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朝(2)
類似的駐軍也派往了朝鮮,自漢以來,中國在那裡的影響甚為深刻。但朝鮮人也與越南人一樣,一直急切要求收回他們的民族身份和獨立。朝鮮已經創造了他們自己的文明和文化風格,而且儘管存在中國文化的強大影響,他們在語言和種族上仍然與中國不同。公元220年漢亡后,朝鮮和越南都脫離了中國的控制——朝鮮成了有名無實的屬國;越南則還要忍受後來唐代中國的再一次征服及其後一場接一場一直延續到現代的獨立戰爭,留下了反思過去2000年相互猜忌的沉重遺產。越南人關於他們的民族主義者在驅逐貌似強大得多的中華帝國勢力的鬥爭中一再取得成功的記錄,應該足以勸誡美國不要在那裡為自己製造災禍;不懂歷史的人將為此付出高昂代價。中國北部和西北部邊疆則因另外的原因曾經是一個長期存在麻煩的地方。長城本為解決這一麻煩而建,但它無法阻止策馬馳騁的游牧民族的滲入。游牧民族佔據乾草原邊緣地帶,他們不時到中國農業區和商賈必經之路搶劫。當時主要國際商路是通過河西走廊和沿新疆塔里木沙漠(沙漠中有相距很遠、由來自周圍山區的河流滋養的綠洲)北緣和南緣的著名絲綢之路。兩條路在塔里木西端的喀什會合,然後越過帕米爾高原進入中亞。貨物在中亞易手后,再長途運往黎凡特,最後抵達羅馬。絲綢是自龍山時代以來中國壟斷的主要出口商品,西方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喜好奢侈的羅馬帝國。羅馬人為此支付大量黃金。羅馬作家兼行政官普林尼和其他一些羅馬歷史學家認為,黃金的外流削弱了經濟,導致羅馬最後崩潰。中國則在這項貿易中獲益,而漢武帝對其新皇權的自豪,使他無法容忍游牧民族對貿易的妨礙和對中國的侵犯。漢帝國本圖已接近包括新疆和內蒙古在內的現代中國領土範圍,當然越南北部不在現代中國版圖內。那個時代的主要游牧民族是突厥諸族之一的匈奴,他們策馬馳騁的機動性和騎兵戰術,使他們具備了後來蒙古領袖成吉思汗軍隊那樣的作戰效能。漢朝將領曾抱怨說,匈奴「騎快馬飛馳,他們胸中跳動著野獸的心。他們像鳥群一樣從一地飛到另一地,故而很難把他們逼入絕境而後加以控制。」(原文:夫匈奴無城郭之居,委積之守,遷徙鳥舉,難得而制也。)」出處:《史記》卷一百一十二列傳第五十二《平津侯主父》,但此語非出自漢將軍,實為李斯諫秦始皇伐匈奴時所言。——譯者由此不難理解漢軍何以屢受挫折,但漢武帝還是在一系列戰役中打敗了他們,至少在一段時期內將他們趕出內蒙古、甘肅和新疆的大部分地區,然後在那些地區及沿絲綢之路安置中**事殖民地和駐軍,現在在那裡還能看到已成廢墟的當年漢軍的瞭望塔。新疆和內蒙古在以後中央政權衰弱的若干時期脫離中國控制,但多半都被繼起的強盛王朝作為中華帝國的一部分予以收回。直到20世紀,諸如匈奴和蒙古等非漢民族一直是乾草原的主要居民。突厥人的另一支維吾爾族成為多沙漠的新疆地區佔優勢的居民。維吾爾人後來皈依伊斯蘭教,並促進它向中國內地傳播;今天中國的穆斯林仍然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中國和羅馬帝國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朝臣張騫出使西域,試圖與其他游牧民族結成反對匈奴的聯盟,並對其國土進行更普遍的偵察,不料反被匈奴俘獲,10年後才逃脫。他最後於公元前126年返回渭河流域的漢朝首都長安。他帶回了關於中亞的第一手資料,其中包括少許有關印度和前往印度的路線的情況,也提到絲綢出口最後目的地的遙遠西方一個大帝國,這是中國首次得到的關於羅馬帝國的消息,但他們從未設法了解更多。很久以後,一些自稱到過羅馬的旅行者,包括公元120年的一群雜耍藝人和公元166年的一些商人,在漢朝廷講述了他們自己的故事。這兩起朝廷召見都記錄在漢編年史中。羅馬人僅僅知道中國是絲綢產地,因此把中國稱為Seres,即拉丁語的「絲綢」。張騫的報道引起漢武帝急於前往中亞的**,於是將中亞列為征服對象,這既是他的虛榮自負,也是出於想保證中亞良馬供應,以充實皇家馬廄和他的騎兵。如果他或他的後繼者真的這樣做了,中國和羅馬兩大帝國,或者它們的前方軍隊可能已經相遇,它們就可能互相取長補短。公元1世紀時,漢王朝屹立未衰,偶爾也嘗試西擴;羅馬帝國則在進行反對波斯(伊朗)安息王國的戰爭。如果羅馬人征服了安息,他們可能至少遭遇了漢巡邏隊,或者他們會走上已經聽說過的絲綢之路,從中亞抵達中國邊境。但兩**隊都遠離家鄉,加之安息人和中亞各民族都是可怕的對手,都極想維持他們在絲綢之路貿易中有利可圖的中間人角色而不願兩大帝國直接接觸。漢朝使節曾經抵達安息,但被建議返回,漢使節接受了這個建議。於是,中國和羅馬這兩個在領土大小、發展水平、國力和成就方面都相近的帝國,除旅行者講述的故事外,基本上互相不了解。如果中國人與羅馬或印度帝國及其先進文明有過接觸,他們很可能在這種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一種不同的更開放的對待外部世界的態度。與中國一樣,羅馬和孔雀印度都修建了道路、堤防和規劃完善的城市,在擴張主義的世界性體系下融合了不同的文化,與自己帝國邊境的「野蠻人」進行過鬥爭。三國之中,漢帝國最大也可能人口最多和最富裕,儘管它的文化發展水平和技術成熟程度也許與古印度和羅馬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