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險戰

第355章 險戰

?這一次爆破攻擊幾乎可以算的上完美和成功。因為第三討伐隊的疏忽,不僅沒有構築像樣的被覆帶來了嚴重的傷亡,數以千計的敵軍爆破精兵逼近到了不過半里左右範圍內的時候竟然也沒有多少人發現近距離的敵軍。因此在遭遇爆破攻擊的時候兩千人上下的隊伍有千餘人在猛烈的彈雨之下傷亡。從幾十丈高空中落下來的六七兩的重鉛彈雖然對胸甲的威脅能力並不算大,但是因為在休息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人按照條例要求全身披掛,因此負傷的人幾乎都面臨很嚴重的打擊,不是戰死就是被重創。

猛烈的震懾之下,其餘那千餘名官兵為了躲避隨時可能到來的打擊也大多數不敢冒頭攻擊,特備是四面八方如海潮一樣的大軍前進的腳步聲洶湧而至的時候。

這一次為了殲滅性的打擊一支比較精銳的討伐隊主力團群,反叛聯軍這一次出動了包括兩萬像樣披甲在內的三萬精銳主力、連同輔兵在內一共五萬規模左右的人馬。為了防止萬無一失,三萬精銳主力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騎兵隊伍。

兵力比例雖然佔百萬叛軍的很小比例,但從質量和戰鬥力上來說卻可以說佔據了整個反叛力量五分之一左右的規模和實力。如果不是在山西腹地這樣的主場並且利用一些囤積好的糧草和水源,這麼大規模兵力的調動即便對方再鬆懈也幾乎是很難隱蔽住自己的身形的。

在之前的作戰中因為很多人都了解到了志願部隊弓箭手乃至炮手的厲害,因此這些精銳主力展開進攻的時候,不少人都把訂了鐵皮的重盾抬在前面,緩慢的向前展開了逼近。

大軍逼近到距離營地大概二三十步左右距離的時候,因為巨大的威懾不敢冒頭的不少人也都在這個時候從慌亂和惶恐之中反應過來。填裝好火藥的火炮也突然間在這個時候展開了猛烈的開火。

整個第三討伐隊兩千左右兵力規模的隊伍一共擁有四個炮兵連四十八門左右的中重火炮,每門炮都按照一定的規矩部署在發射方向江湖側射交連的位置上,這樣在遇到敵襲的時候只要點燃發射引信就可以在第一時間打出眾多的彈丸。因為以往應付的對手往往以六七錢左右的鉛彈就能在二百步外有效的威脅了,因此這一次運用新型火藥威力大大改進的四十八門中重火炮仍然是以六百枚左右的輕霰彈為主,幾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六七萬枚六七錢重量的輕霰彈以猛烈的炮火發射出去。如果在以往的時候,這個規模的火力幾乎能夠在一輪開火中就擊潰兩萬以上的敵軍。是以在大隊群以往的作戰中,就算遇到十萬兵力規模上下的叛軍,也往往是僅憑少量炮火的的打擊就能通過十幾輪開火帶來的上萬傷亡擊潰對手,而自身根本不用付出多大的代價。

可是這一次因為進攻的敵軍防禦水平在野戰進攻中陡然增加,四十八門火炮的猛烈開火只打倒了黑夜裡進攻中的二百多名敵兵,雖然那巨大的聲勢在一時間震懾住了不少人,可哪怕對於決心並不是很高的這些各家暫時整編起來的精銳力量,還是終究沒有起到太過像樣的威懾效果,哪怕夜襲敵軍在威懾和壓力下的質疑讓這些炮的炮手們有了第二次開火的機會也是如此。

很快,如同海潮一般的銃炮聲乃至帶來的流彈很快就壓制了還擊並且暴露出來的炮手們。這個時候討伐隊戰鬥群過於依賴中重火炮的弊病也在這個時候暴露了出來,那就是在夜戰中面臨大規模敵襲的時候很容易在近距離被壓制。

當進攻的重裝之地從四面八方逼近到一二十步左右距離上的時候,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從之前的震懾和恐懼中恢復過來,激烈的戰鬥再一次爆發了出來。

或者說:之所以志願部隊的官兵們在遭受了如此沉重的打擊之後還有還擊的決心,一方面是投射殺傷帶來的震懾效果並不及白兵肉搏那麼高,同志願部隊對自身戰鬥力極高的自信也很有關係。僅僅是三四百名志願部隊官兵還算像樣的發揮在近距離上以頂絕的射術展開的還擊,就在很短的時間內殺傷了上千規模衝過來的敵兵。

一千幾百人的傷亡損失對於幾萬進攻力量來說,對於真正的精兵強將或許不算是太大的威懾,但是因為進攻的隊伍傷亡損失並不很平均,很多人看到前面的人似乎退了下來,就以為遭遇了嚴重的打擊和損失,連帶著不少人也開始向後退。

當後面的軍官與督戰隊開始穩定住整個戰局並重新發動攻勢的時候,殘餘的七百名左右志願部隊官兵都開始有效的反應鍋來,不斷的以連綿不斷的箭雨帶來了超過兩千多名敵兵的傷亡損失。

在那輕鬆射出的一石二三斗弓準確度還很高的利箭面前,除了一些並不方便抬著進攻的大盾,似乎看起來很優良的鐵甲乃至披了鐵皮的木盾也並沒有能夠起到襄陽的殺傷效果了。

大概有十二門火炮在夜襲中被損壞,還有不少炮手傷亡,不過當人們以實彈或重霰彈操作二十幾門炮接連不斷的展開還擊的時候,在短時間內再次遭遇上千傷亡損失的敵軍似乎在野無法維持重盾維持起來的前線,紛紛向後後退擴散起來。

雙方在戰鬥力方面的差距,也就在天色剛剛蒙蒙亮的情況下充分的反應了出來,儘管成功的爆破利用第三支隊團戰鬥群的種種消極與漏洞取得了看起來還算像樣的戰績,可是幾十倍的兵力優勢因為叛軍缺乏足夠的勇氣與進攻中的決心還是最終沒有能夠達到目標。當天色漸漸亮起來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成功的機會已經失去了。

炮聲接連不斷的繼續響了起來,雖然因為此時的人數太少,兵力也太過懸殊,還缺乏騎兵,殘餘的第三支隊團戰鬥群官兵們無法留下大多數敵人,可還是通過由近及遠接連不斷的開火再次讓超過千名敵軍被迫留了下來。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中興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明末中興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355章 險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