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兵:巴別爾的秘密(中譯本序)(1)(圖)

王天兵:巴別爾的秘密(中譯本序)(1)(圖)

1920年,波蘭領袖畢蘇斯基為了阻止建立不久的俄羅斯蘇維埃政權向歐洲擴張,在法、英、美等列強聲援下,指揮波軍入侵烏克蘭,當年5月佔領了烏克蘭首府基輔。此時,俄國內戰卻已接近尾聲,紅軍在全線告捷。於是,列寧決定與波蘭人交戰。他希望把布爾什維克主義傳到波蘭,引發那裡的工農起來暴動,推翻波蘭舊貴族,最終導致德國的工人革命,乃至世界革命的**。同年6月,蘇軍開始進攻波蘭。蘇波戰爭爆發了。在蘇維埃紅軍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隊,未入波蘭卻已經令人聞風喪膽。據曾在波蘭軍中服役的美國志願飛行員回憶,他們駕機在空中俯瞰過這支勁旅。只見,在沙皇鋪設的通往波蘭的官道上行進著一支騎兵軍,每行八人八騎。騎兵們有的頭戴圓筒型翻毛帽子,有的身披戴頭套的黑色大氅;他們背上斜挎著步槍,腰間懸著長馬刀和短匕首,在塵土中浩浩蕩蕩地前行,幾公里之外仍然不見盡頭——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大規模屠殺機械化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在被機關槍、坦克、飛機徹底改變了的歐洲大地上,這支馬上的軍隊好像正默默地從傳說的背後、從歷史的深處殺出。這就是布瓊尼統帥的哥薩克騎兵——在俄國內戰中所向披靡的紅軍第一騎兵軍。哥薩克一詞源自突厥語,意為「草莽英雄」或「浪子」——在社會中失掉歸宿而在草原上覓得家園的人。哥薩克們是歐亞大陸上的斯巴達人。大約從十五世紀之後,他們的祖先,主要是一些失去土地的農民和無家可歸的平民,開始在黑海以北、伏爾加河以西的頓河流域一帶群集,漸而稱雄。他們酷愛自己的家鄉,但他們天生就是戰士和殺手,以致不事耕種,只把大片耕地租給農民。他們的歷史就是戰爭的歷史。尚武的本性讓他們從十六世紀就組織職業軍隊,十七世紀就曾在烏克蘭、波蘭邊境爆發了由塔拉斯·布爾巴領導的殘酷的獨立戰爭;當拿破崙兵敗俄羅斯而在天寒地凍中撤退時,是他們尾隨蠶食了法國遠征軍,並因其殘忍的獸性被拿破崙貶為「人類的恥辱」。俄國歷代沙皇都很重視這群嗜血的浪人,平時組織他們進行屯守,戰時則將他們征入軍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組建了十二支哥薩克部隊。在1918到1920年的俄國內戰中,有一百多萬分屬紅軍和白軍的哥薩克戰死,頓河流域這哥薩克的家園成了赤地和墳場。布瓊尼的騎兵軍是倖存的身經百戰的生力軍。這一萬多名的哥薩克,和他們手中的冷兵器——那一萬多把馬刀,使華沙的波蘭軍人不寒而慄。在之後的三個月的戰爭中,蘇波雙方將進行歐洲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的空前慘烈的騎兵會戰。兇猛的騎兵軍中來了一個二十六歲的青年。他是由處於俄國南部、黑海北岸的海濱城市敖德薩的**黨委會派來的戰地記者,叫科利奧·柳托夫。他一邊隨軍征戰,一邊在《紅色騎兵報》上發表宣傳性的戰地報道和軍情速寫。「柳托夫」的本意是「狂暴」,可他的身量、面目卻和他的姓很不相稱。他竟然帶著一副哥薩克戰士們最討厭的細圓邊兒眼鏡,身材也不高,甚至有些未老先衰,這分明寫在他的憂鬱的臉上和已經開始謝頂的前額上。見過他的人都說他舉止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只要直視他鏡片后的眼睛,就會發現其逼人的穿透力——好像他能看到一切、明白一切。悲哀因之而生。這也是雙獵人的眼,彷彿他隨時舉著槍瞄準,只要有活的生命從任何方向突然出現,他都能立即將其捕獲射殺。那裡面還有狡黠、反諷,甚至一個男孩兒的頑皮。這是一個心中藏著秘密的人。他是他的身份證上標明的那個狂暴的革命者嗎?如果是,他為什麼悄悄地、堅持不懈地在日記本中用鏗鏘的短句記錄真實的所見所聞,同時又常常直抒胸臆——「這是一群有紀律的野獸」,「我控制不住我的悲傷」。——他看到了什麼?他總是不斷提醒自己:「描繪天空」,「記住他的臉」——分明在為以後的創作做準備。果真,數年後的1923年,他把這些斷斷續續的意象錘鍊成三十多篇短文,長的不過五六千字,短的僅有半頁紙——這就是《騎兵軍》,這本曾經震撼過世界、今天仍然震撼著我們的短篇小說集。其中,戰場的質地被轉換成文字的質感——字裡行間傳達出軍情電報的短促、騎兵戰術的迅猛、馬背上時空的變形;而躍動的鐵蹄也扭轉了傳統的敘述脈絡,顛覆了舊有的故事結構。終於,戰火硝煙、人喧馬嘶從迷陣般的段落章節里轟然鑽出,在紙面炸開了……八十多年過後的今天,我們發現這些有關蘇波戰爭的血與鐵、征服與反抗的結晶,比歷史文獻更真實——這是一顆顆多棱多面的鑽石,每個側面都有一個錐心泣血的意象,我們看到一個個霸氣、豪氣、匪氣衝天的哥薩克壯士。而且,從中能窺見那消失的整體。一次大戰、俄國內戰、蘇波戰爭重創了這個強悍的馬上部落。哥薩克從此一蹶不振。現在,僅剩下幽魂飄散在烏克蘭的森林和草原上了。而這些哥薩克生態的化石,其構造之堅硬,就是閃電也休想把它們擊碎。這個二十六歲的青年,真名叫伊薩克·巴別爾,於1894年出生於敖德薩的一個農機商人家裡。他十八歲就曾發表短篇小說,1916年在彼得格勒結識了高爾基,成為後者最器重的少年天才。1917年他志願到羅馬尼亞前線服役,前線崩潰后,逃回敖德薩。在動蕩不安的1918年冬天,隻身一人冒死潛回彼得格勒加入了那裡蘇維埃政權組織的肅反委員會反間諜部。並且,在俄國內戰期間,曾隨莫斯科的征糧分遣隊南下烏克蘭糧倉征糧——這是一個積極投身革命的知識青年,他為什麼要在紅色騎兵軍中隱姓埋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部流行八十年禁而不絕的奇書――騎兵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一部流行八十年禁而不絕的奇書――騎兵軍
上一章下一章

王天兵:巴別爾的秘密(中譯本序)(1)(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