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殖民桎梏的兩條道路

擺脫殖民桎梏的兩條道路

同樣,地球上兩個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和印度,在走向二十世紀的更迭時刻也經歷了動蕩不安的時期。自從帝國主義勢力在中國的影響日益強大,一個民族反對派開始出現,把國家的經濟困難和日益增長的對歐洲依附的責任推到了皇室的身上。多次起義失敗,但國內的不滿情緒終於在1911年凝聚成了一場革命。皇帝不得不退位,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帝國宣告結束,中國成了共和國。幾乎和所有這樣的情況一樣,各種不同的派別都想按照自己的意願改造這個國家。較溫和的「國民黨」主張進行逐步改革,改善人民的生活。《新青年》派則認為這不夠迅速和不夠廣泛。他們在馬克思主義中看到了希望,特別是在俄國革命以後。1921年夏,他們成立了中國「**」,領袖是**(1893-1976)。他雖然也遵循馬克思和列寧的學說,但卻走中國自己的道路。他認為,中國革命的載體不是數量較少的工人,而是農村的廣大貧苦農民。兩個政治陣營都組建了自己的軍隊,相互進行了多年的戰爭。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軍隊,開始時明顯處於優勢;**的「紅軍」一直處於逃逸的處境,最後導致了1934至1935年傳奇式的「長征」,經歷了11000公里的旅程,幾乎橫穿整個中國。途中,很多人掉了隊,也有不少人參加了**的隊伍。經過艱苦卓絕的長征,隊伍由原來的十萬人減少到一萬人,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延安。在那裡,**在黨內進一步加強了自己的地位,開始了他改造社會的事業。日本於1937年發動侵華戰爭以後,相互敵對的中**隊進行了和解,共同抗擊外來的侵略者。以聯合起來的力量,在不容日本稱霸的美國的支持下,終於戰勝了敵人。**和**的力量在戰爭中得到了加強。在不久就爆發的內戰中,**得到了千百萬農民的支持,戰勝了國民黨。到1948年秋,**控制了這個巨大的國家;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而印度的默罕達斯·甘地(1869-1948)卻完全走了另外一條道路。如果說有哪個政治家是一位聖人,那這個人不是**,而是甘地。甘地對人應該怎樣生活,完全有另外一種設想,而不是世界各處流行的「現代化」。他說:「我堅信,如果印度取得了獨立,它將走另外一條道路,全世界都遲早會認識到,人應該生活在農村,而不是在城市;在茅屋裡而不是在宮殿中。千百萬人不可能在城市或宮殿里和平共處的。我認為,沒有真理和不放棄暴力,只能導致人類的毀滅。但真理和無暴力,卻只能在農村中得以實現。」從英國殖民統治下解放,對甘地來說,是不能通過武力達到的,因為這會喪失很多生命。對他來說,暴力和自由是不相容的。就像很多想走一條新的不尋常的道路的人一樣,甘地一開始也受到人們的嘲笑和譏諷。但他卻以自己的才智和超凡的忍耐,成功地使印度走向了獨立。他所實行和組織的不抵抗主義,使英國人最後不得不做出讓步。然而,他所夢想的一切種族、一切宗教和一切等級和平共處的國家,卻沒有出現。在印度生活的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間一再發生暴力鬥爭。最後,政界的一些主要人士決定,把印度分為印度教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兩個部分。甘地最初反對這種分割,但卻無法制止。這塊次大陸上的真正和平,至今也沒有到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口氣讀完世界歷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一口氣讀完世界歷史
上一章下一章

擺脫殖民桎梏的兩條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