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向東,再向東》之創世記(29)
夏朝人為什麼不姓「姬」,因為夏甲自己是埃及人,她的名字與J無關,以實瑪利的妻子也是埃及人,他們很可能並不信仰耶和華(Jehovah)。正宗埃及人的信仰不同於以色列人。這需要更多論據來證明4000年前的古埃及人與希伯來人之間宗教信仰的一些細微差別,國內外資料都罕見,只能慢慢積累推測,一時半會不會有定論,也存疑。商朝是夏與周之間的過渡,在文化上與血緣上都處於尷尬模糊地段,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夏朝姓「姒」(si),與耶和華沒有一點關係。商朝姓「子」,假如我說他來自「J」也不能算沒有根據,從口腔發音部位上可以看出,兩者之間頗接近。但是到了周朝,所有貴族王室就直接「姬姓」了。而他們卻追認商朝的「黃帝」為自己的祖先。這個現象本身讓人頗費思量,一個新朝忘記前朝還來不及,為什麼周室卻追認前朝黃帝?最大的可能是「子」通「姬」,皆來源於「J」,例如秦始皇的父親叫「子楚」,但秦始皇也說姓「姬」(同時他又「嬴姓」)。商周兩朝為什麼共拜一個人,因為他不是普通人,他是個神,他是兩朝共同的祖先與神的結合體。他是個從「天」國來的神,所以周朝統治者也稱「周天子」:周帝是耶和華的兒子?故而既姓「姬」又是「天」之子——母國在中東,就具有了最正統的身份。我還有個看法,商朝的「子」實際上就是周朝的「姬」,它們同樣來自一個音「J」,周朝為區別於「子」而另立了「姬」。從《聖經》看,耶和華並非出現於摩西時代,而比之要早得多。該宗教可能一直與金牛崇拜等原始宗教相抗衡,並且這個宗教一直流行於「牧羊人」中間,而埃及的「牧羊人王朝」很可能就是希伯來人。直到今天,基督教也不反對對於羊的喜愛,偶爾在一些基督教畫面上我們還可以看到羊被放在畫面的正中央,這反映了一些原始痕迹。我們可以說黃帝所戰蚩尤正是原始宗教的金牛教代表,不過黃帝同時與羊崇拜的炎帝作戰,說明了他們之間可能有更密切的族源關係,但很可能有先後到達中國的些微差異。在古代兄弟之間為土地資源戰爭也是常見的。我有個更大膽的推測,這個黃帝原形是約瑟本人。他曾經是埃及法老或宰相。中國神話傳說中「簡狄」為黃帝的師傅,實際上的世俗關係是:《聖經》中的「猶滴」(Judith)是約瑟的伯母。後來把約瑟敬為神明而稱「華帝」最終卻轉為「黃帝」,伯母幫忙是很正常的,名為「師傅」實際上替代了世俗輩分的高低。還有一個旁證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黃帝壽命為111歲,而約瑟的壽命是110歲,一歲之差經常是由於計算起點的不同引起的,完全可以看作黃帝與約瑟是同歲。《詩商頌·玄鳥》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不僅商母「簡狄」是鳥,並且傳說中的黃帝大旗上也全是鳥類!這個黃帝肯定與古埃及有密切的文化聯繫。被賣到埃及的約瑟恰好符合這個特點,甚至他高舉鷹旗遠征於古代的中國大地我認為也符合情理(今天埃及的國徽依然是只鷹)。既然元人可以遠征兩河流域,那麼在人煙稀少的3000多年前從中東打到中國來就根本不是問題。假如說具體到個人而升華為神,為全民族信奉的「黃帝」,我除了懷疑他來源於約瑟外,實際上也懷疑為「以色列之父」:雅各(Jacob)。以上為幾個猜想,都存疑,等待更多的神話專家梳理這一關係。但這三個途徑全部有一個字母為他們名字的開端:「J」。在中國黃帝是位嚴肅的雷神,在《聖經》中同樣有掌管雷暴的人,一旦人們做了不好的事情,上天雷神就發怒,如此之例《聖經》原文中比比皆是。我們中國人至今在農村還有類似的說法:雷是神在天上發怒,誰喪良心就挨雷劈。猶太教(以及延續下來的基督教)在以色列中的成立是從3200年前開始的。早在商朝的中國人自然不會有今天概念的猶太教。同一個神發展為中國最顯赫的祖先黃帝,在以色列該形象成為一神崇拜的源頭。查看中東所有的宗教崇拜,多為動物,猶太教的耶和華是第一個沒有其他裝飾的人形神。我認為這是祖先崇拜的演變,即便在今天我國許多少數民族中依然有祖先崇拜的傳統,這就不奇怪了。但是我也承認埃及本身的許多人型神就是祖先崇拜的一種,比如何露斯系雷神就是如此。把家譜作為宗教文本的《聖經》更是一個具體的祖先崇拜的證據。這一宗教概念同樣被帶到了中國,「黃帝」出現了,他既是人又是神,成為了最具有威力的祖先與神的合體。與黃帝和簡狄有很大關聯的「西王母」假如有雛形的話,那麼只可能是「利百加」或「撒拉」。「利百加」是「以撒」的妻子,雅各的母親,簡狄的婆家嫂子(妯娌)。哈薩克人假如是以撒(Isaac)後代,在伊犁附近生活也符合這一邏輯,那裡出現一個巨大的「伊塞克湖」也就不使人意外了。《聖經》中也曾有發生飢荒以撒帶領家族從迦南北上的記載。黃帝為什麼出現於商朝但卻沒有具體為某個王,原因就在於他是位商朝崇敬的祖先神。商朝人經常拿他來說事,甚至偶爾會在特殊的場合指稱某位領袖就是「黃帝」,久而久之,人神合一。又加時間久遠,更是神人難辨,連時間也上下幾千年。假如不進行多種假設來一一破解,則黃帝這個人物的迷霧恐怕永遠撥不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重門擊,以待暴客。……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易·繫辭》①上面特別提到的「垂衣裳而天下治」,一方面說明了古代紡織在4000年前已經相對發達,當時統治者可以著華美的衣服;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當時生產力的低下,只有王公貴族才可以著華衣,所以飄灑的華服(「垂衣裳」)竟然成為皇帝的必備條件與象徵。我們將在後面的《聖經》原文中看到衣裳在神職人員中的重要,耶和華常常親自發話指定具體衣服的款式是什麼樣子。古代衣裳實在非同小可,恐怕哪些人穿什麼衣也是有規定的,不可越等級而亂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