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喝酒定計
張遼的態度代表了軍中年輕將領對呂布的支持,這不單令呂布欣喜萬分,也令軍中其他尚未表明態度的將領驚詫不已。
呂布帶著些許感激的語氣對張遼說道:「文遠以朝廷大局為重,能暫且放下私人之義,實乃深明大義之人,若是義父能像文遠這樣顧全大局,我又何必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啊!」
說罷,呂布對著手中尚且提著的丁原之頭,哽咽的流下了幾滴英雄淚來。
張遼看著,面上也露出了悲戚的神情,邁步上前,躬身對呂布說道:「事以至此,還望將軍節哀,我們還是先穩定軍心,歸降朝廷,然後再論其他吧!」
呂布點點頭,在張遼的肩膀上重重一拍,感慨萬分的說道:「若天下人都能像文遠這樣,我大漢朝廷又怎會成為今日這般模樣!」
旁邊眾人看著呂布和張遼兩人的這一番表演,噁心的快把胃都要吐出來了,可是他們誰也不敢出聲。
地上倒著的數具屍體,依然在往外汩汩的冒著鮮血,此時誰若是敢出聲反對,絕對會變得和那些屍體一般模樣。
「誰還有意見,不妨一起提出來嘛,看看人家張遼,仗義執言,我不也是虛心接納嘛,你們不要拘束,我這個人還是很開明的。」呂布的眼睛眨呀眨的,對著那些驚魂未定的將領笑嘻嘻的說道。
眾人一起低下了頭,不發一言。
呂布滿意的點點頭,說道:「既然眾將都沒有意見,那麼你們現在就各自回去整軍,準備歸順朝廷!」
事情出乎意料的順利,呂布馬上派人去城中聯絡。
李肅回到城中復命,將呂布願意歸順的事情稟報給了董卓,董卓登時高興的哈哈大笑起來:「我有呂布這樣的絕世武將相助,何愁不能平定天下,再現大漢朝的輝煌!」
董卓高興之餘,將李儒等身邊的幕僚通通找來,通宵飲酒作樂,只等天亮時分迎接呂布的到來。
「恭喜大人,賀喜大人,丁原大軍的威脅一除,京師周邊再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與我軍抗衡,況且又有絕世武將呂布的加入,我軍在京師固若磐石,大人已成就不世功業啊!」李儒率先舉起酒盞,對董卓說道。
「哈哈哈,若是沒有文優的妙計,我又怎麼能如此輕易的解決丁原這個麻煩呢?這完全是文優的功勞嘛!來來來,我們當痛飲此酒!」董卓張開大嘴,將酒一飲而盡,欣喜之情盡在臉上。
李儒連忙說道:「這是屬下應盡的本份,不敢居功。」同時他也將酒一飲而盡。
放下酒盞之後,李儒又對董卓說道:「大人,如今雖然大局已定,我們也達到的預期的目標,但是京師之內尚有許多別有心思之人,他們表面上對我們臣服,暗地裡還不一定盤算著什麼呢,相信很多人都希望我們和丁原拼個兩敗俱傷,他們好從中得利。現在呂布歸降我們,正是我們穩定京師局勢的好機會,我們應該藉機拉攏民心,同時也要堵住京師之外各方勢力的口舌。」
「哦,文優言之有理,不過我們具體應當如何做呢?」董卓點點頭,然後問道。
「呂布殺了丁原,若要按世人的說法,那是大逆不道,我們若是接納呂布,更會被世人詬病,然而我們可以向世人宣揚,呂布是為了朝廷大義,為了避免朝廷被逆賊丁原所顛覆,才不得已將其擊殺,這麼一來,呂布就不再是大逆不道之人,而是拯救朝廷的英雄!」李儒徐徐說道。
「妙啊!文優簡直是太有才了!」董卓一拍桌子,伸出了大拇指。
「大人過獎了,如此我們才能爭取民心,取得世人的贊同,對我們掌控朝廷才有莫大的好處。另外大人不妨當眾將呂布收為義子,一來可以安呂布的心,讓其死心塌地的為大人效力,二來更可以向世人顯示大人博大的胸懷,象呂布這種投誠的將領都能得到大人的如此厚愛,其他的將領豈不是更能得到重視?」李儒接著說道。
董卓微微皺了皺眉,猶豫的說道:「收呂布為義子?可是他剛剛才殺了丁原這個義父啊?若是將來他……」
「大人多慮了,呂布殺丁原,一是因為丁原看不清形勢,妄圖與大人作對,二是因為丁原沒有馭將的能力,像呂布這等武將,沒有廣闊的心胸怎能得其忠心呢?這個時候大人若是能不計前嫌,收呂布為義子,一定可以使其感恩戴德,全心全意的為大人效力啊!」李儒說道。
「恩,那就依文優之言,將呂布收為我的義子吧!」董卓還是有些不情願的說道。
李儒低下了頭,勸說董卓將呂布收為義子,其實是他為穩定京師局勢想出的權益之計,他很清楚董卓的為人,表面上雖然豪爽粗俗,看似毫無心機,其實董卓並未有多少容人之量,只是當前能穩住呂布的心,比以後的隱患更加重要,只要呂布不起二心,那麼憑他們兩軍的實力,將可以解決京師內的一切危機。
丁原死了,呂布率軍投降了,這個消息在董卓派人刻意的散播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京城。
威脅朝廷的刀兵之禍終於要結束了,董卓成了最後的大贏家,這是很多人事先都沒有想到的。
掌控朝廷長達數十年之久的宦官集團,終於被掌握軍權的武將集團給代替了。
大漢朝從一個腐朽的只會玩弄權術,利用各方勢力相互制衡的中央政權,變成了一個由武將操縱,說一不二的**政權。
只是這最後的結果,具有太多的偶然性,本來宦官集團的不得人心,致使其覆滅成為了必然,被武將集團代替也不足為奇,但是董卓的橫空出世,對處於崩潰邊緣的大漢朝來說,是禍非福。
如果朝廷的政權落在其他武將的手中,哪怕是落在尚未發跡的曹操手中,那麼大漢朝或許還會安定一段時日,可落在董卓的手中,那實在是一場災難,也使大漢朝的滅亡變成了定局,再也無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