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黎明
風吹著雨,呼卷過園林,相府書房裡的氣氛,卻依稀有了些凝固。
秦喜望著勾龍如淵,一時心中波瀾不定。
他方才那話,是臨時靈光乍現,故意正話反說的,隱含試探這位勾龍如淵之意。卻沒想到,這位新上任的御史中丞,果然真的絲毫沒有觀瞻顧及自己這位權傾朝野的義父的意思,就這麼毫無顧忌地說出了自己要阻止條陳實施的真實意圖。
自南渡以來,自己這位義父立主和議,與當今那位一意只求保全江南半壁天下的天子官家一拍即合,從此原本主戰、主守的張浚、趙鼎兩位宰相都被趕出了朝堂,形成自己這位義父一人獨大十餘載的局面。
也正因此,原本的朝堂中長久以來習慣於分成兩派的讀書士子,在十餘年來朝廷內再無任何一股勢力可與自己這位義父相頡抗的實際形勢下,朝堂中的讀書士子,都已經漸漸熟悉了唯自己這位義父的意思馬首是瞻,而隨著和議之局成為大宋朝的國是,自己這位義父也便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天下讀書士子的典範與代表。
大宋朝以科考取士,讀書人是朝廷百官之根苗,自己與義父手上,對於那些在讀書士子間享有盛譽的學界大家的舉動,素有關注。
據他們掌握的線索,眼前這位勾龍如淵,深為認可大宋開國以來崇文抑武的政策,從而在自己義父同以岳飛為代表的武將系統間的鬥爭中,毫不遲疑地選擇了站在自己義父這一方。
更何況,這位勾龍如淵還歷來以維護讀書人與君王共治天下的國是為己任,甚至為此提出了大肆伸張相權的「虛君實相」之說,在讀書人之間影響頗大,甚合自己這位義父的脾胃。
也正因此,自己這位義父才會運用種種關係,讓他補上了因万俟卨獲罪而空下來的御史中丞之位。
卻沒想到,這位初履新職的勾龍如淵,甫一見面,其意見便與自己與義父背道而弛。
看來這個人是用錯了!
御史中丞,主掌天下台諫清流,其所持的意見,對於朝議走向,一直起著極大的影響。
所以歷來宰相可以薦任百官,卻獨獨對於御史中丞一職,並無置喙的餘地。
讓這樣一個自說自話的人坐上御史中丞之位,以後煩心的事,恐怕不止眼前這一樁。
更何況,勾龍如淵不是那個寡德鮮恥,被天下讀書人暗暗鄙夷的万俟卨。
他是掌方今洛學正統的,深孚天下士人之望的一代大家。
麻煩!
他故意皺起了眉:「勾龍大人才學見識,冠絕當世,只是勾龍大人方才剛剛對王荊公之新法讚賞有加,而新增兩項捐賦所持的目的,更與王荊公一脈相承,勾龍大人一轉頭間,卻又極力薦阻這兩項捐賦的實施,如此厚此薄彼,實讓秦喜看不明白。」
勾龍如淵卻沒有正在回答他的問題,只是微微一笑:「我大宋不法漢唐,而直法上古三代,昔日堯禪天下予舜,舜禪天下予禹,天下大治,風調雨順,傳為萬世楷模。然而春秋戰國之世,燕王噲欲效法先王,禪位於其相子之,卻是搞得天下大亂,乃至國破家亡。同樣的做法,卻是不同的結局,秦大人以為這是什麼原因?」
書房裡一陣令人窒息的寂靜。
秦喜心裡禁不住臉色微變。
雖然他知道勾龍如淵絕無可能識破自己這位義父的圖謀,否則他也不可能如此一臉輕鬆地當面說破這件事情。
但這個問題委實太過敏感了。
以至以他的修養,也不由得一時說不出話來。
「哈哈哈哈……」秦檜拊掌長笑,打破了書房內的寂靜。
他上前,親熱地按著勾龍如淵的肩膀:「好!好!老夫果然沒有看錯人!有如淵在朝,老夫可以安心頤養天年矣!」
他不待勾龍如淵開口,已自轉向秦喜,淡淡問道:「喜兒,你難道還不明白如淵的意思。」
