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碼頭》九(3)
吳帆安坐車裡,方把宣傳部長呈上來的記者名單仔細看了,上面那些新聞單位的牌子倒是挺亮的,但看記者的名字都好像沒什麼名氣,這樣看來這個團有「拉大旗作虎皮」的草台班子之嫌疑,特別是其中的兩個中央電視台記者,連攝像機都不扛,也不知道他們拿啥來採訪,肯定不會是什麼正牌貨。事實上,吳帆很清楚現如今這樣的草台採訪團多的是,不看滿世界里跑的車都掛著「新聞採訪」的招牌嗎?有人說現在的記者比路山的毛驢還多,看來還真是那麼回事。聽說那些新聞單位里如有幾個人要拉廣告或者是想出去玩了,一合計給某個部委辦打個招呼,說要組織一個大型採訪團下去跑跑,給你們行業宣傳宣傳。結果,自上而下地就忙起了一串串,記者們倒好,到那裡什麼都不用管,就連稿子都是被採訪的地方和被採訪單位的秀才們給準備好的通稿,他們一路吃喝玩樂拿著紀念品、土特產,有時候還有紅包什麼的,前後花費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到後來沒見有幾篇稿子能見報的。對這樣的採訪團大家都心知肚明,可就是沒有人來戳破,不僅不戳破,還要裝孫子樣巴結他們,因為誰都明白,一方面這也是媒體的魅力使然,即使發不了多少像樣的文章,但總比招惹了他們而引起他們或者同行們的反對強吧?!說不準哪天記者們在一起聊天吃飯,不留神把這裡說得一塌糊塗的,引來幾個尋事暗訪的,搞出那些批評性的負面報道,那可真是吃不了兜著走啊!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在這些採訪團的後面都有國家部委的支撐,地方上的領導即使再傻也不會傻到去惹走到自己門口的這些部委人員,他們是各地經濟發展的大樹,誰背靠他們的話,成千上億的資金就像河裡流淌的水一樣嘩嘩而來,而平時要到北京找這些財神爺們,可能連門邊都不容易到的,「神」好不容易自己到了家門口,哪還有不拜的道理?吳帆這樣胡思亂想著,突然看到名單上有新華社國內部記者廖菁的名字,不由得倒吸了口冷氣。廖菁?不就是那個寫《大內參》的,反映路山地區突擊提拔幹部的記者嗎?這個女人很不一般,算個真正的大記者。但梁懷念已經被她放倒了,她又來路山幹什麼呢?像她這樣的大牌記者,不應該是僅僅為了參加這類草台班子採訪團這麼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