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戰和之辯

第四十七章 戰和之辯

聽聞曹軍即將南下的消息,孫權帳下之臣多感驚恐,不少人已命家眷收拾細軟,一旦情勢不虞,便會逃離江東。

及至此年,孫權承襲父兄基業已有整整八年,經歷平定李術,斬殺黃祖等戰後,本以為自己應當已有人望,不成想在自己帳下眾臣心中仍是「萬不可與之為戰」,「理應即刻議和」。

也是了,此番曹操出征前,特意向孫權修書一封,上書:「近著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其氣焰之囂張,不言而喻。

打從孫策去世,江東之地戰亂不休,先有李術之叛,又有三征黃祖,雖然最終獲勝,將士卻也不少折損,孫權麾下兵力不過三五萬,與曹軍相比,確實有以卵擊石之嫌。但看著自己帳下文臣武將熱議不止,好似自己不在,便會即刻渡江投了曹操去,他不免心煩意亂,出聲道:「孤……去如廁。」

說罷,孫權起身走出了議事廳,他穿過迴廊,回到後堂,屋子坐在槐樹下發怔。

雖然承襲父兄基業已有八年,但他仍不過二十六歲,如今不單肩負孫氏一門,更要考慮江東士族與千萬百姓的福祉。若是能勝,他必然不肯議和;但若不勝,只怕自己麾下的數萬江東子弟會盡皆成為曹軍的刀下鬼。

孫權望著先前吳夫人的居所,心下滋味難辨。眼下父母皆不在了,兄長年紀輕輕便被奸人所害,以至於他面對這樣的困境,竟無至親可以訴說。正在胡思亂想之際,魯肅不知何時走到了孫權身側,拱手笑道:「原來主公在這,讓子敬好找。」

孫權回過神,示意魯肅坐在自己旁側:「方才議事見你一直不言語,孤還以為,子敬也與他們是一樣的念想。」

魯肅捋須而笑:「臣與張長史他們,確實無有不同。要知道,一旦議和投降,我等尚且能求個一官半職,做個下曹從事,可主公不單失去了父兄以命搏來的基業,更會成為曹賊的眼中釘肉中刺,即便能維持表面上的富貴,也會失去自由啊。」

「果然唯有子敬知我,」孫權沒成想魯肅竟會說這樣一番話,說不出的感慨,「張子布是兄長的託孤之臣,兄長委以重任,竟為了自己的妻子兒女,讓孤速速與曹賊議和,焉不知兄長他……罷了,只是,子敬可有何妙計破曹賊嗎?」

「將兵之事,主公何不將周都督請回來問上一問?我們公瑾英俊異才,數年來一直在為抗曹做準備,必定別有見解。」

約莫十日後,小喬緊隨著周瑜一道回到了姑蘇,頭一件事便是來將軍府看望大喬。

打從吳夫人去世,大喬便一直纏綿病榻,這一兩年熬過去,身子越發單薄,甚至說起話來皆會有些喘。眼見春暖花開了,她卻仍披著狐裘小襖,看到小喬,撐著身子坐起,溫柔笑道:「趕路累壞了吧,我晨起做了些梅糕,想著你愛吃,等下了蒸屜再著人拿來……」

小喬一直記掛著大喬的身子,如今見她雖瘦弱,面色倒還紅潤,終於放心了幾分,坐在榻邊握住了大喬的小手:「一直記掛著姐姐,本想快點回來,但眼見快到清明了,舒城祖墳少不得祭祀,宛城咱們父母那邊也得布置得當,便耽擱了。」

「我的身子無礙的,真不必這般巴巴趕路。嫁與妹夫這些年,你打理周家很得宜。聽聞連那位王夫人的墳冢,你都命人修葺得很好。」

小喬莞爾一笑,回道:「打從我們成親,周郎人前人後再也沒提過王家姐姐。但我知道,他並非無情無義之人,自會盼著她好……周郎待我這般至誠,我又怎能讓他為難呢?」

大喬抬手拂過小喬的雲鬢,眉眼間滿是疼愛:「妹夫待我們琬兒那般好,整顆心都放在了我們琬兒身上。但我們琬兒善良、懂事,這份寵愛亦是應得的。說起來……近來小叔一直在因為曹軍南下之事犯難,此番專門將妹夫請回來,應當是想聽聽他的意見。」