秦喜乾咳了一聲,這才回過神來:「孩兒明白,勾龍大人是怕不得其人而施之,善法亦將變成惡法!」
勾龍如淵目光凝注秦檜,似是想從他的臉上讀出些什麼東西,只是入目處卻仍只見秦檜那似是充滿懇切的眼神。
他微微皺眉,頷首道:「秦大人說得是,以昔日王荊公之賢,尚不免使新法成為某些人殘民以虐、藉機斂財的工具。更何況此次提出多征兩項捐賦的包大仁,戲子出身,實是斯文敗類,如果讓其……」
秦檜的臉上浮起了一絲笑意,舉起手,止住了勾龍如淵的話。
「如淵說得句句在理,與老夫所見可謂不謀而合。」
「可惜」,秦檜輕輕嘆了口氣:「如淵來錯了地方!」
他看著勾龍如淵皺起的眉頭,輕輕笑道:「方今的天子官家一力主戰,老夫雖然掛著個同知臨安留守的職銜,實則已然不過是待罪之身。」
他似是慎重考慮了半晌,臉上忽爾流露出毅然決然的神色:「不過一日食君之祿,便應一日擔君之憂,這件事老夫自會極力從中斡旋,但此時若想使這兩項捐賦的無法施行,恐怕只有一個人能夠做到。」
勾龍如淵微微沉吟:「秦相的意思,是說岳飛?」
秦檜緩緩搖頭,望著勾龍如淵,眼神里浮起了一絲笑意道:「老夫說的不是岳飛,是你!」
…………
「喝!」趙匡胤手控韁繩,一發力間,一匹正自向右側逸去的戰馬長嘶人立,又回到了那正快速奔弛的戰馬群中,趙匡胤的身形卻已然又再度飄起。
在那沉沉暗夜之中,他直如一道黑色閃電,縱橫飄移於前後足有數百騎的馬群之中,不斷調整著一些偏離了路線的戰馬的方向,身影變幻無定,直似是緲無實質的虛影一般。
蹄聲翻滾,他一個人,居然操控著數百匹戰馬,直向順昌城方向弛去。
其他跟隨他前來的敢死隊戰士,也自有樣學樣,每個人都施展開了自己身法的極限,在馬群中左穿右插,驅趕、調整著自己能力所能控制的最大數量的馬群,跟隨在趙匡胤的身後。
金人這枝先鋒部隊,在這一夜的混亂屠殺之下,已然死傷殆盡,但趙匡胤卻又怎麼肯放過那一萬五千餘騎如此的優質戰馬。
大宋自幾個產馬地為少數民族割據以來,自來缺馬,更何況並不是所有的馬都能成為戰馬的,單是「拉背」這一關,就要淘汰掉大多數的馬匹,是以大宋軍中一直難以培養出一支成規模的騎兵。
直至宋室南渡之後,岳飛、韓世忠等中興四將在與金人的野戰中,不斷收聚戰勝俘獲的馬匹,才勉強湊取一支七千餘騎的馬戰隊伍,在郾城、仙人關、和尚原等關鍵性戰役中,這支騎兵便如開了刃的尖刀一般,來往奔突,直令金人聞風喪膽。
可惜自岳飛被召回之後,這支大宋開國以來最具戰鬥力的騎兵隊伍居然就這麼被硬生生地拆散了開來,數年荒疏於操練,更兼餵養不得法,絕大部分戰馬早已退化殆盡,再不堪使用。
趙匡胤一直便有重組一支騎兵戰隊的打算,但卻一直很頭痛馬匹的來源,更何況,縱有再多良駒,要訓練成戰馬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辦到的事情。
所以他絕不肯放過眼前這一萬餘騎在名聞天下的大金鐵騎中又復千挑萬選出來的戰馬良駒。
縱躍於急弛的馬匹上,飛速捲來的勁風帶起急雨,刮面生疼,趙匡胤不由得有了幾分想縱聲長嚎的衝動。
雖然他縱橫沙場數十年,騎術精湛,但如此以一人之力縱控一個數百騎的大馬隊的舉動,也是從來未曾有過。
自然,這也是因為這些專供「鐵浮屠」部隊使用的戰馬,久經訓練,只要領頭的馬往一個方向跑了開去,後面的大部分戰馬自會跟隨其後,也自省了許多事情。
而那些戰馬每三騎之間,均以勾鎖相連,更是使得他可以縱控的戰馬數量,無形中增加了三倍之巨。
