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上蒼的恩賜

序 上蒼的恩賜

火星曆145年正4月14日,火星同步軌道環,先驅空間站,Ac013太空總局的員工生活區。

「鈴鈴鈴……」

隨著電話鈴聲響起,暖黃色的燈光像潮水一般席捲了繁星萬點的天幕,房間裡面的景色轉眼間就由深夜進入到清晨。

「愛麗絲,知道現在是幾點鐘嗎?」

趴在床上的中年人在大聲吼叫出來的同時,還使勁揮了幾下手臂,試圖掛斷電話與關閉照明系統。

「黃教授,現在是聯邦標準時間凌晨3點。天神之眼搖控中心打來的電話,已經是第三遍了。」

說話的就是愛麗絲,不過不是人,是負責工作人員日常起居的AI。

中年人翻過身,目光痴獃的盯著顯現曙光的天花板。

沒錯,他是黃勝龍教授,聯邦太空總局深空探索工程的技術總監。

從規劃到建成總共耗時十七年的「天神之眼」超級望遠鏡就屬於深空探索工程,而且是最重要的工具。

天神之眼在去年正式投入運行后,深空探索就完全圍繞著它進行。

「值班的是誰?」黃勝龍拿起了放在床頭上的電子香煙。

別說是在火星聯邦,哪怕在地球聯盟,煙葉製成的香煙都是昂貴到讓平民百姓享受不了的奢侈品。

電子香煙不但價格低廉,還能隨便選擇香型與口感。

吸煙危害健康?

在人均壽命已經達到了180個地球年,治療癌症就像治療感冒一樣簡單的現在,吸煙對健康能有什麼危害?

「亞利桑德羅?雷蒙德。」

怎麼是他?

黃勝龍使勁揉了揉額頭,然後打了個響指,示意愛麗絲接通電話。

幾束光芒開始聚焦,那是與通信系統連接的投影設備在工作。

「亞利桑德羅,如果你是為了液壓軸承的事情在凌晨三點鐘把我從床上叫起來,你就做好去……」

「黃教授,找到了,我們找到了!」

這時,一個投影圖像出現在床邊,不是那個叫雷蒙德的工作人員,而是一幅太陽系的非等比星圖。

在星圖正上方,有一個用藍色標註出來的天體。

藍色!?

黃勝龍騰的一下就坐了起來,因為在火星聯邦,藍色代表最高優先順序。

「黃教授?」

像是沒有聽到一樣,黃勝龍沒理會雷蒙德。

站起來后,他伸手抓住那個藍色光點。又走出去了幾步,才攤開手掌,讓AI進行放大處理。

是一個棗核形狀的天體,右上角的標識區里有一組數據,用的是黃色字體,表示是可信度不高的估算結果。

「黃教授?」雷蒙德再一次提醒了黃勝龍。

「我馬上過來。」

雖然心情萬分激動,但是黃勝龍已經冷靜下來。

這是一個將改變火星聯邦的未來,肯定會改變五十億火星人類命運的重大發現,當務之急就是搞清楚其真實性。

大約一個小時之後。

火星,希臘湖北岸,首都市,聯邦最高統帥部。

在黃勝龍做簡介的時候,火星聯邦元首與聯邦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亞歷山大?肖始終一言不發,似乎還沒有睡醒。

半個多小時前,被AI叫起來的時候,亞歷山大確實迷迷糊糊的,還沒有睡醒。

只是現在,他已經清醒。

沒有吭聲,不是沒睡醒,而是還沒有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其他七個接到電話,在半也起床,通過最高統帥部視訊系統參加會議的決策委員會成員也是如此。

他們就是:聯邦副元首與聯邦武裝力量副統帥喬伊?安德烈維奇,聯邦****會首席部長阿明?楊,聯邦艦隊總司令黑根?德雷克,聯邦陸戰隊總司令朱利安?雷諾茲,聯邦權力委員會委員長穆罕默德?哈桑,聯邦元老院大元老薩爾瓦?桑托斯,以及產業資源協會最高代表佩德羅?羅伊斯。

亞歷山大?肖跟他們七個人,組成一加七的聯邦最高權力委員會。

能夠讓火星聯邦最有權勢的八個人如此震驚的,就是那個被天神之眼望遠鏡發現的,正在朝太陽系飛來的天體。

不是外星文明入侵,沒那麼恐怖。

那是什麼?

