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整編

第237章 整編

所謂「矯往必須過正,不過正不足以矯往」這樣的傾向如果是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即便是土地兼并乃至社會矛盾遠勝民國的明末,蕭軒也是有顧慮的。然而集中在明末這個時代少數矛盾最為突出,社會變革最為合適的地區,就算有一些負面成本也完全在合理的範圍之內。蕭軒即便在上一世也不是充滿西方個體精神與「人文關懷」的普世主義者,還是贊同有利還是有弊的實用主義者。

整個徐州境內,不僅僅是豐縣的暴風驟雨與社會變革進行的十分順利,徹底打翻擺平雲山寺、徐家莊等其他幾處豪強大戶的行動似乎更為順利。同在基層恩威並施而且沒有太大規模劣跡的梁家相比,雲山寺和徐家莊就都不是省油的燈了。唯一遇到的問題就是即便是志願營內的一些少年們,對徹底清洗佛門多少還是存在顧慮。因此雖然最終還是通過少數安排好的人完成了整個公審大會的過程,可在當中很明顯沒有太多的人願意過度的出頭,而解決徐家莊就相對順利了很多。

如何破除對三教九流的顧慮,也就成為了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蕭軒權衡再三,還是覺得不同於南北朝時代,至晚明。佛道勢力已遠非千年前那樣猖獗。對其進行社會性批判和否定的土壤並不存在。況且在很大程度上,社會經濟水平在短時間內還不能提高太多的情況下,不主張一神教,放棄社會政治權力爭奪的宗教也是社會福利的重要補充。其中一些成為禍害一方的勢力,直接出兵根除並進行廣泛宣傳就足夠了。沒必要採取對待其他豪強那樣讓大眾也參與來交投名狀的政策。

就這樣,在農會之類的基層組織還沒有完全來的及建立的情況下,通過從軍隊抽調人手進行基層動員和宣傳,配合分地浮財和平均地權的一系列政策,在人口多達百萬上下的徐州境內,很快就募集到了五萬規模的武裝,在沒有任何獎勵手段和強迫手段的情況下主動性很強的自願參軍者就多達三千餘人,達到了百分之六七左右的規模。看起來這些人的比例很少,不過蕭軒也沒有在這方面過於苛求。三千人左右的在初步革命實踐與宣傳之下的主動志願群體,兵源還是控制在一定年齡段範圍內,尚不包括那些二十歲以上的志願者,已經足夠將此時的志願步兵團擴充為由三個步兵團及一些師機構組成的五六千人左右規模的「師」了。

通過自京城攻防戰至通州之戰的不少時間,蕭軒也總結出了許多道理。如果對於一般部隊來說,以防守和保證不出漏子為主要目標。或許營旅制或其他類似的形式更為合適一些。但如果要謀求很強的攻擊性,乃至謀求殲滅戰。小團帶來的精銳力量、火力運用能力、戰勤能力、抗高損失和高風險的能力都不是營可以相提並論的。縱觀近現代戰爭,旅的出現往往是世戰爭間戰期間擁有優勢國力的大國用於準備殖民戰爭才會有的現象。而高強度的消耗戰,必以師級構架為決定性的力量。因為在實戰很可能傷亡損失嚴重和兵源得不到補充的情況下,起碼還能當成旅來用。原本旅規模的「正兵營」如果消耗嚴重,兵力單獨組成一個戰術集團就會顯得過於單薄了。

在隨後的整編中,蕭軒也將民兵隊二十七軍七十九師二三五團志願團擴充為改組為革命軍志願一師。那個曾經還算比較優秀的現代軍隊番號,蕭軒仔細想來還是不要搶功比較好。畢竟在歷史上「九縱」改二十七軍的時候,整個隊伍的素質做為華野主力已經算是比較鞏固了。可自己這支將要在發展中壯大的隊伍很可能在很多時候按照革命化勁旅的要求都是比較「水」佔優秀者的稱號實在是有些現眼。畢竟,雖然現有的大同社社員範圍雖然還算精悍,可整個原有的志願營擴充到志願團之後本來就離理想標準有些水了。擴充為志願一師。短時期內除了在對抗損失方面或許強不少外,攻擊力和戰鬥力恐怕不會有多大提高。那些剛剛募集來的兵源雖然還算不錯,可是同志願團範圍內的原有官兵相比的話顯然差距是不小的。

而原有的教導旅一旅和二旅在與近衛軍及勇衛軍乃至李自成所部的不少人馬融合之後整編為革命軍一至十旅,共五萬人上下的主力部隊。工匠營隊伍之前做為軍隊的重要輔助力量經受了不少的考驗,同時北部管理水平和對事業的態度也有了巨大的變化。樹立了如果前線的隊伍遭遇不側,那自己也很有可能玩完的意識。同時兩年多的時間也開始讓過去的第一輪學徒在兵工製造方面越來越能夠起到更多的作用了。

為了以防萬一和加強對軍隊的控制,防止次主力部隊的「軍閥化」,工匠營的核心放在了前一至三旅組成的老營方面。其他各營雖然也配備一些隨軍工匠卻沒有太多的中高水平人才。

以老營三旅為核心的兩萬人,再加上志願營第一師組成的兩萬五千人左右的隊伍,成了蕭軒構想中的進行主力會戰和戰略對決的核心。其他六旅和民兵隊十五萬左右的兵力整編后的三十個旅左右的隊伍則成為了維持地區控制的核心力量。在從徐州獲得了大量的新兵源之後,民兵隊的改造與監管也多了很多手段。畢竟兵源的來源更廣泛一些,也容易通過制衡的方式不容易讓各旅的內部形成太鞏固的封閉集團

就這樣,整個崇禎二年冬天開始,曾經激烈的戰事變得相對平靜起來。不論是應天府南京政權及各地豪強們還是蕭軒所率領的力量,都在加緊備戰和訓練,為少則幾個月,最多不過大半年之後的攤牌積蓄著實力和準備。

雖然從徐州一帶獲得了不少力量,不過蕭軒並沒有太過於樂觀。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在古代,眾多勢力、眾多權力核心帶來的組織力,還是要明顯超過自己這一個權力核心的。崇禎三年的時候,自己很可能面對力量恐怕還要超過之前京城攻防戰的時候,而且誰也不知道那死展開西征已經有一年之久甚至更長的后金主力集團會不會隨時回師,自己在北方各地也不可能不留像樣的力量。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中興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明末中興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237章 整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