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擺

搖擺

搖擺是我從曹文軒的《小說門》里讀到的概念。

生活中無處不搖擺。水草在水裡招搖,因而顯得美;哈姆雷特猶豫不決,因而扣人心弦;人物的命運充滿未知,因而讓讀者欲罷不能。小說是源於生活的,因而小說中充滿了「搖擺」。

在看了《小說門》之後,我暫時放棄了《雨城》創作,轉而開始一部新的小說,為的是實踐曹老師的那套理論。因為在創作《雨城》的過程中,我確實遇到了瓶頸。

《雨城》的初稿太依賴生活了,它幾乎是生活原貌的翻版。因此,寫作過程中就受到了實際生活的局限,限制了作者想象力的發揮。故事已經定型,它沿著自己的曲線遊走,卻不一定搖擺,因而顯得沉悶。

我自知只算三流的作者,因為我呈現的畫面更多地貼近了生活的原貌。但據理論家的見解,一流的小說家是能夠對生活進行深加工的,在他們筆下,是高度濃縮和概括的生活。所以,我決定寫《鄉村教師情事:絕愛》這部小說,以求理論支撐。

主人公陳一的在幾個女性之間游移不定,即是「搖擺」。在搖擺中,我試圖揭示導致他搖擺的種種因素。但最終,他會像失去動力的鐘擺一樣,會定下來,堅定自己的選擇。

原本的大綱里是個悲劇結局。但我在修改已經寫好的三十萬的原稿時,發現馬小妮其實真是個值得愛的好女孩,所以,我不忍心如此殘忍。

就讓陳一拋開一切堅定地愛她吧。這個世界,始終要讓人看到希望。

我們的文學傳統,始終對悲劇有些抵牾情緒的。

順便說一下,小說里的故事我完全沒有經歷過,而且沒有聽說過,它們都是想象力的產物。當然,上層建築源於經濟基礎,所以,小說即便再瞎掰,也是生活的影子,是作者情感的投射。在所有的人物中,投入了作者太多的感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鄉村教師情事:絕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鄉村教師情事:絕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