路費,並對土地交易,房產建造與交易,車船等等稅收進行調整。眾吏聽著眼睛大亮,按何白之政實施下去,北海將來可能真的會全面廢除田稅。這對百姓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想來就是不從事商事的眾豪族世族,也會贊同吧。

何白的政策對漢朝的傳統政策有極大的顛覆,眾吏一想到最近所流傳的故事,就心有所感。何白這是真正的另開爐灶啊,要以北海為試點,試看新朝的政策優良與否。不過眾吏只是聽著,暫時沒有尋到機會發言問詢。

何白又問道:「樓船官洪匡何在?」

「小人在。」排在眾吏之末的洪匡深深拜服道。

洪匡的俸祿是不少,但因無才學在身,所以被眾吏所排擠,與王當都坐到最後去了。何白問道:「這一年多來,你造船幾何?」

洪匡拜道:「回稟主公,因郡丞張公不太注重樓船事物,所以去年小人聚攏了百人木匠,只造得千料鬥艦一艘。不過卻伐得巨木千株,待其風乾后,可造千料鬥艦二十艘。」

見洪匡向何白告刁狀,張昭輕咳一聲,解釋道:「吾觀水軍暫無大用,而國內諸事都需花錢,所以對洪大吏的支持不免少了幾分。」

何白點點頭道:「此番出征,我得到繳獲有十億錢,除三億留做軍用之外,張君可留兩億錢為國中公用。另支樓船屬兩億錢造船,此番我收得荊州兵四千人,還需大量的船隻。洪匡,務必為我培養出大量的造船匠來,每有一名千料船匠成才,賜錢十萬獎勵。有三千料船匠成才,賜錢五十萬獎勵。」

「小人遵命,」兩億錢,手中的開支都不比張昭差了,洪匡大喜的拜道。

何白又道:「王當,我支你工匠屬兩億錢,具體的開支,容后我單獨與你說。」

「喏。」王當也歡喜的拜謝道。

何白再道:「再專支田曹屬一億錢,田曹可在國內,青州之內召募善耕的老農,我有精耕細作之法、雜交培種之法、嫁接改良之法可授。另在各縣尋千畝各類土地,培育良種與實驗新的耕作之法。再遣人至全國各地收取不同的各種作物種子,帶回北海培育。」

「喏。」田曹也驚喜的拜道。

何白最終總結說道:「其他各曹皆是飽讀之士,腹有良謀的大才。請不要只會做獃事,事事都需要我親自指派。好好的想一想各曹將來的行事規劃,做一份建議書給我。若是只懂得做獃事死事,而不懂創新施政,那就退位讓賢吧。」

「諾。」眾吏一凜,齊齊拜道。

一時之間,眾人無話,何白正欲解散之際,張昭輕咳一聲,問道:「國相,最近傳聞國相於雒陽曾做得一夢……」

何白見眾吏面色不對,想來是心中頗為猶豫。於是將夢境重新與眾說了一遍,笑道:「夢是真夢,汝等信與不信,或者世事發展,與吾之夢相不相合,就不好說了。單從天下目前的形勢而言,漢帝失統,天下群雄逐鹿,幾成必然之事。不到一、二月時間,必見分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我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與我同心,當為同志,且背負叛逆之名,為天下百姓之生存安危而謀福祉。不與我同心,可效伯夷叔齊,也不失心中的仁義……」

一番話畢,何白對眾吏深深的拜了一拜。眾吏暗嘆一聲,其實,從桓帝開始,天下士人就對漢室逐漸的失望。當年的黃巾起義,若不是沒有很好的團結天下士人與豪族,也不至於在短短十月之間就被大至消滅掉。

而真正忠於漢室,願意為之生死的又有幾個?大多不過是為了自已的家族發展、或個人的前途、又或個人才能的施展罷了。如今漢室衰弱,各地豪雄四起,繼續忠誠漢室又有何用?

眾人都是何白所任命的官員,奉何白為主君,與漢室的關係不大。此時的主從理念明顯有先秦戰國之風,就是主公的主公,卻不是我的主公,我無需向主公的主公盡忠。

對於漢室皇帝,並不是天下人都會無條件效忠。只有大漢朝庭所任命的正式官員與世代為官的家族,才會對漢室有一份忠誠之念。這不過是舊有的既得利益者,對舊有秩序的一種堅持與擁護罷了。像荀彧這種真正的忠臣,世上少之又少。

而追隨何白就目前來說,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單看何白的治國理念,陰陽五行,士農工商卒面面俱到。對地方的發展,更是魄力極大,成效也大。

特別是新的三年計劃,更能使北海所有的明暗面危機全部消除,向著一個快速發展的方向前進。這份治國能力,頗有帝王的高瞻遠矚。

而且何白如今更成為青州刺史,擁兵十萬之眾。雖然對其他各郡國的管轄治理,遠沒有北海國這般直接全面,但也不錯了。如此勢力,進可爭奪天下,退可據守一方,發展前景無論如何都十分美好。

因此眾人大都默認了何白的野心,也許天下改由何白來治理,將會比劉氏更好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志之大白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志之大白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 聚合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