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悲歌――許繼慎(1)
原名許紹周,字謹生,安徽省六安縣人。1924年6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同年冬加入中國**,畢業后歷任排長、連長、團黨代表、團長,在北伐戰爭中立下功勛。1930年春,奉調前往鄂豫皖邊區,先後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軍長、紅四軍第十二師師長兼任**皖西北委軍事委員會主席,為統一和發展鄂豫皖根據地作出突出貢獻。1931年11月被張國燾誣以「改組派」、「第三黨」、「反革命」等罪名殺害於河南省光山縣新集,年僅三十歲。他是共和國三十六位軍事家中最早蒙冤遭難的一位。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高於岸,流必湍之。
才華出眾,是一柄雙刃劍,既能因聰慧卓越脫穎而出,建立一流的業績,同時也可能因鋒芒畢露,招來非議、嫉妒或阻力。如果加上嫉惡如仇、耿介直言的個性,在錯誤主張佔據統治地位時就更加容易受到攻擊。
許繼慎既具有過人的才華又始終堅持正道直行。由於這樣的品行,他獲得了正直人們的稱讚,周恩來讚許他「政治上很強,很能打仗,把葉挺獨立團的戰鬥作風帶到了紅四方面軍」,徐向前稱頌他為鄂豫皖紅軍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同樣是由於這種品行,他得罪了像張國燾這樣的姦邪之徒,備受打擊與誣衊,最後罹難於「左」傾黑手之下。他是共和國三十六位軍事家中最早蒙冤銜屈的一位。
性格即命運。許繼慎像一塊潔白的美玉,通體晶瑩,不容許沾上半點污垢,不願意與奸佞、偽善、邪惡為伍,他用短暫的生命捍衛了靈魂的聖潔,高尚的人們也用懷念和想往來延續他的生命。
同門曰朋,同道曰友。許繼慎與蔣先雲、曹淵並稱「鐵軍三傑」。他們同為黃埔一期的同窗好友,同是葉挺獨立團的主要戰將,同樣具有過人的才華和高潔的品質。對於這批從東征和北伐中嶄露頭角的新一代將領,周恩來寄予無限期待。
像國共兩黨眾多名將一樣,許繼慎的軍旅之路從黃埔開始。
1924年春,在蘇聯和**的幫助下,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立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致力培養軍事人才。中國**發出緊急通告,要求各級黨部立即派遣黨團員報考黃埔軍校,在青年學生中掀起了投筆從戎的軍旅熱。當時,國民革命政府在上海設有考區,負責招收北方各省的學員。
許繼慎早就有從軍的念頭。從五四運動開始,他就一直從事學生運動,擔任安徽省學生聯合會聯絡部長,參與領導了驅逐段祺瑞在皖爪牙的鬥爭,先後發動群眾趕走了兩任文官(省長李兆珍、許世英),當驅段鬥爭把矛頭對準武官時,遇到了很大阻力。1921年6月2日,安徽督軍倪嗣沖、旅長兼蕪湖鎮守使馬聯甲開槍鎮壓示威學生,打死兩人,打傷數十人,製造了震驚全國的「六二慘案」。慘案發生后,安徽各界群眾紛紛發表宣言、通電,舉行集會、示威,一時間,憤怒的聲音響徹雲霄。可是,無論憤怒的吼聲多麼強烈,無論社會各界如何聯合,倪嗣沖、馬聯甲的地位在聲討的浪潮中穩如磐石,依然殺人放火,胡作非為。這件事給許繼慎很大刺激,促使他思考一個問題:赤手空拳能否對付武裝到牙齒的反動軍閥?經過思考,他認識到要打倒軍閥必須擁有自己的武裝。從這一天開始,馳騁疆場、衝鋒陷陣便成為他心中的夢想。
聽聞黃埔軍校招生的消息后,許繼慎興奮不已,連夜收拾行裝,買票上船,從家鄉趕往上海參加考試。
黃埔軍校應考的條件和手續頗嚴。據在上海考區同時參加考試的徐向前元帥回憶:
政治思想上要「了解國民革命須速完成之必要」,「無抵觸本黨主義之思想」;學歷上要「舊制中學畢業」或相當程度之中學畢業;身體條件要「營養狀態良好」、「強健耐勞」及無肺病、花柳病、眼疾等。既有口試,又有筆試。筆試考作文、政治、數學;口試則觀察學生對於三民主義的了解程度及個人志趣、品格、判斷力之類。
許繼慎、徐向前等人順利通過了初試和複試,成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
黃埔軍校設在四面環水的廣州黃埔島上。6月16日,軍校舉行開學典禮,許繼慎和四百七十多名學員聆聽了孫中山的演講。孫中山素有「大炮」之譽,演講精闢有力,富有感染力。他有兩句話給許繼慎留下深刻印象,日後經常用來警示自己:
「黃埔同學們,你們應該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
「一個革命軍人要有捨身精神,要不怕死。我敢說革命黨的精神,沒有別的秘訣,秘訣就是在不怕死。」
軍校的課程很多,主要可以分為兩類,政治教育以革命理論和革命知識為主,軍事課主要講典範論和四大教程,如《步兵操典》、《射擊教範》、《野外勤務》以及《戰術學》、《兵器學》、《築城學》、《地形學》等。許繼慎學習了從單兵動作到排連營協同等各種戰術,成績優異,教官經常讓他給其他同學作示範。在軍校,他與曹淵、蔣先雲相識相知,成為最好的朋友。這三人都具有才智過人、政治上活潑和組織能力強等特點,日後同時成為葉挺獨立團的主要戰將,因此,人們稱他們為「鐵軍三傑」。
1925年底,許繼慎從黃埔軍校畢業,被軍校留在新編教導第二團擔任排長,負責訓練新兵。他的軍事才能很快在兩次東征中露出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