一顆來自奧爾特雲的大水滴!

自從十七年前,穀神星戰爭結束之後,受到《維克托-奧德賽和約》限制,火星環境改造工程就停滯不前。

在此期間,僅由「藍鯨」號拖船帶回來一顆直徑不到十千米的冰彗星。

雖然火星聯邦擁有極為先進的廢水回收與處理技術,但是相對於每年兩千億噸的正常損耗量,這顆冰彗星蘊含的四萬億噸水,也就只夠使用二十年,而且已經過去五年多,留給火星聯邦的時間不到十五年了。

什麼意思?

如果無法在十五年內找到別的大型冰彗星,水資源就會枯竭,數十億火星人類必將遭受滅頂之災。

正是如此,在代號「諾亞」的環境改造工程啟動的時候,火星聯邦就投入巨資,在第二拉格朗日點上,也就是L2點建造了太陽系口徑最大的,綽號「天神之眼」的反射式光學望遠鏡。

這架望遠鏡的頭號使命就是搜尋具有開發價值的大型冰彗星。

其實,在太陽系裡面冰彗星多如牛毛。

這裡,涉及到《維克托-奧德賽和約》。

在這份由火星聯邦與地球聯盟簽署的第一份和平條約中,對太陽系內部的資源,特別是非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做出了極為嚴格的規定,其中就包括火星聯邦獲得水的主要載體,即大周期冰彗星。

簡單的說,所有周期彗星都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財富,只有在火星聯邦與地球聯盟達成一致的情況之下,才能進行開發與利用。

這項條款看上去很公平,其實對地球聯盟更加有利。

需要捕捉冰彗星獲得水的是火星聯邦!

受此限制,火星聯邦只能搜尋開發非周期彗星,也就是系外彗星。

嚴格說來,系外彗星也多如牛毛,只是發現系外彗星的難度極大,捕獲系外彗星的難度更大。

數十年前,聯邦天文學家就用間接觀察法,發現了一顆從冥王星附近掠過,以幾乎垂直的角度穿過太陽系黃道面的系外天體。隨後追上去的探測器證明,這是一顆體積大約有五億立方千米,含水量有80%,其攜帶的水資源足夠供火星聯邦使用上萬年的系外天體。只是很可惜,該系外天體被發現的時候,正在飛出太陽系,速率超過了每秒兩百千米,沒辦法將其攔截下來。

火星天文學家早就提出,在塞德娜小行星軌道以外,也就是奧爾特雲裡面有數顆直徑在五百到一千千米之間的大型天體,而且含水量都非常高。因為這些天體離火星實在太遠,至少都有上萬個天文單位,所以就算便是當今速度最快的戰艦,往返一趟都需要大約十五個火星年。

可見,發現具有巨大價值的系外彗星僅僅是第一步。

只有當系外彗星的運行軌道、速率與到達時間,也就是跟太陽系內的大型天體的相對位置符合條件的時候,才具有開發價值。

現在,這顆編號D2329D1的系外彗星就有開發價值!

