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的思維方式(3)

騙子的思維方式(3)

屬於這類的雙關語還有很多,如問疾病,問壽命,問憂喜,問家庭和睦,問開工動土,問建房上樑,問求醫問葯,問失竊被盜,問官司輸贏,等等,總之,舉凡富貴貧賤、吉凶禍福,只要你找算命先生,他就有一套似是而非、模模糊糊、靈活多變的雙關語等著你。

模糊性思維,從字面上看,似乎這種思維形式是含混不清的,沒有精確性可言。其實不然。模糊性思維就其本質和內容而言,並不是雜亂無章,而是有章可循的。一方面,模糊性思維是一種抽象思維,它以感性認識形式為基礎,而感性認識所包含的感覺、知覺具有模糊性,因而作為抽象性思維的一種表現形式,可以是模糊的;另一方面,模糊性思維也要依賴概念、判斷、推理等等人類思維的基本依據,而這些思維依據也可以是模糊的,因此,抽象性思維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

2.動態性思維方式

動態性思維,是指思維主體根據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環境,不斷改變思維程序和方向,對環境進行調整和控制,最後達到思維目標最優化的過程。簡而言之,思維是發展的變化的,因而思維活動可以不斷地進行優化調整。

動態性思維的含義,集中反映在「動」上。首先,主體的思維隨著客觀世界的變化而變化,人的思維活動是客觀實際的必然反映。其次,主體的思維隨著最優化目標而變動,雖然在同一條件下,人的思維目標有很多,比如,很好,好,較好,一般,較差,差,很差,等等,而人的思維目標總會圍繞著最優化方向,自覺地、不斷地改變思維的路線和程序。再次,主體的思維變動還會促進客觀世界的變化,人的思維活動具有能動的特性,它總不會被動地反映客觀世界,適應客觀環境,它會使客觀世界在思維的能動作用下向著有利於最優化目標發展。這就意味著,主體思維同客觀環境之間,是一個性的「互動」關係。不管它怎樣互動,目標只能是一個:思維目標的最優化。

在騙子的行騙實踐中,動態性思維是一種常見的思維方式。得手,是騙子的最優化思維目標。因此,騙子的動態性思維總是圍繞著這一目標變化,總是表現為奇、異思維。

以奇想得手。高明的騙術來自奇想;因為,正常的思維易於常人所識破。

明人張應俞在《江湖奇聞杜騙新書》中,載有「公子租屋劫寡婦」的騙例,騙子得手,因於奇想,據載:京城每逢舉行科舉考試的年份,各府舉人來京的極多。不論大小房屋,舉人們都以高價租下,作為考期的住所。東街有個王寡婦,幾輩人積攢下大筆錢財,名聞於世。王寡婦只生育了兩個兒子,一個剛剛成年。家中另有一個女僕,一個男僕為管家,一個小廝供粗使,連主帶仆,這戶人家也就五六口人。家裡廳堂又高大又敞亮,房舍又深廣又寬鬆。外廂房常常租給那些赴京趕考的舉人們,因而能夠收到相當豐厚的租錢。辛卯年七月初,各地赴考的舉人紛紛來到京城。一天,有兩位僕人,穿戴整齊,衣冠楚楚,前來租住房子。王管家帶著他們看看左右廳房,房舍內外都十分潔凈清雅。來人便說:「這房子既寬大又明亮,我家公子肯定中意。我們今天就預定下來,請不要再租給別人了。不知租金多少?」王管家說:「往年許多人一起租借這房子,租金二十兩。如今你一家租住,人少不雜亂,只要十五兩就行。」雙方討價還價,最後講定為十二兩,併當即付下租錢。一個僕人出去接兒,公子一行共乘四頂轎子,一主四仆,另帶一個供粗使的小廝都來了。行李有五六擔,都是些精緻典雅的好東西。住下后即拿一份家鄉的土特產送給房東,僅這份禮就值二三兩銀子。王寡婦說:「往年趕考的舉子倒也送些禮品,但都不值幾個錢,如今這位公子真是大家,出手真是大方。」第二天,王寡婦便命管家好好擺設一桌酒席,恭恭敬敬地請公子赴宴。王寡婦的兩個兒子作陪。公子開懷暢飲,一直喝到二更天才散席。又過了一天,公子派僕人雇了兩個廚子來,做酒席回請王寡婦一家。一桌酒席專請王家的兩個兒子;一桌酒席送入內室,請王寡婦吃,並叫王寡婦的丫頭作陪,另命自己帶來的小廝入內侍奉。還設一小桌款待外頭的兩位男僕,命自己帶來的四個僕人作陪。各飲至二更天時,公子說:「把咱們自己帶來的酒打開喝。」不一會兒,送來了熱好的酒。酒味香甜,又不是很沖,很好喝。公子先斟上兩大杯,雙手舉著遞給王家兄弟,說道:「這酒還算爽口,各飲三杯如何?」王家兄弟各自喝了。公子帶來的小廝也請王寡婦喝了此酒。那四位僕人也勸外頭的兩位男僕喝了此酒。二更盡時,把廚子打發走,把大門一關。原來,他們自己帶來的酒中放了陀陀花,藥性發作,王家人全都昏昏倒下。這時,幾個假扮公子和僕人的騙子原形畢露,將王家人一一捆綁,然後,搜尋王家財物,將所有財寶,網羅一空,收拾成五六擔。晨鐘一鳴,他們打開大門,公然大搖大擺地挑擔遠走,並無一人發覺。又過了一天,到了中午時分,鄰舍只見王家大門開著,並不見人來人往,覺得奇怪。於是,大家約好了,一同到王家看究竟。這一看不打緊,一看還真嚇了一跳。只見王家主僕個個被綁得嚴嚴實實,「酒醉」不醒。大家都說:「這一定是中毒了,一定遭劫了!」大夥急忙請來醫生,解除毒性。等到王家人蘇醒過來,便知曉一伙人假扮舉人趕考、租房、投毒、劫財的故事。再去追時,人海茫茫,哪裡還能尋到這伙騙賊的蹤影!正因為騙術奇特,所以作者既驚奇且感嘆:「科舉租屋,歷科皆然,誰知有大棍行此術?其令獨租,不令租他人,猶是常情;惟初至時送厚人事,主必設席相待,理固然也;旋即回席,又且甚豐,一家婢僕皆有酒,即有意投毒矣。善察者,於送人事時猶是難察;惟一家大小皆有酒席相待,此處宣參透之。彼以客回主席,何必並及內外貴賤人哉?然孀婦女流之輩,二子黃口娃兒,若兩管家者,彼能以是而預防之,則棍何得而行劫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社會史:騙子的歷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中國社會史:騙子的歷史
上一章下一章

騙子的思維方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