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中國(1)
中華文明的出現以黃河流域華北平原考古發掘提供的佐證最為翔實。但是,由於東南亞的農業和青銅技術的起源可能更早,而東南亞與中國南部早在中華帝國興起之前就在人種和文化上建立了密切聯繫,因而中國中南部的發展看來也極可能比中國北部來得早。水稻、豬、雞、水牛以及青銅器,應該已經從東南亞起源地,首先循著發源於廣州地區北緣幾條向北流的長江支流,順利完成了向北方的早期傳播。廣州地區在文化上曾經與今越南北部的古南越(越語為越南)王國關係密切,而從約公元前3世紀或更早起,在政治上更是它的一部分,南越王國有兩個都城——河內和廣州,兩地有共同的語言、人種特徵和生活方式。青銅時代:青銅武士塑像,屬於約公元前400年越南北部的東山文化。(Giraudon/ArtResource,NY)華南的考古證據遠不如華北的豐富,其原因與東南亞缺乏考古證物相同:高濕度、高雨量和高溫度迅速分解了有機遺存物。南方的考古研究確實比北方少,未來的發掘有可能改變目前認識。1949年以來發掘的幾處遺址,已經揭示華南和華中好些地方有過先進農業、青銅器製造和城市建築的證跡;這些遺址遠達長江流域北緣,與華北發現的文化特質相異的遺址幾乎同樣古老。年代確定相當困難,最古老遺址的估計年代範圍是公元前5500年到前4500年。遺址主人種植經過培育的水稻,飼養豬和水牛。華南發掘的遺址太少,即使確有證據,也不足以說明以培植塊根作物為主的更早期發展究竟如何。四川盆地以北和長江下游流域以北,基本上是黃河及其支流的洪泛區;相對而言,這是一個雨量有限而不定、冬季長而寒冷的半乾旱地區。在這些方面,它與最早將野生小麥和大麥人工培植成功的西南亞古農業搖籃無大差別。華北農業的一大優勢一直是它那半乾旱地區常見的極肥沃的土壤,即風吹來的厚厚的塵埃沉積層,叫做黃土,其中相當部分被河流捲起並重新沉積。只要有足夠水,耕種是容易的,而且土地肥力幾乎用之不竭。基本無樹的平原易於開發成農田和運輸剩餘農產品或其他貨物,具有與尼羅河、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及印度河流域同樣的優勢,儘管淤積嚴重的黃河不太利於航運。華北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生產的陶器可能與東南亞同樣或甚至更加古老。日本出土的碎陶片年代為公元前8000年左右,它不太可能比大陸的更早。製造陶器表明有儲存剩餘農產品的需要,因而至少說明農業已經起步,但與其他地方一樣,華北農業的出現無疑也是從更早的野外採集和狩獵經長期緩慢演變而來。華北古代主導的或者也許是惟一的農作物是小米,它同小麥一樣是一種耐旱的乾草原禾草,可能原產華北,並最遲在公元前4500年或早至公元前5000年在那裡培育出兩個變種。對小米的依賴說明華北的農業是獨立發展的,並非從華南或東南亞引進。一個重要的華北古代遺址已在今西安附近的半坡村發掘出來,這是最晚為公元前4000年的一個規劃完好的小村落。它的居民種小米,養綿羊、山羊和豬,補充以淡水魚和野味。水稻和水牛要到約公元前1500年,當它們的基本用途在南方得到證明后,才大量傳到北方。水稻引入北方遲緩,主要原因是它對水的要求苛刻,而並非北方寒冷的冬季和較短的生長期。最早從野生原種培育出的水稻品種適於溫暖氣候,隨著種植區向北延拓,選出了一些適合較低溫度和較短生長期的品種,也就是後來傳到朝鮮,爾後又從朝鮮傳到日本的品種。半坡遺址和多數其他古代北方遺址都在離黃河洪泛區主體相當遠的黃土高原。同其他地方一樣,必須能有效控制水,主要農業區才能轉移到河谷和三角洲。在華北,這一轉移可能開始於大約公元前2000年之前,但在隨後的1000年裡卻似乎未能達到應有的勢頭。到這時,即公元前1000年前後,小麥開始奪取小米在北方原有的優勢地位,並以水稻和大麥作為補充。現在,水稻灌溉已經可用河水、汛期雨水和淺井水。小麥和大麥並非東亞原產,因而必定是在公元前4000年到前1000年間某個時候從西南亞傳入,成為已經獨立發展起來的農業體系的一部分。半坡人屬於所謂彩陶文化又稱仰韶文化的早期,名稱「仰韶」源自該文化主要發現地河南省的仰韶村。仰韶文化持續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然後與新石器時代晚期其他文化融合,形成第一個有文字、城市和金屬工具的文化,即商王朝的文化。彩陶表面覆以精緻幾何圖案,色紅或黑;器物大小形狀相差很大,在窯中燒制,但製作時未用陶輪。彩陶文化原始地域從西北的甘肅向東進入河南,即與另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黑陶文化在地域上重疊。黑陶文化又稱龍山文化,名稱「龍山」源自該文化主要遺址所在地山東省龍山鎮。黑陶文化地域東抵海濱。在此時期,華中和華南由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所佔據,已如前述,它們都生產了獨特的彼此相異的各類陶罐。黑陶製品的質地精細、造型優美、用陶輪加工且在窯中燒至溫度超過攝氏1000度。不論黑陶還是彩陶器物,都未顯示出與美索不達米亞或印度河文明的陶器有任何關係。這兩種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中華文化仍使用石制工具,包括精細加工並拋光的箭頭和一些更小的骨質工具如針、魚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