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時機已到
董卓這個人很有意思,因為他在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必須要詳細介紹一下他。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當時臨洮屬於邊遠地區,那裡主要居住的不是漢人,而是羌族人,臨洮九成以上都是羌族人。而出生在臨洮的董卓,從小長得就五大三粗,高大威猛。小時候的董卓「少好俠,嘗游羌中」,也就是說,長得膀大腰圓的董卓非常喜歡行俠仗義,愛出風頭,也挺能惹事,他專門扶植弱者,還仗著地主家族的出身,花費錢財結交了羌族人的「豪帥」。在臨洮他不但在漢族人中威信很高,就是羌族人也懼怕他,那時候他就是除暴安良、扶弱除強的代表人物,從這些事情當中,也能看出,董卓是非常的厲害。曾經有人傳言,董卓能帶著兩匣弓箭,左右馳射。他那野蠻兇狠的性格和粗壯強悍的體魄,使得當地人都畏他三分,曾享有「健俠」的美名。同時,董卓還收羅了大批失意、落魄的無賴之徒,他們為董卓的義氣所感動,一直死心塌地地跟隨他。
後來,朝廷進覺得羌族人聚居在一起不是好事,就想將羌族人遷離臨洮,這必然會引起故土難離的羌族人的反抗,羌族人以暴力反抗朝廷,使得朝廷無法達成目的。
面對羌族人的反抗,由宦官掌控朝政的朝廷根本就無力派兵前往鎮壓。在這種情況下,朝廷只能是求助於當地的一些地主土豪,依靠他們的力量來鎮壓羌族人的暴亂。當時,隴西的地方官員向朝廷極力推薦董卓,說董卓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這無疑給董卓開創了一個走向仕途,發展勢力,實現個人野心的大好時機。
最早的時候,朝廷任命董卓為涼州的兵馬掾,領兵巡守邊塞。很快,董卓憑藉他的優異表現,擔任了羽林郎,統率著朝廷在漢陽、隴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地的所有官軍。不久,他又升為直屬大將軍管轄的軍司馬,跟從中郎將張奐征討并州反叛的羌族人。在長期的征戰中,能征善戰的董卓戰績非常突出,很快就因功遷升為郎中、并州刺史、河東刺史等官職。
董卓在仕途這條道路上,應該說是非常幸運的,他從一個什麼都不是的街頭霸王,平步青雲,一直變成了掌管數萬軍隊的官軍將領。然而,幸運的董卓,因為他自己所犯的一個錯誤,幾乎斷送了仕途之路。當黃巾軍叛亂爆發的時候,董卓為了搶奪功勞,主動率兵去幫助盧植,後來還接替盧植,率領官軍與張角率領的黃巾軍主力交戰,結果董卓的軍隊被黃巾軍打得大敗,狼狽的逃回了回去。事後,朝廷將他貶職,把他攆回了隴西。
可是沒過了多久,朝廷又重新啟用了董卓,派他跟隨車騎將軍張溫攻打反叛朝廷的邊章、韓遂等人。
董卓率領官軍與邊章、韓遂率領的叛軍在美陽形成了對峙,董卓還沒有想到怎麼戰勝叛軍,只能命令官軍先安營紮寨,等待良機。結果就在當天晚上夜半時分,天空中特別特別的明亮,長約十丈的流星不斷的從天空中劃過。那個時候還沒有流星雨的概念,叛軍愚昧,認為那是老天將要降下懲罰,於是他們顧不得再和官軍交戰,連夜撤兵,狂奔而逃。
叛軍跑了,董卓趕忙率兵追殺,一共殺了幾萬名的叛軍,取得了大勝。
勝利之後的董卓被朝廷任命為前將軍,封為斄鄉侯,食邑千戶,掌管著十萬人的軍隊。隨著實力的增強和地位聲望的提高,董卓的政治野心越來越大。朝廷對此有所察覺,想要解除他的兵權,就召他到朝廷擔任少府之職,但是董卓以軍隊中的羌胡兵不聽命令為借口,拒不從命。
隨後不久,朝廷又將董卓封為并州牧,讓他將兵權交給皇甫嵩。然而,野心勃勃的董卓根本就不聽皇甫嵩的命令行事,而是率領軍隊進駐河東,等待機會。
袁紹建議何進徵調董卓,另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藉機吞併董卓的軍隊。
董卓接到何進的命令之後,認為時機已到,點齊三千人馬,就趕往京師。而他的十萬大軍也隨時待命,只要接到董卓的命令就會全數趕往京師。
何進盤算著吞併了董卓的十萬大軍之後,就能成為全國勢力最大的人,那時他就能好好的放鬆一下,整個百八十頭肉豬,在府里好好練習一下殺豬的技藝,這麼長時間不殺豬,他幾乎都忘了該怎麼出刀了。
當一個天下第一的屠夫,就是何進小時候的理想,在何進的心裡,他即使擁有再強大的勢力,也不過是為了實現這個理想。
張讓、趙忠等宦官,得知何進徵調董卓進京,目的是要誅滅他們之後,連忙跑到何太后的面前哭訴。
「太后啊,我等一直為了漢室江山著想,幫皇上分擔政務,盡心竭力,廢寢忘食,可是如今,少帝剛剛即位,大將軍就想殺了我們,您不念我們的功勞,也該念我們的苦勞吧?您一定要幫我們阻止大將軍啊!」張讓跪倒在何太后的面前,聲淚俱下的說道。
何太后和漢靈帝一樣,被宦官瞞騙的早已迷失了心智,見張讓這麼一哭,心就軟了,說道:「我這個兄長,不知道是發了什麼瘋,前一陣子就想要殺了你們,結果被我勸住了,這回怎麼又對你們起了殺心了呢?」
「太后,您有所不知,大將軍害怕您反對,就徵調董卓進京,想要借董卓的手將我們除去,現在董卓已經在趕往京師的路上了,您快想想辦法吧!」張讓說道。
「我能有什麼辦法,要麼你們就留在我這宮裡,我的兄長應該不會追到我這裡來殺你們的。」何太后說道。
「奴才謝謝太后恩典,不過我們留在這裡也不是長久之計,關鍵還是要讓大將軍打消殺害我們的念頭啊!」張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