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第五十二章[07.06]
這個時候,也顧不得什麼養生不養生、消化不消化了,因為,他們只能短短的睡上幾個時辰,就又得入考場了,簡直像是催命一般啊。
如果沒有李伯父的多翻照撫,他現在指不定什麼樣呢,大病一場都是有可能的。
幾人心中再感慨萬千,也只能迅速的扒光了碗里的飯,回房倒頭便睡。
他們唯一心慰的就是,他們住的比別的學子都近,可以多睡上一刻。
這一兩銀子……花得值!
幾人帶著這樣的想法幸福的睡了過去。
把楊勇大海小海心疼得夠嗆。
三人體貼的為李爹等人準備好下一場考試所需用器、換洗衣衫后,就悄悄的退了出去。
他們要做的事情也很多。
比如大海小海就不時的要去貢院附近轉一轉,探聽有沒有什麼消息從貢院里傳出來……
不管是什麼消息,對於應試的學子都是重要無比。
無事最好……
若是有事,也好提前應對……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多打聽些沒壞處。
大海小海點頭應是的出去了,只留楊勇一人照顧屋內昏睡的三人。
……
「這鄉試第一場總算是完事了……雖然累點,但好在是順順利利的……您說是不是呀,小趙大人?!」
一位頗為富泰的中年官員摸著自己的三縷美髯,笑眯眯的說。
而被稱為小趙大人的人竟然真的很年輕。
剛毅正直的臉,眼眸深邃,英武挺拔的身材……這幅模樣怎麼看怎麼都不像個文官,反而像個武將,真是不知道他是怎麼榮升為當今聖上的心腹的。
此人正是從京里特意調來主持這次鄉試的主考官趙鶴然。
身著官袍的趙鶴然聞言微攏眉,雙手抱拳向中年官員行了一禮,沉聲道:「全靠裴大人調度得力,福州營兵上下齊心,願接下來的兩場也可以這麼順利……」
被稱為裴大人的正是福州布政司官,裴敬亭,亦是此次鄉試的主考官之一。
例來各省鄉試主考官都為兩名。
一名京官、一名則為當地布政司官。
裴敬亭此人正是此次鄉試主出題人,從其出題的態度就可以看出此人固守陳規,不願冒險,可卻又暗藏心思,喜歡給人挖坑……
只要趙鶴然不過份,他也不會出手。
而趙鶴然雖然是京官,被派來主試,但強龍還難壓地點蛇,無論他看到什麼,只要不是大的科舉舞弊案,他都只會記在心裡,不說……
「哎呀,這三天熬下來,不行了。比不得你們這些年輕人……我先回去休息了……」
裴敬亭向趙鶴然笑著告辭,下人帶著東西就走了。
趙鶴然再拱手目送裴大人遠去,目光幽遠。
為國家掄才本是莊嚴而神聖的事情,可是,在趙鶴然這一個多月的看來,卻更像是一場「官員饕餮秀」!
不但出題、填榜時要舉行盛宴,每日的伙食供給也是十分的豐富。
如主考官享用一等伙食:每位每日雞兩隻,豬羊肉各四斤,白米二升,老米四升,面三斤,雞蛋八枚,菜四種,豆腐四方,油醬醋各八兩,醬瓜四兩,鹽二兩,椒一錢,蠟燭八枝,茶一兩五錢。
這些東西又怎麼可能一天內都吃完?!這不吃不完的就打包帶走了。
享用二等伙食的是各房監試提調、參領、參將等,所供雞豬羊肉及米面蠟燭等「視一等減半」,雞蛋則少兩枚,醬瓜少一兩,鹽、茶等各少五錢。享用三等的是一些輔助巡視的官員以及門官、醫官、書辦等,每日雞一隻,豬羊肉各一斤,雞蛋四枚,米面油鹽也都按等減量。
至於對讀生、謄錄書手,也有米蔬供應及豬肉半斤。
至於刻印試題的工匠,以及皂役、廚役、鼓手等,則是老米、生菜、鹽菜、豆腐。
不過吃得最差的卻要屬前來參加考試的學子了,連那些工匠、廚役、皂役這些下等人都不如。
每人一頓才一個饅頭、一碗淡湯、一個素菜。
這吃得也太差了!
號房的環境那樣差,吃得又不好,難怪每年都會有大批學子因病退出考試,更有甚的甚至客死異鄉,釀成悲劇。
如果能改善一下應試環境和吃食,就可以避免很多這樣的事情發生……
前來應試的可都是大肅未來的棟樑啊……
少一個都是大肅的損失。
當今天子注重科舉,對國家的選人不余有力,調撥庫銀大肆補貼。
可就都補貼到這些官員的口上了。
趙鶴然不是反對官員們吃些、喝些、拿些……《尚書.洪範》中尚且說「惟闢作福,惟闢作威,惟辟玉食。」
但是,他們吃得這麼好,卻給考生吃得如此差,何至如此?!
只是,這裴敬亭這人大事從上從不行差踏錯一步,但這小錯卻是屢屢不斷……
這樣的官員讓人從心底生起一種無力感……
趙鶴然此行只為防止科場舞弊,對於這些事情也只能裝做看不見,暗暗記在心裡,長嘆一口氣,也離開了……
再過幾個時辰貢院的大門就又得打開了,他也需要好好休息一下,還有六天要過呢……
……
這樣一場鄉院無論是對官員還是應考的學子,都是一場體力、耐力、智力的嚴格考驗,沒有人能鬆懈。
子時一刻,李爹三人就又起了身。
匆匆洗漱吃過飯,拎著東西就又奔貢院而去。
這一次,也許是因為有許多學子想要貪念多睡一會兒,此時到是沒有第一場正試時排隊的人多,李爹他們很順利的就進了考場……
過後,李爹聽說除了一些生病棄考的學子之外,還有一些學子因為睡過了頭,貢院下鑰進不來,而在貢院門外嚎啕大哭呢……
這個時候,住的近的好處就越發的明顯了。
對李爹而言,這第二場的考試比第一場還要艱難。
並不是說,這二場的試卷難度增加了,相反第二場的難度並不如第一場。
第二場為孝經論一篇、判五條、詔、誥、表各一通。
孝經論就是以孝經命題的八股文一篇。
判五條則是取州縣案牘疑就為題,藉以考察應試者的判斷能力,一般的鄉試第二場都會有判五條。
【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