「周郎的性子,主公應是知曉的,絕不可能議和……」

大喬輕嘆道:「從前孫郎總與我說,帳下將領雖多,但真正懂他抱負的,唯有妹夫一人。先前我不懂,今時今日算是看明白了。但是曹賊門下,亦有像長木修那樣的歹毒之人,妹夫雄才大略,不涉陰謀秘計,若是一心想著趁此一戰,為孫郎報仇,落入歹人的圈套可怎麼是好。」

大喬的擔心,亦是小喬的憂慮,她默默半晌,方道:「姐姐說的是。這些年,無論輾轉至何處,每到姐夫的生辰,周郎都會備一壺好酒,兩隻杯盞,坐在那裡自斟自飲。他嘴上雖然只淡淡說,賊人必自斃,但我知道他有多想為姐夫復仇……可是姐姐,我相信他,我相信他一定會勝。無論是陰謀詭計,還是魑魅魍魎,周郎一定能夠一一攻克,切不要賊人不來,便自傷心肺,讓沙場征戰的將士們寒心吶。」

「是了,前幾日紹兒頭次入學堂讀書,我便去廊下聽著,哪知道孩子們竟也在議論這事。旁的孩子自是慷慨陳詞,有許多道理,紹兒起身卻只說『小姨丈是不會輸的,小姨母是傾國絕代的佳人,小姨夫那般愛重她,卻帶她去了軍營,若是不勝,小姨母定會被人罵禍水。小姨丈既然敢帶,肯定是有實打實的把握。』惹得那教書先生都笑個不住呢。」

小喬小臉兒飛紅,抿唇嗔道:「這小子真是姐夫的孩子,小小年紀便編排我。」

「雖是小孩子的玩話,」大喬水蔥般的小手交疊,搭在小喬的雙手上,「琬兒,我也相信妹夫,一定能打敗曹賊。但你一定要囑咐他,務必小心長木修那小人啊。」

周瑜入府後,孫權親自將他請入書房,以君臣禮相見罷,將曹操的信箋示與周瑜。

周瑜看罷,置之一笑道:「曹操為人,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如今主公承襲父兄基業,地闊千里,黎民歸心,為何要向他人俯首稱臣?眼下北方尚未平定,馬超、韓遂屯兵函谷關以西,乃曹賊後患。而且曹軍此番前來,放棄了自己擅長的車馬,而是改乘艦船,長途跋涉,水土不服必然爆發疫病,而我部則是以逸待勞。臣願率部駐軍夏口,必破曹軍!」

孫權聽了這話,即刻面露欣喜之色,還未來得及應聲,便聽下人通報道:「將軍,人都到齊了!」

不消說,周瑜回來后,孫權特意重召眾人議事,此時他滿面肅然,起身提起案旁長劍,招呼周瑜道:「公瑾大哥有所不知,他們一個兩個都要議和,全然不顧及我們孫氏一脈的死活……今日我便是要絕了他們的念想,看看誰還敢在孤面前提起『議和』二字來!」

說罷,孫權帶周瑜走出書房,兩人來到議事廳,眾人向孫權行禮罷,見到周瑜亦不免寒暄,怎料話還未說完,忽見孫權走上高台,拔出佩劍,猛力斬斷了桌案。看著目瞪口呆的眾人,孫權蹙眉冷聲道:「此劍乃我兄長遺物,爾等諸位將軍長史參事,無有不受我父親,我兄長恩惠者。即便不為我孫仲謀,總要想想我父兄當年如何豁出命打下的這方基業,如有再提議和者,如同此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伏錦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伏錦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戰和之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