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建設的速成、補課和隊伍建立(2)

學科建設的速成、補課和隊伍建立(2)

我的責任現在是創造條件,幫助大家補課,我們這個學科過去受到過挫折,路途坎坷,但不能以此為理由,甘當後進。所以我要求北大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做好服務工作,不但要把這次演講集編印出來,並且要組織好今後的交流工作。學術成果是要在國際上拿出來的、硬碰硬做比較的,我們要有自知之明,要有一點自覺,好好補課,努力追上去,趕上和力求超過國際水平。

1998年10月北大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的部分研究人員來向我彙報他們關於學科建設討論情況,當時我還在補課,重溫派克的書,寫出《溫習派克社會學札記》,一方面讀書補課,另一方面以美國芝加哥學派為例研究學科的建設。針對他們談的情況,我發表了一些意見,有關學科建設的後面再談,關於補課問題我又發表了一次意見,把我的心得和大家交流。

我重讀派克的書,看看他是怎樣成為一個社會學家的,重要的有兩點:一是深入到社會生活中去,二是會讀書。派克從生物的活動去觀察,從動物的群體研究到人的群體的形成,提出了人文區位學。他從法國大革命的經驗中,看群體、看社會,從人群去研究社會群體的發生和發展。他到黑人中去生活,懂了美國南方黑人的心態就容易領會人與人之間社會的感情。他又把芝加哥作實驗室研究城市的發展過程,並逐步搞出一套社區研究的方法。他的特點是到生活中去找社會學和去理解文化。人與人共同生活才有社會,社會學看人與人怎樣組織起來經營共同生活,形成社會結構。生活經驗的積累就是文化。人類學是研究文化的。文化離不開人的集體經驗。人怎樣能形成群體是社會學研究的對象。社會是文化的基礎,這也是社會學和人類學相互不能分離的原因。

30年代吳文藻先生請派克來華講學,主要目的是用人類學的方法改造當時脫離中國實際的社會學,要學生去「接觸真正在中國社會裡生活的中國人」。看鮮活的人生,希望從中走出一條發展中國社會學之路。

我們到現在還差得很遠,譬如中華民族的形成,我只指出一個多元一體的格局,但是這格局怎樣形成的過程,就是這一體怎麼樣發展出來的經過,就一直沒講清楚,要搞清楚一定要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深入的現場觀察,了解體驗民間思想文化的內容。現在我們民俗方面的研究,往往也還差一層,比如只描寫「七月七」這個節氣的傳說和傳統活動,但沒有深一層看到這民間傳統所反映的社會事實如工農相輔、工農分工的本質。也就是說沒有把活動傳說和發生的社會內容作出深刻的分析。

看書,也要看到骨子裡去,自己看清方向,定出目標,靠自己鑽研、磨鍊,必須把國學與人文科學結合得好,向文化自覺的方向努力。這是人人可做,大家都有份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從中認識世界,以小看大,從一點看宇宙。派克成為社會學者的路子是人人可以學的。另外還要提醒一點,要重視歷史,懂得文化是有積累的,有積累才會有今天人們的生活方式。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本身都是很好的研究素材。就看如何認識它,利用它。要學習派克怎樣從記者成為一個學者,而不要使一個自認為是社會學者的人反而成了一個庸俗的人。

就我個人而言,所以有這種自覺補課的迫切心情,看來是由於這幾年來,我日益覺得所處的時代變動得太大和太快了。我在宣讀的《讀馬老師遺著〈文化動態論〉書後》中曾說,一個學者的理論總是反映他所處時代的實際。時代在變動,一個學者的理論也總是跟著在變動。我用這個觀點去說明馬林諾斯基怎麼會提出文化動態論的原因。自然也要反問自己,我跟上時代沒有我自認自己遠遠沒有趕上時代動態的步伐。我所處的這個「盛世」已為我提出了多少有意義的題目,但大多我都讓它們在手邊滑過去了,至多也只能說掠得一點影子。為什麼總是抓不住,吃不透關鍵還是在自己能力不足,能力不足是由於自己這一生里投下的工夫不夠。這方面我有自知之明,總結一句是求知之心還不夠迫切和踏實,常滿足於淺嘗輒止,難逃不深不透。

用自己的經驗告誡年輕一代,跟上時代發展的要求,善於利用各種條件來充實和發展自己,每個人具體情況不同,需要什麼補什麼,但大目標要抓住不放,目的要清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費孝通憶老師談學術:師承・補課・治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費孝通憶老師談學術:師承・補課・治學
上一章下一章

學科建設的速成、補課和隊伍建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