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帝國之亂
正所謂:福不雙至,禍不單行。
反賊於吳中地區起兵造反,而遠方邊陲的戰事也隨之而至。
「報~~,東北邊疆傳來戰事急報。」
「報~~,西南邊疆傳來戰事急報。」
「報~~,東南沿海傳來戰事急報。」
……
一時間,長安城都沸騰了,五天之內,三道邊陲急報,一道八百里加急。
這下子朝廷上下忙成了一鍋粥。
「陛下,東北高句麗王於日前舉兵攻佔了渤遼一帶,平盧節度使請求朝廷發兵增援。」
「陛下,西南百越國王舉兵反唐,嶺南節度使請求支援。」
「陛下,東南沿海倭寇大舉入侵,鎮海節度使上奏懇請派兵增援。」
一方造反,所帶來的連鎖反應,引得其他諸侯國紛紛響應,好像是提前約定好的一般。
東北高句麗、西南百越、東南倭寇,這三方共同舉事,著實讓大唐帝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戰事四起。朝廷從各地呈上來的奏摺,比之往日多了十幾倍,可算將朝中大臣們給忙壞了。
而唐王李牧塵更是忙的焦頭爛額,已經連續三天沒有合眼睡覺。
這天,唐王將幾個心腹大臣們折騰的可是死去活來。一方發難,四方而動,除卻西北邊境有著薛家父子鎮守之外。其餘三處,共同發兵大唐。
此情此景,像極了隋唐亂世,群雄並起的局面,而今盛世長歌,百姓安居樂業,卻是舉兵謀反。無疑是自尋死路。
退朝之後,唐王將褚遂良、林動等人召至御書房中。那些朝臣們除了說一些悲觀消極的話之外,便就是義和之類的話。
還未戰,於氣勢上面已經輸了,大唐帝國屹立於萬國之巔,擁有的不僅是雄厚的財富,而且兵力卻也是少有敵手。
唐王是何等霸氣之人,敵人舉兵謀反,諸國想要圍攻自己,豈能不戰而主動義和?!
身為男人,誰的心中還沒有幾分熱血和狂傲,這份心緒絕非僅是年輕人的專利,老夫也熱血瘋狂,何苦李牧塵呢?!
「對於三國之亂,你們怎麼看?」
「吳中『靈蛇』組織先發起叛亂,隨後高句麗、百越、東瀛緊隨其後,很顯然這是一場早有的預謀,鬼面人一定是聯合了三國,想要同時發難大唐,以此讓帝國應接不暇。」林動先說到。
「不錯,朕也是這麼想的,三國叛亂,再加一方內亂,鬼面人這是想要帝國內外皆亂,看來他對直取中原的野心不小啊。」唐王說道。
「四方同時作亂,的確是一件棘手的事情。」林動說道。
「正因棘手,有人心生怯懦,於朝殿之上,眾臣多以求和之主,朕觀爾等未曾言語,想聽一聽你們的看法,是否跟朕想的一樣。」唐王說道。
御書房中,乃唐王心腹,自是了解唐王的心思,追隨了李牧塵也有著近乎二十載光陰,怎麼不了解聖心?
褚遂良說道:「非臣等不言,不戰而求和者,此乃懦夫之行徑也。自太宗皇帝以來,大唐帝國威儀四海,雄踞八方,萬國莫不拜訪朝中,若就此求和,只會折了帝國的威嚴和風範。」
「一旦開了求和的先例,那些臣服於帝國的諸國必然趁勢而起,發難大唐,我中原大地,地廣物博,無不想要從中分的一些好處。」
世上沒有真正的友誼,人與人如此,國與國之間更是如此,大唐之所以能夠雄踞巔峰,依靠的便是深厚的國力,用威嚴壓住他們。
一旦威嚴即失,再想要讓他們臣服,怕是難以服眾。
唐王點頭說道:「不錯,宰相之言。恰是道中了朕心之所想。主戰不主和,寧願站著死,絕不跪著死。」
李牧塵心中有熱血,多年不曾有著戰事,而今禍亂四起,儘管忙的自己有些焦頭爛額,饒是如此,卻是勾引起了他的熊熊燃意。
「太宗皇帝當年能夠於亂世之中,開闢一條血路,成就了今日的輝煌帝國,朕為何不能呢?當年之亂世,比之今日,有過之而無不及,區區幾個反賊造反卻是求和,不是朕的風格。」唐王霸氣的說道,「他們想要吞併大唐,好啊,朕倒要看看,他們有沒有這麼大的牙口能夠吃的下這龐然大物。」
「陛下所言,也是臣之所想。」林動隨聲附和道。
心腹就是心腹,唐王一言一行,言談之間,皆是聊熟於心。
此時,唐王又說道:「朕將爾等召集前來,除卻聽從你們的心中想法之外,更重要的是禦敵之策,不知你們可有何良策?」
眾人皆沉思良久,褚遂良躬身說道:「臣覺得。三國之亂,當是分派三方出兵討伐,唯有徵善戰之輩方可平之。」
