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旁推側引
在富貴雲集的長臨帝都里,一家賭坊暗樁里出了人命,這也並不算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是榮王沒有想到,在背後真正攪弄風雲的那隻手,竟然是來自於將軍府。
轉眼已入正月之尾,長臨南市像是少了些往常的人氣,也許是因為千金台已經公告停整歇業。
直到二月初二,千金台坊主將一紙狀書遞到了順天府的公堂上,其後,順天府尹趙清琛遣來捕快交收所有物證。
案涉朝廷二品大員,可這順天府尹也只不過是三品,屬於越級辦案,權效甚微,故而他只能將此案收集的物證呈交刑部,交由刑部尚書李旭處置。
刑部尚書李旭素來公正嚴明,從不依附於任何黨派,雖然並不懼怕榮王的施壓,可到底是涉及到了與自己同級的官員,他也並沒有拿人審問的權力,只能下派門下小吏再三調查取證后,再將案宗全部封好,一起上達天聽。
正值明帝疑慮之時,得曉劉興平如此乖張行徑后,立時派出禁軍協領郭紹先帶著五百禁軍將士封禁劉府,同時明令刑部徹查此案,並於暗中傳召天玄府聶長風出面核查案情。
三日後,聶長風以戶部要員參賭的罪名作結案陳詞,向明帝復了命,明帝聞聽之後龍顏大怒,直接傳令將劉興平奪職下獄。
劉興平當任戶部尚書已有五載,掌管戶部大小事宜,尤為錢糧事宜,明帝不免心下煩憂,遂而決心派人查賬,可此事之為難,就難在若只遣派尋常小吏前去核查,只怕難以抵受得住多方勢力的迫脅,想要達到最終的那個目的,更是難上加難。
如今唯有指派一名有權信的宗室子弟,或者是皇族直系,方有可能頂得住這多方壓力。
明帝也並不傻,榮王當然不在這個考慮的範圍里,然而平素為了權衡多方勢力,不讓一方做大,所以也就沒出幾個有權信的宗親子弟,好不容易有個蘇景陽,可他卻又因太子之死而請旨離京,反觀如今皇族直系中,似乎也沒幾個出色的孩子,但是這越想卻也越明朗,他終於想起了英王。
盛永燦性格內斂,能夠不卑不亢忍辱多年,行事也夠沉穩,此事若能交由他帶頭去辦,倒也算是合適的。
隨即,明帝急召英王入宮,當下便出了明旨,讓英王從六部中抽調人手,以三個月為期,將這五年來所有的戶部賬目全部按實核查清楚。
寒翊雲早前已經讓英王做好準備,並提供了相關的建議,所以無論是從六部中抽調適宜人選,還是核查所有戶部賬目,他都是有條有理,效率非常之高,僅僅用了一個月便將所有賬目理得一清二楚,其中的損耗、爛賬、虧空,筆筆都一目了然。
劉興平上任五年,年年都是入不敷出,可這些全都被他隱瞞不報,明帝震怒之下,直接判了劉興平斬刑,其他涉案人等均被革職查辦,情節嚴重者一律判流刑。
這一查,不僅令戶部尚書一位出缺,還牽連了戶部前後十數大小官員,以致戶部官吏嚴重缺失,又無人主事,戶部頓時變成一團亂麻。
榮王痛失一臂,卻也不得不火速發展可用之才填補戶部空缺,以確保戶部繼續為他所用,可是明帝心裡已經起了疑,當面閉口不提此事,心中卻不由在暗暗思忖,戶部現如今是個爛攤子,為保證不亂了套,必須要馬上提一個人上來收拾。
九荒林的蕭府一如往常般寧靜,迎客廳中飄有淡淡的茶香,盛永燦搖了搖手中翠青色的茶碗,然後忽忽飲下一口。
「大哥,如今戶部已倒,下一步又要如何走。」
「此事暫且不急,想想之前千金台一事,便是過於心急的錯。如今榮王驟失戶部,此刻定然正在謀算著推人上位,而我們要做的,便是不能讓他得逞,否則之前我們所做的一切,就全都變成了徒勞。」
寒翊雲的語氣裡帶著幾分凝重,盛永燦當然聽得出來,想來是之前千金台的一條人命,導致大哥也非常自責。
「大哥的意思是?」
寒翊雲幽幽嘆了口氣,輕輕道:「四弟,接下來,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做。」
盛永燦微微抬起頭看向他,眸中迷霧不由更濃。
回到宮院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可盛永燦還沒有來得及吩咐下人準備熱水沐浴,便被前來傳召的李公公給打斷了。
「英王殿下,皇上口諭,傳您即刻前往御書房覲見。」
盛永燦點了點頭,雖然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但是卻沒有想到父皇的旨意來得竟然這麼快。
他一路跟在李公公的身後,很快就到了御書房外,殿內一聲傳召,他便緩緩向內移入腳步,站定之後才恭敬請禮道:「兒臣參見父皇!」
「免禮。」一看到英王,皇帝便不由露出一抹喜色,近來這個兒子也算做了許多事情,讓他省了不少心,所以自然也是越看越順眼了。
盛永燦眉目微動,垂下雙眼,問道:「父皇深夜召見兒臣,不知所為何事?」
皇帝眼神一恍,適才想起差點忘了正事,於是點了點頭道:「嗯,是有件事情。戶部一案方才了結,那結案陳詞朕已經看過了,寫得甚好,可單看這主筆之人,卻是個戶部的小吏,叫高霽,你對此人可有什麼印象?」
盛永燦微微一笑,不由贊道:「高大人為人清正,霽月清風,兒臣甚為欣賞。」
聽他如此讚譽,皇帝一下便來了心神,問道:「那你可認為此人是否能夠勝任戶部尚書一位?」
「這……」盛永燦眉目間有些為難,似乎不知應該如何開口。
皇帝抬了抬手,「你且直說,朕想聽聽你的見解。」
皇帝此言真誠,並沒有摻加什麼試探的意思,畢竟戶部之事迫在眉睫,他如今就需要從速找到一位合適的人選。
盛永燦並非不明,只是他好歹也在宮裡活了這麼多年,凡事如若鋒芒太露,最終必定會引火燒身,所以他的回話也不能太直接,只能慢慢引導,於是他緩緩低下頭,謙卑道:「兒臣素來不事朝政,並不懂得為官之道,此事恐怕只能靠父皇慧眼明察了。不過兒臣與高大人總算共事多日,對高大人的能力還是非常認可的,像兒臣之前與高大人一起徹查戶部的錢糧賬目時,高大人條理清晰,就連那幾位戶部的主事也並沒有他這般的熟練,至於其他的,兒臣便也不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