黃勝龍教授說得很清楚,該天體從差不多跟黃道面垂直的方向進入太陽系,而且軌道曲率非常小,因此肯定來自其他恆星系,是一顆系外彗星。因為速率約每秒一百五十千米,還將在海王星軌道外側穿過太陽系的黃道面,所以該天體肯定會離開太陽系,不會被太陽引力捕獲。

簡單的說,該天體不在《維克托-奧德賽和約》的限制範圍內。

因為距離實在太過遙遠,附近又沒有其他天體,無法用間接方式進行測量,所以暫時無法測出該天體的體積與質量。

根據已經獲得的數據做出的估算,該天體長軸直徑超過五百千米,短軸有三百千米。按照奧爾特雲天體的平均密度,也就是2.0計算,該天體的質量在四億億噸左右,而光譜顯示其表面幾乎完全被冰層覆蓋。如果仍然按照奧爾特雲天體的平均標準,也就是75%的含水量計算,該天體有大約三億億噸水。

這是什麼概念?

地球上的淡水也就只有三點五億億噸。

按照每年損耗兩千億噸為準,這些水能讓火星聯邦消耗十五萬年!

如果把這些水投放到火星表面,能夠在火星北半球形成一片面積超過五千萬平方千米的汪洋大海。

這片海洋,將佔到火星表面積的三分之一。

有了這片海洋,能在幾十年之內,讓火星成為另外一個地球,一個能讓人類生息繁衍的家園。

不要忘了,讓火星變成舒適溫馨的家園是五十億火星人類的共同理想。

那麼,捕捉該天體的把握有多大?

對此,黃勝龍教授同樣做了說明。

關鍵就是,該天體實在是太大了。

四億億噸,即便用當今最先進的技術,也無法直接將其捕獲。

在此之前,為了捕獲質量為五萬億噸的冰彗星,火星聯邦建造了至今還是全太陽系最大的「藍鯨」號拖船。

建造一艘比「藍鯨」號還大八千倍的拖船?

顯然,這是肯定辦不到的事情。

以現在的技術,哪怕是火星聯邦傾其所有,也只能建造一艘推力相當於「藍鯨」號一千倍的拖船。

為此,要想捕捉該天體,就得藉助自然的力量。

沒錯,就是海王星這些巨行星的引力。

只是,就像前面提到的,一個系外天體是否具有足夠巨大的價值,不止是看其攜帶了多少水。

「黃教授,成功捕獲該天體,並且將其帶回來的把握有多大?」提出這個問題的是首席部長阿明?楊。

雖然在決策委員會裡面,阿明的位置在安德列維奇後面,但是論實權,負責聯邦外交內務的首席部長僅在聯邦元首之後。在和平時期,楊的話語權還在兩位上將,也就是艦隊總司令與陸戰隊總司令之上。

「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那麼五年後,該天體將從海王星軌道外面大約五個天文單位遠的地方穿過太陽系的黃道面。雖然受引力作用,天體的軌道會發生變化,但是每秒一百五十千米的速率足夠讓其飛出太陽系。」

在黃勝龍做介紹的時候,圓形會議桌上方的太陽系非等比星圖當中,出現了一條藍色的線條。

沒錯,那就是D2329D1天體的飛行軌跡,一條拋物線。

「只不過,如果進行恰當的干擾,我們就能夠利用海王星等巨行星的強大引力捕獲這個系外天體。」

這時,星圖裡面出現了一根黃色線條。

與平順的藍色線條相比,黃色線條不但非常的蜿蜒曲折,而且一直延續到火星附近,終點在火星的L2點上。

黃線的轉折點都在巨行星或者大衛星附近,而且都做了明確標註。

其實,黃勝龍教授在此之前就已提到,如果真的有上帝,那麼D2329D1就是上帝贈送給火星人類的禮物。

關鍵就是,D2329D1進入太陽系的時間與飛行線路,幾乎全都是最理想的。

因為能夠利用巨行星與大衛星的引力,所以理論上,只需要建造一艘推力為「藍鯨」號五百倍的拖船,就能控制D2329D1進入火星軌道,並且在火星與太陽的第二拉格朗日點上同步。