但儘管如此,他在這沉沉黑夜之中,要縱控這奔騰開來方圓足有數里的馬隊,僥是以趙匡胤的功力,也不由得額頭微汗。
身處在這個馬隊的圈裡,只要縱躍閃避間哪怕有一絲差錯,誤墮馬下,縱然功夫再為高強,也必然被千萬匹馬蹄踩成肉泥。
他吐氣開聲,聲音遠遠地傳入了跟在他身後的每一個人的耳中:「各位弟兄,若是控不住馬,便千萬不要勉強。」
「對我而言,你們任一個人的性命,都要比一千一萬匹最好的戰馬,還要寶貴上十倍!」
「是!」
「將軍放心!」
眾人轟然應諾,卻是每一個人的身形,反都更快上了幾分。
雖然他們大部分人只知道眼前這位在數百匹馬背上如履平地、縱躍如龍的漢子是新來監軍觀察使,而不知道他便是當今的天子官家。
但這也就盡夠了。
自來有不怕死的將軍,便能帶出不怕死的士兵
大宋朝的英雄兒郎,又有哪一個將生死放在了眼裡!
柳大順揚聲長笑:「女真蠻子費盡心血給我們弄出來的這份大禮,我們又怎麼能不賞這個臉呢?」
「哈哈哈哈……」
所有人都自放聲大笑,帶著滿身的風雨,將那金軍大營里的嘶吼喊殺聲遠遠地留給了身後的黑夜。
…………
「我?」饒是以勾龍如淵的修養,一時亦不由得有幾分目瞪口呆。
他自幼受學高士,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是以雖是甫入官場,但卻絕非是對於朝局政務,一無所知之輩。
也正因此,他才在細細考量了包大仁的條款之後,急急前來面見秦檜。
雖然名義上岳飛身為臨安留守,秦檜則只是作為佐貳同知臨安留守事,但事實上誰都知道,在這臨安城內,真正要做成任何一件事情,必然少不了秦檜的點頭。
畢竟秦檜當國十餘年,滿朝堂上的大臣,絕大多數盡皆出於其門下,雖然自當今天子官家由風波亭中救回岳飛以來,朝中頗有些善於察顏觀色的大臣們,對於秦檜的態度,已然有了些微妙的變化,然而在當今天子官家不在朝中的時候,秦檜對於朝臣政務,還是擁有了絕對的影響力。
反而是岳飛,以軍功起家,在這臨安城內可謂無根無底,要執行這一條陳,所可倚仗者,恐怕只有那個替他出了這一主意的包大仁。
這也正是他最擔心的地方。
包大仁在為岳飛翻案的朝會上那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早已在朝堂諸大臣間輾轉傳播,他也基本上已有所耳聞。
從感情上講,他也頗為能體會岳飛的感受,因而對包大仁並無惡感。
然而他卻一直近乎直覺地覺得這個包大仁身上,有著太多不可解的神秘,這個人絕不似他平日里表現的那麼簡單。
尤其在仔細研讀了包大仁的條陳之後,他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從小便醉心洛學,自來以助君行道、賓士天下為生平志向,但他卻絕不同於那般只懂得袖手談心性的迂闊夫子,反而比任何人更重視對於諸般實務的思索與研究。
也正因此,他在包大仁的條陳里,讀出的東西,也比任何人都要深上幾分。
大宋王朝的問題,便是日益繁榮的商業貿易,並由此而帶來整個社會發生種種深刻的變化,這實為千古以來,從未有哪一朝哪一代曾經遇到過的局面。
傳統的祖宗家法,在現實的劇變面前,日益捉襟見肘,破綻處處,卻偏偏沒有人能說清楚,每一次的變革究竟真的會使這個天下變得更好,還是會使整個大宋王朝就此沉淪。
包大仁的經營獲利捐與丁口收入捐,卻實在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嘗試。
