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對接甬道

第一百五十九章 對接甬道

慕容言和莫離琉影兩個人沿著甬道開始一路往回走,沒過多久的功夫就回到了之前出來的那個暗道口。眼下一條直甬道兩頭通,剛剛到過的那個大殿有四個門,繼續繞下去誰知道通到哪裡,眼下倒不如嘗試往右邊走下去試試看,實在不行到時候在回來也不遲。

由於知道了剛剛的問題出在蠟燭上,所以慕容言一路上把蠟燭舉得老遠,生怕再一次中了招,剛才這東西的厲害他算是見識過了。

兩個人在甬道里走了沒多遠的距離就到了頭,接著是一個左轉,繼續走下去,慕容言發現甬道的牆壁整體看上去好像變得粗糙了起來,至於其他倒是沒有什麼不同。

慕容毅始終琢磨不透這裡到底是什麼地方,一個寺廟後山的塔林下面居然有個這麼複雜的地方,而且裡面還有那麼多和尚的乾屍以及那些詭異至極的棺材。

走著走著,甬道一下就到了頭,二人面前出現了一面岩壁,居然是條死路。慕容言隨即招呼莫離琉影往回走。

「別急,你看,這牆上有字。」莫離琉影打斷道。

往莫離琉影說的方向看去,慕容言發現甬道的牆上果然有字,像是有人用刀在牆上面刻的。不過慕容言看了半天才認出是個「叄」字,這個字寫得歪歪斜斜,像是剛學寫字的小孩胡亂划的一樣。

莫離琉影也認出了這個字,說道:「看來這裡應該有人來過。」

慕容言點了點頭,隨即又發現這個歪歪斜斜的字後面還有一條十分扭曲的線,一路向前面延伸。慕容言拿著蠟燭,順著牆上的線往前走了一點,線條很短,在岩壁處也就沒了。

看著這甬道牆壁的痕迹,證明莫離琉影說得沒錯,這地方確實來過人。只是有一點慕容言想不通,這個人為什麼要在這牆壁上留下刻痕,具體是出於什麼原因,而這個人現在又去哪裡了?

掏出匕首,慕容言嘗試著在牆壁上刻一下,過程中卻意外的發現修建牆壁的岩石格外堅硬,慕容言用了很大的力才在上面刻出痕迹,但因為牆壁表面凹凸不平的緣故,刻出來的字完全是歪歪斜斜,根本不成樣子

看著自己刻出來的字,慕容言突然意識到之前看到的那個字或許不是故意刻成那樣,也不是刻不好,而是和自己現在的情況一樣,刻出來的字歪歪斜斜完全是因為牆壁凹凸不平的緣故。

想到這裡,慕容言立馬往回走,想著剛剛那個字可能不是「叄」字,自己或許還能看出點什麼來。可等慕容言走到那個字旁邊的時候一下就傻眼了,牆壁上的線條和字都在,但是莫離琉影沒了。

慕容言的第一反應就是又出現幻覺了,二話不說就掏出匕首在自己手指上割了一個小口,隨著一陣刺痛感由手指傳遍全身,但眼前的景象卻始終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眼前的一切足以證明這不是幻覺?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慕容言想著莫離琉影會不會是發現了什麼,然後自己獨自一人往回走了,但她就算往回走也應該和自己打聲招呼啊。

一個人在這地方總覺得瘮得慌,慕容言在心裡斟酌了一番,打算往回走去找莫離琉影。慕容言記得往回沒多遠就是一個拐角,可當他一路開始往回走後,就感覺越走越不對勁,按理說已經走了不短的距離,按照這個距離,那個拐角早就應該到了。

雖然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但慕容言卻還有點不信邪,繼續往前走,又走了很長一段距離,可那個記憶中的拐角依舊沒有出現,慕容言這回總算髮現有古怪了。

在記憶力的一條明明有拐角的甬道,現在卻突然變成了一條直道,就像是黑暗中有一雙無形的大手把這條甬道擰直了一樣。

莫離琉影不見了,甬道也變直了,回想起那牆壁上刻的字,以及那些線條,慕容言覺得或許和現在眼前出現的情況有關。那些字和線條必然是有人留下的,在牆上留下痕迹的那個人會不會也遇到這眼下這種情況,那些刻痕應該和破解之法有關。

聯繫到這裡,慕容言突然覺得這種可能性極大,於是便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剛剛牆壁上有刻字的地方,但是當慕容言重新查看牆壁上的字的時候,卻發現這牆壁上的已經字變了,而且那個線條也沒了。

慕容言記得先前牆壁上的字是「叄」。仔細辨認了此時牆壁上的這個字,慕容言依稀辨得好像是個「貳」字。就這一會兒功夫就從叄變成了貳,慕容言心說難道這牆壁還會動不成。

想到這裡,慕容言腦子裡突然靈光一現,對啊,會動。這牆壁上刻得字可能不會動,所以動得只有可能是牆壁。

如果這種情況成立,慕容言想到那麼有可能是機關驅動,剛剛一路上都沒有任何動靜,所以應該不是人為觸發,而是牆壁一直在自己移動,但具體的運作情況卻完全無從得知。

慕容言隨即在甬道的牆壁上摸索起來,試圖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慕容言在距離刻字不遠的地方,在牆壁上發現了一條十分細的縫隙,慕容言用匕首試了一下,最後發現連刀尖都插不進去。這要不是慕容言眼力好,說不定就錯過了。

把所有的信息在腦子裡大致結合了一下,慕容言逐漸琢磨出了一點大概的意思。

以這條縫隙分左右,先前他在右端刻字那邊的時候,縫隙左端的莫離琉影不見。然後他往縫隙左端方向去找莫離琉影,之後右端牆壁上刻的字又變了。

由此,慕容言產生了一個大膽的猜想,這個通道就好比是兩根竹子並排放,這個縫隙就好比是在兩根竹子中間橫砍了一刀。

被砍斷的竹子依舊斷口對斷口,但是因為機關的運轉,這兩根竹子的斷口發生了錯位,第一根竹子的斷口對上了第二根竹子的斷口。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書趣閣_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迷陵生死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偵探推理 迷陵生死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對接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