「雖然現在掌握的數據極為有限,存在較大的偏差,因此由這些數據推算出的結果肯定不夠準確,但是誤差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如果一定需要給出一個明確的數字,」黃勝龍明顯猶豫了一下,才接著說道,「就我個人的觀點,捕獲該天體的概率在八成以上。」

這下,通信頻道裡面熱鬧了起來。

「黃教授,是不是太樂觀了?」

「如果原始數據不可信,憑啥做出這麼精準的判斷?」

「那是一顆質量超過四億億噸的天體,如果在靠近火星的時候發生了意外,後果肯定是無法設想。」

「就算成功捕獲該天體,我們有什麼辦法來保存該天體的水資源?」

……

最高決策委員會的幾名成員,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起來,而亞歷山大?肖依然紋絲不動的坐在那裡。

所幸,他們都懂得分寸。

只要亞歷山大?肖沒有表態,其他人說啥都沒用。

最高決策委員會施行的是一加七體制,聯邦元首擁有一票否決權。

「黃教授,謝謝你提供的技術方面的協助。請你向聯邦太空總局所有工作人員,轉達我本人、以及最高決策委員會的由衷感激與感謝。我希望你們能夠再接再厲,繼續為聯邦、為所有聯邦公民服務。也請你繼續保持在線狀態,以便我們隨時能就技術方面的問題徵詢你的意見。」

「謝謝元首與各位領袖關心,為聯邦服務是我們的職責。」

亞歷山大?肖沒再啰嗦,在他起身的時候,會議輔助AI自動關閉了黃勝龍教授的通信頻道。

「我相信,各位肯定能想到,在討論該天體的價值、以及捕獲的把握之前,我們應該考慮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

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打了一個響指。

圓形會議桌上方的星圖消失,出現了一個平面的概率波形圖。

沒有任何標註,AI也沒做說明,因為完全沒必要,最高決策委員會的八個人全都明白這個波形圖的含義。

那是在今後十五年之內跟地球聯盟爆發全面戰爭的概率,而且細化到了每一年!

為什麼是十五年?

如果沒有D2329D1,火星聯邦的水資源將在十五年之後耗光,到時候必然會跟地球聯盟爆發戰爭。

D2329D1的出現,不但沒有降低火星聯邦與地球聯盟爆發戰爭的概率,還讓其提高了好幾倍。

按AI給出的結論,只要公布發現了D2329D1的消息,並且發起捕捉行動,火星聯邦與地球聯盟開戰的概率超過99%。

可以說是不可避免!

至於其中原因,以亞歷山大?肖為首的八個人心知肚白,因為他們都是參加過穀神星戰爭的老兵,其中亞歷山大?肖等幾人還參加了停戰談判,對《維克托-奧德賽和約》的具體條款了如指掌。

哪怕火星聯邦在十五年之內發現,並且捕獲了一顆小得多的系外彗星,獲得的水只夠消耗數十年,不足以用來改造火星環境,火星沒能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地球聯盟也肯定會在二十年內發動戰爭。

原因非常簡單,地球聯盟的氦3,這種至今無法替代的戰略資源,肯定會在五十年之內耗光。

因為氦3是軍用高性能宇航發動機的主要燃料,甚至是唯一燃料,所以地球聯盟肯定不會等到氦3用光后才向火星聯邦宣戰,必然會在此之前,也就是剩餘的氦3足夠讓地球艦隊戰勝火星艦隊之前發動戰爭。

從時間上推算,差不多也就二十個火星年。

當年,在簽署《維克托-奧德賽和約》的時候,正是因為火星聯邦通過控制小行星帶裡面的主要天體,準確說是建在大型天體上的空間站,完成對外行星區域戰略資源產地的全面控制,地球聯盟才在水資源上做文章,逼迫火星聯邦接受了禁止單方面開發周期彗星的相關條款。

簽署該和約的時候,在「維克托」號母艦上擔任艦長的亞歷山大?肖就提到過,這根本不是和平條約,是一份為期五十年的停戰協議,火星聯邦與地球聯盟需要五十年時間才能夠重振旗鼓。

現在看來,也許還要不了五十年。

矛盾在哪?