「哦?看來宰相心中已經有了合適人選?」
褚遂良微微點頭,說道:「臣心中確有一人值得推薦,此人驍勇善戰,乃是天生的戰鬥坯子,由他領兵。定可平叛東北高句麗之亂。」
「是誰?」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羅家男兒羅通是也。」褚遂良推薦道,「此人使得一桿羅家槍,武藝驚人,實力冠絕軍中自是不用多說,而他更是熟知各家兵法,少時便帶領一支二十人的小隊。殺入匈奴營中,直卻吉利可汗首級,可謂鋒芒無匹,年少成名。」
「屆時,由羅通率領十五萬大軍,北上擒王,比克無往而不利。」
「羅通?朕怎麼把他給忘了。不錯,此人行軍打仗,絕對可算是好手,而且當年,先皇出兵勃遼,他作為三路大軍先鋒,對於勃遼的地形最是清楚不過。由他出任討伐,必能大勝而歸。」唐王拍手叫好。
「這西南百越之亂,臣覺得薛丁山可擔當大任。」褚遂良又說道。
「可薛家父子正是鎮守西北邊陲,如何能夠脫身呢?」
「陛下難道忘記了,西北之亂在於匈奴,如今,東匈奴和西匈奴正在進行內亂。根本無暇覬覦中原之地,恰是給了我們以喘息的機會。」褚遂良侃侃地分析說道,「薛仁貴將軍一人便可鎮守,而薛丁山之武藝,微臣無需詳述陛下也知道。西北一方,由兩員大將鎮守,實在是浪費。」
「而西北南下縱貫河西走廊。可直奔蜀國,也是距離最短,最為行之有效的良策,屆時,可由薛丁山抽調十萬大軍,和蜀國形成兩面夾擊之勢,合力圍殲百越。」
蜀國是大唐帝國西南的一方小國。而唐王的妃子石蘭,便是蜀國公主,自從李牧塵繼位以來,兩國之間,形成連襟之好,在所有人諸國中,唯有蜀國可信任之。至少他們的友誼強過任何一個國家。
唐王沒有多說什麼,默認了褚遂良的計策,而後又問道:「東南倭寇之亂,又該派遣何人呢?」
「對付倭寇自然要通曉水戰之人,縱觀長安城中,有一人可擔此重任。」褚遂良故意賣弄關子。
「翼國公之子,當朝駙馬秦懷玉。」褚遂良說道,「秦懷玉自幼通曉水性,這些年更是獨創了一門陣法,名曰『鴛鴦陣』,對付善於水戰的倭寇,再是適合不過,由他帶領帝國二十萬帝國水師,從水上出發。沿長江東行,直奔東南沿海。」
高句麗、百越、倭寇都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最重要的便是吳中地區,靈蛇發起的內亂。
他是一切的開始,也是一切的結束,唯有將其徹底打敗,三國見之。必會心中思量,不敢再來進犯大唐。
「平定三國之亂,皆有了合適人選,最後,便是由吳中引發的動蕩,只恐怕鬼面人沒有那麼好對付。」唐王說道。
若是吳中叛亂,尚且好對付。可狡兔三窟,鬼面男做事向來滴水不漏,況且在沒有準備完全的情況下,他是不可能舉兵造反的.
果不其然,靈蛇組織高舉『興周反唐』的口號,得到了眾人的響應,不少地方紛紛站了出來。勢要反唐歸順大周。
鬼面男布局多年,地方的許多官員早已經被他收買,或是歸入了自己的組織,首領一呼,響應者何其之多。
「陛下難道忘記了,長平王殿下如今正在吳中,由他鎮守吳中,定可將靈蛇組織一網打盡。」褚遂良提醒了一句。
冥冥之中,這似乎就是李長生和鬼面男之間的宿命,二人本是素昧平生,怎知命運將此二人安排到了對立面。
這個世上,唯有一個人才能活著走到最後,至於是誰?無人知曉。
「話是不假,可如今帝國根本沒有多餘的軍隊再支援吳中。」唐王說道,仔細盤算下來,平定三國之亂,就已經用掉了四十五萬大軍。
如今看來,可用兵力實在是少之又少。
「所以,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怎麼說?」
「微臣敢斷言,平底渤遼只需五個月,而平定百越只需要三個月。至於東瀛則需要六個月,只要在六月內能夠守而不敗,屆時,三路大軍揮師吳中,從三面合圍,鬼面人必敗無疑。」褚遂良說道。
「如此說來,就看長平王是否有這個能耐了?」
「這是一個機會。一個檢驗殿下能否成為後繼之君的機會。」
聽此話,唐王露出了一抹笑容來。
喜歡太子歸來之長生傳請大家收藏:()太子歸來之長生傳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