所以他無比清楚,無論是試行於臨安,或是廣行諸天下,這絕不可能只是兩條為了籌措軍需而頒行的臨時舉措。
以他的見識,一眼便看出這兩項捐賦若是順利施行,等若是以國家的力量,將商業貿易所帶來的巨大利潤,在全天下的百姓之間,進行一次相對公平的重新分配,是以其所影響的,絕不只是大江北岸的那一場戰爭,而必將會是整個大宋王朝,甚至必將影響到後世千古之局。
也正因此,他更不能在天子官家不在朝中,捐賦條陳未經再三審慎考辯思索之前,草草施行;他更不放心,將如此重大的一場變法,交由包大仁這一讓他看不清目的的人去做。
畢竟紙面上的東西,與實際施行起來,往往有著難以想象的巨大區別。
昔日王荊公那一場變法,何嘗不是窮天下大半讀書士子之心力研擬出來的智慧結晶,而王荊公本身,更是絲毫不以自身利祿為念的聖賢之輩。這一點哪怕是他的對手,也從來無法否認。
然而王荊公那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變法,非但並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宋王朝的問題,反而使得天下讀書士子由此分裂成新舊兩黨,將原本用於國事上的心情全部用於相互攻訐,黨同伐異,致使朝堂之上,元氣大傷,其餘禍之烈,流毒至今,哪怕當今的宋室朝廷,也仍然深受其禍。
這是關涉天下千萬百姓命運的舉措。
如今如果再有一著不慎,大宋王朝恐怕便要萬劫不復了。
朝局危亡,匹夫有責,莫說此時他自己身任台諫主官,便是尋常布衣百姓,他也要拚死上書,犯顏直諫,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
是以他方才原本在聽得秦檜明顯的推託之辭之後,便已然做好了面見岳飛,據理力爭的準備。
卻沒想到,秦檜會給出這樣一個令人意外的答案。
秦檜迎著他困惑的目光,輕輕笑了:「岳飛出身行伍,向來只知兵事,不諳政務,便偏偏他此刻,卻是身為臨安留守,總掌軍國要務。更何況十餘年來,他無時無刻不是想著要如何提一支勁旅,與金人決勝於沙場之上。是以此時此刻,他心中考量的必然只是那一時一地之勝負,絕不可能聽得進你的話!是以召集除非天子官家御駕迴鑾,否則只怕再無人能阻止岳飛一意孤行!」
「只是……」秦檜的嘴角掛起一絲笑意:「如淵方才不也說了,再好的計劃,終究還是要有人卻施行的,不是么?」
勾龍如淵微微眯起了眼:「秦相的意思是……」
秦檜微笑頷首:「不錯!如淵主掌台諫清流,天下士風之褒貶,盡出你手,只要你登高一呼……」
他目光一寒:「老夫就不相信還有哪個寡廉鮮恥的讀書人,敢來幫岳飛做這件事!」
勾龍如淵沉默半晌,心裡卻已然明白了這位大宋權相,在打什麼樣的主意。
他明明不可能贊同岳飛與包大仁方面的任何舉措,卻是非要讓自己來說出反對的理由來。
而且,還要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讓自己來出頭。
如此一來,若有差池,毀的也只是自己這個無根無底的御史中丞,決牽連不到眼前這位大宋宰相一星半點。。
只是此事事系大宋國運,自己既然身當此位,又豈有袖手之理?
或許,這位秦相,也正看準了自己這一點。
勾龍如淵輕輕一嘆,望向秦檜:「學生,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