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季風亞洲―一個完整的研究學習單元(3)
泰國中南部種植水稻的水田。這是溫暖潮濕的亞洲和它那大片河谷與平原等宜農地帶的典型景色。(RMurphey)大約從公元前第一個千年或更早時期以來,季風亞洲囊括了全世界最大最有效的農業區,其結果之一就是在整個這一時期內,人口密度一直維持在高水平,在農業種植區中更是如此,而且直到今天仍高過其他任何地方。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說不清因果關係的狀況。高效農業養活了越來越多的人口,人口增多需要更多食物,卻也提供了為增加產量所要求的勞動力。這種模式與季風亞洲所有主要地區過去4000年的農業和人口發展史是相符的。社會等級結構極高的人口密度與各個亞洲社會本質上的近於一致有很大關係。尤其是,它們都強調集體努力和集體福利,都懷疑獨立個性的重要,都信賴明確宣布的公認的行為規則。個人永遠要服從集體領導和集體利益,人們被要求適應按等級組織起來的更大的社會結構;每一個個人永遠只能佔據為他或她指定的位置,發揮為他或她規定的作用。個人的幸福和福利,與作為整體的社會的幸福和福利一樣,總是被視為建立在這樣一種結構之上。這些社會的大多數仍然保留著以男人為主宰的家長制特點,儘管不同地區可能有所差別;基本社會機構永遠是家庭,家庭中的最年長者實行統治,有時是女人,但通常是男人。所有亞洲社會都加以頌揚的主要品德是尊敬和服從長輩及一切地位更高的其他人。年齡和學問被等同於智慧,這一觀念在任何農業社會中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那裡常年累積的經驗成了解決種種生活問題的最好指導,而少數幾個飽學之士也是大批無文化群眾難以望其項背的。令亞洲人感到奇怪的是,其他地方的人竟然不像他們那樣服從年齡和學問——甚至對於任何個人獲得成功必須走的最有效最受人尊敬的教育之路也不給予應有的重視。不過,個人成功也被認為能給家庭帶來榮譽和物質利益,家庭責任仍然是大多數亞洲人非常強大的動力。即使在過去,出生卑賤的人也可能通過受教育而出人頭地,這種努力只有在家庭的親密支持和巨大犧牲下才能成功。那些取得成功的人,所有那些有權有勢或飽學之輩,都被視為他人的優秀榜樣。確實,一個社會終究是由那些上層人物——皇帝、大臣、學者、宗師、領導者以及家族族長——的模範行為維持成一體的。家庭是所有亞洲社會的基本結合紐帶,它通常是三代同堂:父母、在世的祖父母、孩子。但它的感情及責任關係網會在不同家族中擴大到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叔、伯、姑、姨、舅、成年胞兄弟姐妹以及姻親等等。這是一種現成的相互支援體系,困難時期顯得十分必要,其他任何時候亦被視為對每個人有利,因而得到最高度的重視。當然,家庭內部和作為整體的社會內部也會出現關係緊張,特別是處於從屬地位的婦女、年輕後輩和其他地位低微的人容易產生不滿。沒有一個社會完滿解決了人類的一切問題,但這些亞洲社會看來比其他社會更為成功,因為它們以這種基本相似的方式比其他地方的社會持續了更長的時間。除東南亞外,亞洲社會的另一個共同特點是婦女結婚後即成為丈夫家庭的成員,要搬到丈夫的家裡和村子里居住。新娘往往要屈從婆婆的虐待,但如果她生了一個兒子,那就是為丈夫家庭延續後代立了大功,她也就贏得某種地位,時候一到,她也會虐待她自己的兒媳婦。這種制度在中國、日本、朝鮮、越南和印度被視為準則,確切點說,它是在這些文明成熟過程中演變而成的。看來很清楚,在史前時代和出現書面歷史記錄(在日本相當晚)之前,所有這些文明都是母權制的,女子占支配地位。雅利安人入侵前印度的印度河文明看來就是如此;甚至今天印度南部的達羅毗荼人還保留著濃厚的母權制形跡。日本人的主神天照大神是一個女人,又稱太陽女神,這也絕非偶然。東南亞,包括被秦、漢征服后的越南在內,一直而且現在仍然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那裡的婦女居於支配地位,而且在諸如貿易等活動中起著主要作用;那裡的男人娶妻時必須給新娘彩禮,而季風亞洲其他地方則要求女方帶嫁妝。個人**幾乎不存在,這是由於人口密度高,家庭結構複雜,以及其他一些共同特點,使得即使在鄉村,房屋也是擁擠成村,而不像西方世界那樣分散在各個農場中。亞洲農場都很小,多數地方的農場土地平均小於5英畝,人口稠密地區的農場則更小。集約種植模式形成的高生產率,意味著一個家庭能夠用一塊或幾塊小田地達到自給自足。小塊田地一般就在平均20到50戶的村莊周圍,除幼兒老者外,全體村民每天早出晚歸,到離村不遠的田地上幹活。人們幾乎永遠不會走出他人視聽範圍之外,因而很早就學會了適應環境,服從長輩和上級,為共同的利益一起勞動,習慣了實際上是在別人眼皮子底下與他人親密生活在一起,當然他們也知道遵守明確的公認行為規則的重要性。婚嫁對象必須到別的村莊或城鎮尋找;同村人大多有某種親屬關係,因而與外村聯姻就比同村聯姻更能擴大親屬網並加強相互支援優勢。在其他方面,村子或小鎮彼此之間是十分相似的,那裡的大多數人過去是、今天在日本以外也仍然是鄉下人或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