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痴吃書(1)
InternationalEdibleBookFestival人類與書的關係,更擴及到味覺的接觸。我們可以用味蕾來品嘗它們的酸甜苦辣咸。一本書在如此情境下消逝,不僅不是一首悲傷的輓歌,反而成了一則美麗的回憶。一本書除了在內容上可能引起我們心靈的感動外,還可能從視覺、觸覺,甚至聽覺與嗅覺這些面向讓我們驚喜。想一想,瀏覽、把玩一本中世紀印刷術發明前的彩繪燙金祈禱書,眼睛所及、手指所觸摸者,是由修道院教士一筆一畫,一絲不苟地用手抄寫、描繪於羊皮紙上的珍品。那歷經數百年依舊瑰麗的色彩、結實羊皮紙的嘶嘶翻頁聲、陳年油墨所散發的幽香氣味,的的確確牽動了我們不同的感官興味。書籍的感官之旅大多數人雖然難以接觸到這般昂貴的古書,但是現代設計、製作的精美書籍,其實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書籍藝術(bookart)一直是西方文化中頗重要的一環,舉凡裝訂、印刷、紙張與字體的選定,全都可以考究到極點。某些藝術家更是專門以書籍作為創作題材。他們希望自己所設計、製作出來的書籍,從造型本身即可被視為獨立的藝術品,具有審美的價值,或者透過這個媒介,反映一些社會、政治的訊息;或者僅僅傳遞藝術家的某些意念。這些書的素材與表現形式有諸多可能性,它們通常都由手工製作或限量發行,並被通稱為「藝術家做的書」(artists'books),以別於一般大量生產,以內容為主、包裝為輔的的傳統書籍。這類藝術家做的書,明顯是以吸引人們視覺為導向,因此也就成為愛書人及藝術愛好者的收藏對象了。甚者,若是我們將「書籍」的定義擴大到所有承載圖文的容器,那麼現今流行的電子書更是在聲光影音的輔助下,提供人類聽覺與視覺上的全新感受。在所有的感官經驗中,味覺與書籍的形體似乎是最扯不上關係的了。我們可以用眼睛看書、用手指翻書、用耳朵聽書、用鼻子聞書,但若說要用一張嘴吃書、嘗書,那卻是難以想象的。眾所皆知,蠹魚喜愛吃書,小小一隻蟲兒可以悠遊地藏身書頁內,從封面一頁頁吃到封底,但那畢竟只是蟲兒。人吃書、吃紙頁的情況倒不是有沒發生過。正如20世紀初期,美國最知名的古董書商羅森巴哈(A.S.W.Ronsenbach)所指出的,許多兒童書都曾被不懂事的小孩放入口中咬得稀巴爛,以致書況完好的首版((first-edition)童書格外稀有;偵探小說中也不時出現特務人員在情急之下,一口吞下書寫秘密的字條以銷毀證據的情節;在英國導演彼得?格林那威(PeterGreenaway)那部知名的影片《廚師、大盜、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那位粗暴蠻橫的飯店老闆殺害和他妻子有染的溫文書商的殘酷手段,就是把書頁塞進他的喉嚨之中。這些人吃書的情境,都是在無知或被迫的狀況下發生,想來都不怎麼令人愉悅,畢竟人非書蠹!精神食糧大口大口吃有趣的是,無論古今中外,「書籍」與「食物」這兩個意象經常被聯想在一起。中文最常聽到的當然就是「精神食糧」、「咬文嚼字」、「啃書」、「食古不化」這些語詞,把書籍、文字比喻成為可以吃的食物。中、英文也同時都用「吸收」(assimilate,absorb)、「消化」(digest)、「狼吞虎咽」(devour)、「咀嚼」(chew)等動詞來描述不同程度的閱讀狀態。某些西方愛書人且自擬為「吃書者」(book-eater),指的是自己讀書又多又快。不過,模擬終歸是模擬,除非是具有特異功能之士,否則真要把一本書當成一塊可口多汁的牛排般咀嚼下咽,實在非一般常人所能為也。然而,近幾年國際間卻出現了一個令人側目的「吃書節」活動。事情緣起於一位活躍於美國書籍藝術圈的創作者、收藏家兼評論家茱迪?霍夫博格女士(JudithA.Hoffberg)。1999年感恩節時,她與三位書籍藝術家相聚,當火雞伴隨其它美食、美酒下肚之後,霍夫博格突然心生一念,若是書也可以吃,不知這群藝術家們都會製作出什麼樣的書來?這個奇想當場引發在座人士的莫大興趣。接下來的一個月里,霍夫博格積極聯繫世界各地的朋友們,也得到了熱烈的迴響。她於是選定千禧年的愚人節為首屆「國際吃書節」(InternationalEdibleBookFestival),鼓吹愛吃又愛書的個人與團體,以食材製作出與書相關的對象,在4月1日這天下午二點到四點(以每個人的時區為主),將成果公諸於網站上或在特定場所,然後在四點整下午茶時段里,動手將它們祭入五臟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