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孔子
孔子約公元前551年出生在周王朝勢力範圍內山東的一個較小國家,卒於約公元前479年,因而他大致與佛陀同時代,在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誕生前幾年去世。他的家姓孔,中國人稱他孔夫子(「孔老先生」),現代歐洲人用拉丁字母拼寫成Confucius。孔家看來是相當低級的貴族,家道已衰,但尚能讓兒子受教育。那時離科舉考試的實行還有很多年,孔子以教學為生,不時給一些封建領主當顧問或參事。他不僅教給學生們讀寫文化知識和古典名著,而且講授他自己的為人之道和治國哲學。他的一些學生在國家行政機構謀得高級職務,但孔子本人在這一方面卻始終不太成功;他在晚年顯然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但實際上,從中國、朝鮮、日本和越南2500多年來追隨其觀點以及今天仍受其深刻影響的人數來看,孔子堪稱人類歷史上也許最成功的哲學、道德和倫理體系的創始人。我們沒有見到過孔子親自撰寫的著作,有關他本人或他的學說的資料也不多。我們確實知道的,全部來源於叫做《論語》的談話或格言集,是他死後由他的信徒們收集並不太系統地整理而成,因而可能不完全準確。後世的註釋詳細說明了他的教導的意義和運用。孟子論德政孔子的第一位主要繼承人孟子生活在約公元前372年至約前289年,他寫下了他自己的道德教導和軼事。關於仁德的政府,他給戰國時代的一位君主進言如下忠告。狗和豬吃掉了老百姓的糧食而不想辦法制止;看見路上有餓死的人而不救濟饑民;老百姓死了就說,「這不是我的錯,是年成不好造成的」。這與用刀把別人刺死卻爭辯說「這不是我殺的,是刀殺的」究竟有什麼區別呢?只要大王不老是歸咎年成不好,那麼普天之下的人民都會歸順您了。(原文: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出處:原文見《孟子》,梁惠王(上)篇第3章。根據《論語》,我們了解到的孔子本人及其思想即使不太完整,但也相當鮮明地表明,他是一位思想豐富、通情達理的人。他抱怨他一直未能找到他嚮往的那類好學生或他嚮往那類職務,他在談到他成功乏術時相當坦率:「我不在意沒有職位,只擔心沒有任職的本領。我不擔心無人認可我,只求做到值得人們認可。」(原文:「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原文見《論語》,里仁篇第14章。然而他抱怨他受到的對待說:「我難道是個無用的苦葫蘆,只能掛起來而不能吃?」(原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原文見《論語》,陽貨篇第7章。看來他異常迫切想獲得作為顧問的職位,以至考慮過為反叛集團工作,因為他相信,不管得到什麼樣的機會,他都能夠按照自己的哲學改造人和國家——這也是100年後柏拉圖的同一態度。不過孔子也相當幽默,甚至喜歡拿自己開玩笑。孔子學說的基本要旨是,人的品格可以通過教育或通過長輩的道德榜樣來陶冶和提高,這樣塑造出來的「有教養的」人將嚮往做合乎道德的事,而不是把這當作權宜之計,因此也將維護社會的「和諧」。這正是人和動物的區別所在。用暴力和威脅進行統治是無效的;只有將社會準則內在化的價值觀才能導致正確的行為。行為也應該以從家庭長輩直到最高統治者這些不同等級的上等地位的人的行為做榜樣,上位者因而必須使他們的權力同他們的責任和公正相一致。處理人與人的一切相互關係時,則應該「自己不喜歡的事,決不要強加給別人」。(原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原文見《論語》,衛靈公篇第24章。儒教是在人際關係和政治管理中實行仁愛的處方,但它本質上是保守的,它強調的是秩序。然而,突出仁愛意味著壞的政府理當予以抵制,即使因此可能危及秩序也在所不惜,這是《論語》中好幾處一再提到的觀點。儒教心目中的模範是不顧任何後果,哪怕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堅定不移遵循正確道德規範的正人君子。孔夫子的一生看來符合他所宣揚的教導。也許他確曾像蘇格拉底那樣過分坦率地希圖贏得他那個時代權勢人物的恩惠,但他的教導和他的榜樣,遠遠超越了當時他生活其中的渺小政治,而一直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