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吳承恩在無腿國遭竊 朱…
自此之後,大家照常到各地行醫,並根據吳承恩先生的意見搜集民間傳說,奇聞佚事,為他寫作《東遊記》準備了大量資料,日子過得平安無事。
這天,大家一起研究近期活動日程。吳承恩說:「據未明國《國冊》所載:千山之東有食腐國:其人皆無腿。臀下有如圓球,富彈性,一蹦一跳,行走甚快。該國人雜食。糧食、草根、樹葉、蚯蚓、蒼蠅等都是美味佳肴。特喜食腐爛及惡臭食物,包括人、畜的糞便。」
「稀罕,稀罕!怎麼有這樣一個國呢?我們應該去看看。」朱大能說。
吳承恩接著介紹了他們的《國冊》中介紹的情況。
「我們真應該去看看這個稀罕的地方!」
吳承恩又說:「咱們這次出去,時間長一些,除了食腐國,還可以多走幾個地方。所以治療器械和藥品要多帶點。行動路線的第一站先去食腐國。既然這個地方的人全都很貪。所以要考察他們的國情,必須和他們搞好關係。要搞好關係得送一些賄賂——要多準備一些禮品。禮品倒是現成的,扭扣式電燈呀,塑料酒杯呀,塑料『夜光珠』帶一口袋,打通關口時按身份送給他們。可是送給國王的禮品,得準備點貴重一點的東西。」
大家把日常生活用品,醫藥、禮品裝進背篼。吳承恩忽然想起:「可別忘了帶我們的『天朝文書』呀!」
李幻怡說:「哪能忘呢?帶著吶。」
原來她列印了不少空白所謂的「天朝文書」,也就是「通行證」。是出行時人人必帶的。經李幻怡這一說,大家就出發了。
從地圖上看,食腐國離此有三百餘里,他們又是在深山老林里,翻高山,越峻岭,且只有一條羊腸小道,到那裡去很平容易。吳承恩看著地圖尋找道路。中途在樹林里住了兩誨,在第三天太陽將落時,見前面有一條小河。河兩岸有幾塊果樹園,再往前是一片平原。片片稻田裡有人正在插秧。又又看地圖,說:「到了。」大家一看,這裡的人上身和常人沒有區別,下身果然都沒有雙腿。屁股是一個充氣的圓球。可是,他們在平地跳來跳去,采果時在樹枝間來往攀援,卻非常靈活。
吳承恩先走近一個身披蓑衣的農民問:「請問,你們這裡是什麼地方?」
那人戰戰兢兢,蹦了兩下,來到吳承恩等人面前,反覆打量著來客說:「外面的人叫我們食腐國、無腿國。我們自己叫『金球國』。我們早就聽說過,從天朝來了幾位使臣,就是你們吧?」
「你怎麼知道?」吳承恩問。
那人又說:「到處傳揚你們的美名,誰還不知道呀。你們還都是神醫,到處做善事。」
「我們要見你們的國王,你給引引路好嗎?」吳承恩說。
「好的!」同時伸出手來「有什麼『人事』給我?」
李幻怡掏出早已準備好的一個塑料熒光珠子交給他,那農民便領他們向前走去。走了約有半里路,農人站下來,指著遠處一座建築,說:「那就是王宮,你們自己去吧。這個地方我是不能接近的。」說著轉身回去。吳承恩等人繼續往前走。
從未明國的《國冊》上提供的材料看,這是一個不到一萬戶丁的下屬小國,王宮也只是一座關帝廟似的「宮殿」。兩面的「配殿」也只有四、五間磚房。可是通向宮殿卻有數十個台階。兩邊站著數十名手持長矛的武士,再往上是幾個頭戴雙翅紗帽的文官。這就是所謂他們的「文武百官」吧。吳承恩想,「廟不大,神不小」,此之謂也。」
在武士前面,躬身站著一個人,從紗帽翅判斷級別,大概他不過是二百五十級幹部的小收發。可是要進王宮得先經過他。吳承恩走近了,說:「我們要見你們的國王。」說著把「天朝文書」拿給他看。
那人直起身子,接過「天朝文書」,但並不看,擺出一副臭駕子:「有『人事』嗎?」
孫務實當年到了雷音寺時,就遇到要「人事」的事,忙說:「有,有,有!」從身上的口袋中掏出一粒「珍珠」交到他手裡。他接過來對著陽光看了看,說:「我給你們通報。」並把「天朝文書」還給他們,說:「往前走時,要手持『天朝文書』才得踏上通向大殿的台階。」
過了一刻,從裡面傳出來喊聲:「國王傳見!」說著遞給他們一張紙,可能是「聖旨」吧。
張大鵬手持「天朝文書」走在前面,孫務實提著「人事」口袋跟在後面。那兩排武士見了他們,雙矛交插,表示不得入內。孫務實又從口袋中掏出兩粒珍珠,一人一粒。這兩人分開長矛,可是前面兩個武士仍不放行,孫務實便走在最前面,每個武士給一枚「珍珠」,他們才分立兩旁。只過武士這一道道「門衛」,就用去了六十枚「珍珠」。前面是分列兩旁的文官。每人面前一張矮腿桌子,只放著一隻毛筆,一顆大印。對付這些人,可能還要百八顆珍珠當「人事」吧?孫務實那次去杭州,就在小攤上買了三元錢五斤的摻了熒光粉壓制的「珍珠」。他們怎麼認得出來?孫務實這次帶了一口袋,足夠用的。
他們走近兩旁各二十五名的文官面前,每人又給了一枚珍珠,他們在那紙上畫了個圈,蓋了印,才得一個一個台階地走上去。到了國王面前,又站著十幾個近侍。一個人接過「天朝文書」,又一個人一個人傳遞上去。他們每傳給下一個人,又得送給每人一枚「珍珠」。當走近國王面前時,吳承恩、孫務實、張大鵬、李幻怡四人,他們搬了四張椅子,但是並不放下。每人又給了一枚珍珠,他們才將椅子放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