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鈺:沒有設計的十七年 (2)

李佩鈺:沒有設計的十七年 (2)

採訪者:《中國經營報》的發行情況是怎樣的,現在有什麼變化?李佩鈺:今年我們開闢了許多新的發行渠道,《中國經營報》應該說是全國媒體中發行渠道最健全的,因為我們是自辦發行,百分之七十是直接在我們全國十九個記者站和十五個分印點直接發行的。我們不是委託發行公司,渠道在我們自己手裡,同時,我們還在各地尋找不同的批發商組織發行,我們要求我們的發行工作能夠最終做到把我們的報紙鋪在所有有效的發行渠道上,包括飛機、酒店、校園。現在我們都已經在做了。採訪者:《中國經營報》的讀者群是如何構成的?李佩鈺:我們將讀者分成實際讀者、兼顧讀者和潛在讀者,我們的讀者目標就是企業的中層以上幹部,目前我們的目標讀者和兼顧讀者重合率很高,比如大學生就是我們的兼顧讀者。採訪者:《中國經營報》的競爭目標是誰?《中國經營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李佩鈺:現在不是我們選擇別人,而是別人選擇我們做競爭目標。我們現在的競爭對手就是我們自己。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如何超越自己。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我認為是以下幾點:第一是我們的企業文化,第二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市場化運作模式。我們經常說我們只花自己掙的錢,這可能聽起來挺「農民的」。現在一般都是花投資人的錢,但是正是因為我們一直在花自己的錢所以我們那種隨生存壓力而來的市場化運作方式才能夠如此深入骨髓,這是《中國經營報》所獨有的。第三個核心競爭力就是團隊精神,一個十幾年來不斷磨合的團隊,這非常重要。報紙是一個知識密集型企業,靠的是主觀能動性,只要有一個人懈怠就做不好,既彙集精英又要有團隊合作,沒有團隊合作靠個人英雄主義是無法做好的。我跟記者、編輯都很熟,他們每一個人的性格脾氣我都非常了解。我來這個報社工作十七年了,我們的十九個記者站中有一些都是我當初發展起來的,所以這種關係不知道你們是否了解,我們互相之間太了解了,說實在的從我的態度表情他們都能猜出來我今天的情緒如何,我對他們也一樣,我看一眼就知道他們想說什麼,他們今天是高興還是不高興,事情是辦成了還是沒辦成。採訪者:作為行業中的資深人士,你如何看待財經媒體今後的發展?李佩鈺:很多人問我《21世紀經濟報道》和《經濟觀察報》的出現是不是瓜分了你們廣告份額?其實不是這樣,《中國經營報》一家成不了勢,就像賣建材一樣,一個孤單的門店不會很吸引人,你必須去那個建材一條街開店才能賣得好。其實我們真是希望媒體能把蛋糕做大,大家把財經類媒體這個勢造起來,而在這個造勢過程中,《中國經營報》確實是因為自己獨有的這種競爭力而處於一個領先地位。電視劇《橘子紅了》中的一句話給我感觸最深:「守住本分才能立於不敗之地。」討論新銳媒體對我們的衝擊的時候我就說:「《中國經營報》現在要做的就是守住本分,同時又再創新,但是你的根本絕對不能動,就是要堅持。」我希望未來的中國財經媒體的隊伍能夠不斷壯大,誰說中國只能有一家財經報紙,我說不可能,中國多大呀,而且我覺得目前市場上的這幾家財經報紙都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我覺得兩三家強勢的媒體分享這個市場非常正常,大家都應該做得挺好,大家需要一起來做。採訪者:你能概括一下你認為成功的財經媒體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李佩鈺:讀者認可的就是最好的。《中國經營報》從來不會說我們怎麼辦?我們只會說市場怎麼辦?誰做得最好不是由自己評價的,不能孤芳自賞。我們目前給自己提出的要求就是成為一張最具影響力的主流報紙。主流報紙包含這幾個意思:佔據主流地位,服務主流人群,發出主流聲音。我認為這是最好的,財經類媒體就應該這樣。因為你財經類媒體不是社會生活或都市類報紙,你是服務於主流人群的,所以你一定要在這個國家的經濟乃至社會生活中發揮你的社會責任,發出你的主流聲音,影響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生活,而不應該像都市類媒體那樣只適合茶餘飯後。採訪者:如何平衡報紙的市場化和發出主流聲音之間的關係?李佩鈺:這個沒有問題,之所以要發出主流的聲音也是市場的要求,其實現在報業市場中具有競爭力的報紙絕對不是那種沒有報品和社會責任的報紙。如果我們只報假新聞,只收錢登公關稿,搞有償新聞,《中國經營報》肯定沒有今天的位置,社會責任和經濟利益是統一的,沒有社會責任得不來經濟利益,不可能有那麼多讀者來看你的報紙,來擁戴你,發行量不可能那麼大,像有的報紙只搞有償新聞,誰看呀!那是一種殺雞取卵的行為。採訪者:目前我們國家的報紙行業存在著發行量虛報的問題,你對此怎麼看?李佩鈺:我特別希望呼喚發行量公證制度,我們現在甚至自己想找國外的公證公司來公證我們的發行量。我認為發行量公證應該由一個社會第三方公證機關來做,他不是政府機關,應該是民間團體,這是一個整個行業需要一起去努力的事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影響未來:中國傳媒30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影響未來:中國傳媒30人
上一章下一章

李佩鈺:沒有設計的十七年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