沒錯,就是無限的需求與有限的資源。

火星聯邦需要資源來改造火星的自然環境,讓火星變成第二家園,讓五十億火星人類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地球聯盟需要資源來創造更多的財富,為擁擠在地球上的四百多億人,還有生活在月球上的數十億人提供飯碗。

可惜的是,在地球與火星上,在整個太陽系內,資源都是有限的。

此外,受技術限制,去外行星區域開採資源的代價極為巨大。

就拿氦3來說,在太陽系內的儲量其實並不少,木星、土星、天王星與海王星等四顆氣態巨行星都有,僅木星的氦3在理論上就夠全人類消耗數百億年,到宇宙毀滅的那一天都用不完。

只是,以當今技術,根本沒法開採巨行星上的資源。

也許將來的某一天,會出現到巨行星上開採資源的技術,可是那一天絕對不會在火星聯邦與地球聯盟的矛盾總爆發之前到來。

「各位有其他的意見嗎?」

沒人吭聲,另外七個人都保持了沉默。

「既然大家沒別的意見,那就這麼決定了。只不過,程序還得走。」

在亞歷山大?肖說這句話的時候,房間中央顯示區域的四周出現了八個用來投票表決的控制面板。

確實是走過場。

要想否決由聯邦元首提出的決議,至少需要五名決策者投反對票,而這樣的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

沒有至少三名決策者的支持,誰都別想坐上聯邦元首的寶座!

表決非常順利,七名決策者全都表示贊成。

「如果說,它是上帝拋給火星人類的禮物,那麼我們現在就得搞清楚,需要做什麼,以及用什麼方式去做,才能接住這個將改變五十億火星人類命運的禮物,而不是演變成為一場毀滅性的災難。」

會議沒有結束,而且看樣子不會立即結束。

此時,已經是聯邦標準時間五點四十五分,離日出還有十五分鐘。

幾個小時之後。

火星,太陽湖北岸,炎黃市中心醫院。

房門打開,護士把病床推進來的時候,站在窗邊打電話的中年男人才回過頭來,卻沒有掛斷電話。

還好,護士是一個由AI控制的擬人機器人。

雖然擬人設備看上去很是高大上,但是適用性卻非常的糟糕,應用範圍並不大,一般用在需要人文關懷的地方。

等到護士把懸浮病床固定好,中年男人才掛斷電話。

他叫秦斌,聯邦艦隊的一名上尉軍官,在「聖路易斯」號快速主力艦服役,擔任大副的飛行副官。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在大副去休息的時候,負責為戰艦掌舵。

病床上是他的妻子李麗,以及一對剛剛出生的兒女。

「要出發了嗎?」等到秦斌走近,李麗才開口問了出來。

秦斌點了點頭,沒多說什麼。

為了親眼見到兒女降生,秦斌請了探親假,在昨晚才回到炎黃市,哪想到大副羅林上校現在就打電話來了。

李麗也沒多說,握住了丈夫的手。

「艦隊司令部剛下達的命令,為期一年的緊急任務,羅林讓我馬上趕回去,說是今天晚上就出發。」

「沒事,我一個人也能應付。」

秦斌握緊妻子的手,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想好兩個孩子的名字了嗎?」

這時,朝陽的霞光透過窗戶落到了病床上,恰好籠罩住兩個襁褓中的嬰兒。

「哥哥叫秦旭,妹妹叫秦曉,怎麼樣?」

「旭日破曉的意思?」

秦斌點了點頭,摟住妻子的肩頭。

雖然生養孩子是妻子的意思,但是用傳統受孕方式一次懷上兩個,還是龍鳳胎,那絕對是上蒼的恩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征戰星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征戰星辰
上一章下一章

序 上蒼的恩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