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娘家
初二,薄雪輕飄。
一家人穿戴一新,拎著大包小罐兒出門。
路過侯家院子,說幾句吉祥話,告知回吳氏娘家。侯老太太便囑咐媳婦兒去地窖里拿兩個菜頭,道不是稀罕物,吃個新鮮。
冬日少有新鮮果蔬,家境稍好些的,便挖地窖儲藏,到冬日再拿出來。
因此,這兩個菜頭,若在年前集市上,也賣得不便宜。
一家人推脫不下,方才收下,道謝離去。
到田家,見門口張燈結綵,這才有過年的氛圍。
蘇世澤上前叩門,開門的是田良,一身墨色棉袍,玉簪束髮。背脊挺直,溫潤爾雅。
「大伯,大伯娘,新年好。」
見來人,忙作揖行禮,眼神瞟至二人身後,見小人兒著一身藕色襖子,小臉靈秀,像是胖了些,彎彎眉毛下閃動一雙烏黑髮亮的眼睛,流露出聰穎。
「好好好!」蘇世澤笑著誇讚,「良哥兒愈發俊朗,來年做媒的怕是要踏破門檻了!」
田良頓覺耳根發燙,「大伯說笑,快進屋罷!外頭冷!」
說罷側身,請人進門,二人笑著走進去,他便落到後頭,跟在蘇木身側,低聲道:「蘇木妹妹,新年好!」
蘇木歪著腦袋,笑著回他,「田良哥,新年好!」
田良只覺耳根更燙了。
蘇世澤道明來意,田大爺立馬讓兒子去魚塘撈魚,兩條大鯉魚,足六七斤。
付過錢,道完謝,繼續趕路。
二灣在鄰村,順官道足兩個時辰腳程。蘇世澤決定走小路,雖盤旋,能節省半個時辰。
小路穿梭在個屋落,每每路過,偶聽狗喚。那叫喚聲可不是善意的,似要撲上來撕咬,好在關在院子里,倒是見不到那副猙獰模樣。饒是如此,小虎子依舊嚇得不輕。
蘇世澤便將小虎子抗在肩頭,虎子捧著他的臉,起初害怕,后覺好玩,笑一路。
聽這名字,本以為二灣臨河,依山傍水。
哪想竟是綿延的山丘,田地頗少,多種果樹,適宜養雞鴨。
走了好幾個田埂,穿過好幾片果林。一排柑橘樹下掩映著一座破敗的瓦房,屋頂好幾處瓦片破碎,搭著稻草。牆壁斑駁,黃泥糊得顏色深淺不一,新舊都有。
門庭冷落,很是蕭條。
「爹、娘,小弟!」吳氏歡喜喊道。
一個皮膚黝黑的少年自破舊門扉探出腦袋,一臉麻木,見著吳氏,眼睛亮了。
一把推開大門,回頭喊道:「爹、娘,我姐回來了!」
說罷!奔過來,至眾人面前,卻拘謹停下。
蘇木偷偷打量,單薄的棉衣已辨不出顏色,袖子略短,露出小半截手臂。棉褲也是一樣,破爛的布鞋上露出一節,在寒風中凍得發紫。
「三兒!」吳氏上前,拉著弟弟的手,一片冰涼,頓覺眼睛發酸。
「二丫?二丫回來了?」吳老爹夫婦相扶走出來,衣衫破舊,身形矮瘦,瞧著卻精幹,是常年勞作之人才有的。
「娘!爹!」吳氏奔過去,抱著二老,再是忍不出,哭出來。
夫婦倆老淚縱橫,嗚嗚的哭。
二人孕有三個孩子,老大早夭,獨留一雙兒女,女兒命運坎坷,嫁得不好,吃好些苦。兒子到成婚年紀,卻無人上門。只因家境太過貧寒,哪有女娃願意上門吃苦。
蘇世澤有些不知所措,愣在原地,蘇木手肘碰碰他,低聲道:「爹,去問好!」
「啊?哦!」他反應過來,走上前,朝二老鞠躬作揖,「爹,娘,過年好。」
吳氏忙擦乾淚,站起身,苦笑道:「瞧我,只顧著哭了,竟把人撇一旁。」
說著於家人一一介紹,姐妹二人嘴甜,一口一個外公外婆,喊得夫婦倆笑得合不攏嘴。
於他們最高興的還是夫家對女兒好,瞧那穿著打扮,跟個少奶奶似得,感慨萬分,二丫是熬出頭了!
「爹、娘,沒什麼好東西,拎這些來給您二老拜年,莫怪罪!」
「哎喲!這般客氣,貴重了!」
見蘇世澤手裡拎了魚菜,籃子罐子,夫婦二人受寵若驚,忙叫小兒子接過,「一路勞累,快進屋!」
三兒一一接過,來回兩趟才將東西歸置好,他一把抱起小侄兒,虎子便脆生生的喊他舅舅。
低聲問道:「乖,跟舅說,他們待你好不好?」
小虎子歪著腦袋,似在思索,最後搗蒜般點頭。
因一家子的狀況,蘇木對屋子裡的破敗,沒有太驚訝。
吳大娘搬來板凳,面露歉色,「兩姑娘坐床上,天兒涼,我去生個火盆。三兒,燒把火,端些熱水來。走這一路,定是凍壞了!」
說罷,帶兒子去炤屋。
吳大爺不善言辭,只看著幾人笑得合不攏嘴。
「爹,你坐。」吳氏攙著老爹坐下,「孩子們知禮,你不坐著,他們便拘謹。」
「好!好!好!」吳大爺直著條腿,艱難坐下。
眾人也就落座,蘇世澤擔憂道:「腿得去看看。」
吳大爺仍是咧著嘴,「不妨事,年歲大了就是這般!」
兩人開始聊起山上果樹,地里莊稼,說起這些,吳大爺才有幾分神氣。
吳氏的大哥來的晚,生下來身子就不好,幾次險些喪命,老夫婦都將他從鬼門關拉回來,為此欠下不少錢。三歲那年,終是熬不過病痛,去了。
家境本就不甚富裕,因這一變故,愈發窘迫。
好在後頭順利生下一兒一女,倒是無病無災,僅靠山頭二畝果園度日,將將溫飽。
說著,兩人就要上果園瞧瞧。
閑的無事,坐著也拘得慌,姐妹二人慾跟隨。
綿延的紅土地上整齊種著一排排、一列列果樹,枝椏修建整齊,裹上碎布防寒。園子邊上還開了一片甘蔗地,此刻已被大雪覆蓋。
吳大爺道,甘蔗在不同時期,需肥不同。重施基肥,適時分期追肥。如果只施追肥,而不施基肥,則甘蔗容易長成頭重腳輕,上粗下細,容易倒伏。反之只施基肥,不施追肥,則後勁不足,形成「鼠尾蔗」,影響產量。
別看這一小塊地,照他的法子來栽,足比人一畝。
蘇木聽得似懂非懂,卻知道吳大爺是培栽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