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智囊――蔡申熙(1)
蔡申熙(1905——1932),原名蔡升熙,字旭初,湖南省醴陵縣人。1924年春入廣州講武學校,後轉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在黃埔軍校期間,先後參加平定廣州商團叛亂、軍閥陳炯明叛亂、軍閥楊希閔叛亂的戰鬥,表現出突出的軍事才能,晉陞為營長、團長。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任第二十四師參謀長。后參加廣州起義,起義失敗轉戰各地,先後擔任**江西省委軍委書記、吉安東固地區游擊隊第一路總指揮、**中央長江局軍委書記。他是紅十五軍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擔任軍長,帶領所部北上鄂豫皖邊區與紅一軍合併組建紅四軍,相繼擔任第十師師長、鄂豫皖軍委副主席、彭楊軍政學校校長、率二十五軍軍長等職。1932年10月,在湖北紅安縣河口鎮戰鬥中身負重傷,仍然躺在擔架上指揮作戰,最後犧牲在戰場上,年僅二十六歲。
蔡申熙是共和國三十六位軍事家中去世時年齡最小的一位。徐向前元帥稱讚他「不僅具有戰略家的膽識和氣度,而且在歷次戰鬥戰役中機智果斷,勇猛頑強,因而在紅四方面軍中有很高的威信」。
年齡最少而威望崇高,說明蔡申熙有過人之處,這就是智慧。驕橫跋扈、眼高於頂的張國燾在回憶錄中對與他共事過的領導人大加鞭撻,只對兩個人始終保持敬意,這就是徐向前和蔡申熙。並不是他不想挑刺,而是他無法責難這兩個才能和品格近乎完美的同事。
割不斷的同窗情,說不完的黃埔事。在革命處於低潮的十字路口,蔡申熙放棄通天路,專走獨木橋,三次拒絕鄧文儀、薛岳、胡宗南的招降。他窮得只剩下一副骨頭架子,但就是這身清筋傲骨令昔日同窗望塵莫及。
黃埔軍校是國共兩黨將星的搖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十六位軍事家中,有十位畢業於黃埔軍校,如果加上在黃埔曾經任職的周恩來、葉劍英和聶榮臻,共有十三人之多,佔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
在國共未分裂前,黃埔軍校先後舉辦過五期,其中第一期人才最為鼎盛,他們在國共兩黨軍隊中的地位都比較高。國民黨的軍隊里,胡宗南、杜聿明、宋希濂、關麟征、鄧文儀均為著名戰將,官至戰區司令;**軍隊內,湧現了徐向前、宣俠父、左權、陳賡、許繼慎、蔡申熙、王爾琢、彭干臣、周士第、蔣先雲、閻揆要等一批將星,其中徐向前、左權、陳賡、許繼慎、蔡申熙因為軍事成就被確定為軍事家。
黃埔軍校十分重視同學情誼,孫中山甚至把它寫入了校歌:「同學同道,樂遵教導,始終生死,毋忘今日本校。」然而,殘酷的現實,變幻的政治風雲把黃埔師生分成了兩個敵對的陣營,相互展開了綿延二十二年的生死搏鬥。既是同學又是敵人,既是戰友又是敵人,這就是歷史上獨特的黃埔現象。
幾乎所有的黃埔士官生都經歷過這種友情與政治的雙重煎熬。蔡申熙也不例外。
蔡申熙就讀於黃埔軍校第一期第六隊,在校時與鄧文儀、胡宗南等國民黨籍同學關係較好,畢業后又與薛岳同時供職於國民革命軍第一軍,都被視為前途遠大的「後起之秀」。
他們當時只有二十來歲,多為貧寒子弟,都有一腔熱血和遠大志向,本來可以成為患難與共的生死之交。當他們相扶相攜走到1927年春時,突然分道揚鑣。鄧文儀、胡宗南、薛岳追隨校長蔣介石叛變革命,向昔日的戰友開刀;而蔡申熙等**學員則跟隨政治部主任周恩來舉起了反抗的刀槍。
用鄧文儀的話來說,國共分裂后,蔡申熙是個「常敗將軍」,窮得只剩下一身骨頭架子。1927年8月,他率部參加南昌起義,起義后先後擔任團長、師參謀長,起義軍南下潮汕時遭到國民黨優勢兵力圍攻,部隊被打散。其後,他通過葉劍英的關係,打入新編警衛團工作,參加了廣州起義,擔任廣州市公安局長,廣州起義又遭失敗,他成為被通緝的對象,身無分文,東躲西藏,過著艱難的逃亡生活。最為窘迫的是,他與黨組織失去聯繫,迫切需要籌措一筆路費到上海與中央軍委重新接頭。窮途末路之時,蔡申熙想到交情不錯的同學鄧文儀。
鄧文儀與蔡申熙不僅是同學,還是同鄉。他們都是湖南醴陵縣人,從中學起就是同窗好友。
蔡申熙開門見山:「我現在缺少盤纏,來向你化緣。」
鄧文儀已經官至少將。他一邊從口袋裡掏錢,一邊用教訓的口氣說:「你呀,就不該當什麼**。**破壞國民革命,鬧得自己都無法立足,你還是趁早回頭吧。」
蔡申熙頓時血往頭頂沖,感覺受到奇恥大辱,針鋒相對地駁斥道:「**忠實執行孫中山的三大政策,不謀私,不篡權,當**人有什麼不對?!是誰破壞國民革命,自有公論!」他將鄧文儀遞過來幾十元錢往桌上一擲:「承你顧念舊交,慷慨解囊。但是,大丈夫不受『嗟來之食』。」
說完,蔡申熙往外走,走到門口猶不解氣,又回過頭說:「你現在就可以動手,殺了我去向蔣介石請功。我今天死,明天你的腦袋也要掉在廣州街頭。」
鄧文儀懾於蔡申熙的正氣,沒敢動手。
雖然出了一口惡氣,但是,盤纏仍然沒有著落,依舊不能遠赴上海尋找黨組織,蔡申熙有些沮喪。於是,他又硬著頭皮去找第四軍副軍長薛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