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柳永生卒的推測

七 柳永生卒的推測

《能改齋漫錄》卷十六引晁無咎的話,說張先與柳永齊名,可見柳永的生年與張先是差不多的(李易安並說張先是繼柳永而起的)。按《鶴林玉露》卷十三說,孫何帥錢塘時,柳永曾作《望海潮》詞送他。詞中有「千騎擁高牙」語,正指的孫何。在這以前,楊湜《古今詞話》也說,柳永與孫何為布衣交,孫何知杭州,門禁很嚴,柳永不得進見,因作《望海潮》詞,託名妓楚楚歌於孫何座前,孫何聽了,才迎柳永入座。《古今詞話》所記,出於市井傳聞,或不可信,但《鶴林玉露》記此事竟引起金主南侵,恐不是無因的。查《宋史》卷三百六孫何本傳,知道孫何是宋太宗淳化三年進士,做過兩浙轉運使。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就死了,年四十四歲。由此上推,孫何應生於宋太宗建隆二年(961)。柳永就在孫何死的一年作《望海潮》詞送他,至少也應是冠年了。由此可證,柳永約生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比張先大三歲,比晏殊大四歲(張先和晏殊生年見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儲皖峰先生因晏殊曾稱柳永為「賢俊」,就斷定柳永年齡一定不會大於晏殊,這是不可靠的。古代主考官常稱舉子為「賢」或「賢俊」,不一定就是晚輩。例如張先比晏殊還大一歲,可是張先是晏殊知貢舉時所取的進士,所以晏殊也稱呼他為「賢」(《畫墁錄》。)。清宋翔鳳《樂府餘論》說:「耆卿蹉跎於仁宗朝,及第已老。」我覺得這話是可信的。如我所推測,柳永生於雍熙四年(987),到景祐元年登第(1034),時年四十七時,也合宋氏「及第已老」之說。至於柳永卒年,我以為可能在仁宗皇祐五年(1053)。因為據嘉定《鎮江志》卷十四說,王安禮於神宗熙寧八年(1075)守潤,而柳永侄所作的墓誌說,這時柳永已經死了二十餘年,由此上推,當是他在皇祐間官屯田員外郎時,作了《醉蓬萊》詞忤旨不用,不久便死了。又儲皖峰先生據《高齋詞話》,以為秦觀曾親從柳永學過詞,因而斷定他死於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前浙江大學季刊一卷一期,儲皖峰《柳永生卒考》一文),這是他引了誤本《高齋詞話》作出的論斷,與當時事實不符。誤本的原文說:

少游自會稽入都,見東坡,坡雲:「久別當作文甚勝,都下盛唱公『山抹微雲』之詞。」秦遜謝。坡遽雲:「不意別後,公卻從柳七學詞?」少游曰:「某雖無識,亦不至是,先生之言,勿乃過乎。」坡雲:「**,當此際,非柳七句法乎?」秦慚服。

這段事實原見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二引東坡《永遇樂》詞注,但並未言出《高齋詞話》。其中,「從柳七學詞」一語原作「學柳七作詞」,以後如《古今詞話》(沈雄編的)、《歷代詩餘》、《詞苑叢談》、《詞林紀事》引用這事也無不作「學柳七作詞」,所謂《高齋詞話》以及「從柳七學詞」語顯然都是錯誤的(宋人筆記有引《高齋詩話》的,卻沒有引《高齋詞話》的)。《避暑錄話》說,柳死後,旅殯潤州僧寺,到熙寧八年(1075),王安禮守潤時,才出錢葬他。於是熙寧八年(1075),柳永已死了很久,更不會活到元豐二年(1079)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放蕩不羈、風流成性:花台弟子柳永紀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放蕩不羈、風流成性:花台弟子柳永紀事
上一章下一章

七 柳永生卒的推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