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重返家鄉
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慶泓走下講台的那幾年,孟憲君時時為兒子痛心,比自己的事情還讓他難過。
後來慶泓重新登上講台,又回到他深愛的學生們中間,慶泓恨不得每時每刻都長在學校里,他想把失去的時光全都找回來,現在好了,一切都步入正軌,日子又有了希望。
慶漣和琳琅回到聖城后,都安排了工作,各自成立了家庭,都是大齡青年了,想起那些被耽誤的青春年華,更懂得珍惜眼前得之不易的幸福。
1983年的5月,學勤出嫁了,對象是汽車站的一名調度員,小兩口恩恩愛愛,每天一起上班,一起回家,陳文景老兩口看在眼裡,高興在心裡。
7月,玉慧寫信給二叔,說母親離家20多年了,思鄉心切,想趁著暑假有時間,帶母親和全家回去看看。
除了學軍,孩子們都成家立業了,文景兩口子在家閑著沒事,在陳書記的鼓勵下,文景和喜子去年底開始承包聖城文廟前的停車場,這兩年來聖城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包括許多外賓。
一輛汽車一天五塊錢,一天下來收入可觀,除去交給大隊的承包費用,這半年來,文景的腰包明顯鼓了起來。
聽說大嫂和玉慧一家要回鄉探親,文景心裡高興的不得了,他心裡有個想法,寫信讓文蘭和娘,老三一家,還有學文一家全都回來看看,看看家鄉的變化,看看這兩年拔地而起的新樓房,看看改革開放的新形勢。
兜里有錢了,文景盤算著等大家都回來,在宏圖賓館包幾間房,算算人頭,吃飯總要開上幾桌,學民親自炒菜,讓大傢伙嘗嘗兒子的手藝。
文景越想越興奮,停車場就跟喜子比劃開了,還找了本子和筆,開始做預算。
鄭喜子頂著一頭花白的亂髮,坐在一張撿來的破摺疊椅上,嘴裡叼著一根兒煙,眯著眼,吞雲吐霧。
夏天的午後,太陽能把人烤熟,坐在樹下的陰涼里人就昏昏欲睡,靠著抽煙才能提起精神來。
掙了點錢,鄭喜子現在抽的是一塊錢一盒的大前門,煙癮越來越大,一天至少一盒。
看著蹲在一旁算賬的文景,鄭喜子氣不打一處來,平時自己買盒煙,這個死老頭嘟嘟囔囔沒完,他自己也不是不抽,不就是抽的少點嗎?
在這照看停車場,自己可是出了大力的,平時有個頭疼腦熱的,怕耽誤掙錢,硬撐著也得在這裡看車,到頭來抽點煙他還這事那事。
現在大嫂和玉慧一家回來探親也就罷了,還要把老三一家招回來,還得好吃好喝的招待著,這會子功夫錢就像大風刮來似的,他一點兒也不心疼了!
鄭喜子越想越氣,把一隻黑黢黢的腳從破布鞋裡伸出來,一腳把文景踹倒在地上。
「你瘋了?」文景正算賬算的入迷,冷不丁被一腳踹倒,氣得大喊大叫。
旁邊擺攤兒賣汽水、賣茶葉蛋、賣熟鵝蛋的湯婆子哈哈大笑:「看看你倆老傢伙,加起來歲數一百多了,光天化日之下,打情罵俏,聖人在地下都讓你倆臊醒了!」
「去一邊兒吧,俺老婆子就是睡癔症了!」文景讓湯婆子笑話的不好意思。
從地上爬起來,文景把小馬扎往鄭喜子跟前湊了湊,「我算過了,要是都回來,還真不少花錢,趁這兩天他們都還沒到,咱還得多掙點兒!」
「快死一邊子去吧!俺頭暈的厲害,得回家歇歇了!要掙錢你自己在這蹲著吧!俺可不該老三家的,憑啥在這大日頭底下辛辛苦苦掙了錢,一轉眼都喂他們了!」
「你看你這話說的,想當年大嫂對你多好!咱娘給咱看大了幾個孩子?咱姐到現在還幫學文帶孩子!都背井離鄉20多年了,就算是和老三家有什麼不和睦,你就不能忘了?」
「不能!大嫂和姐姐還有娘回來我沒有半點意見,老三家回來吃我的用我的,我就是不高興!」
鄭喜子站起來踏拉著鞋,一扭身往家走去,剩下陳文景又氣又無奈獨自站在停車場里。
說歸說,鬧歸鬧,離家多年的親人就要回來了,文景一家千年久不遇的把家裡收拾得裡外三新,光垃圾和破爛就扔了三小推車出去,這多虧了學珍和學武媳婦,得空就回家幫著收拾,總不能讓人看了笑話。
玉慧一家帶著孟婉瑩坐上了北上的火車,從襄江到聖城要兩天一夜,張雪晴開學就要讀初二了,個頭竄的比玉慧還高,已經沒有往日的頑皮,完全是個少女的樣子了。
張襄襄還不到五歲,從小文文靜靜,由於胃口不好,小臉有些蒼白,一雙大眼睛忽閃忽閃的,打量著窗外的風景,第一次坐火車,雖然有點兒暈車,但依然有點小興奮。
孟婉瑩用手攬著張襄襄,怕她摔下座位,或是剎車時碰到前面的小桌,看似雲淡風輕,內心早已風起雲湧。
離開聖城已經20多年了,多少回在夢中重回故鄉,那聖公府里花園的角亭,孟府假山後的荷塘,陳家後院地窖里的暗道,郊外的農莊,黃澄澄的麥子,五顏六色的梅花絡,姐妹間追逐的打鬧,還有那些長眠於地下的摯愛親人,無數次在夢中閃過。
歲月無情,匆匆消逝,幾十年的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已是白頭,物是人非事事休,近鄉情怯,離故鄉越近,孟婉瑩心裡越是有種難言的情愫。
玉慧是了解母親的,她靜靜地坐在一旁,與其說不願意打擾母親,其實更像是不敢打擾,她怕打亂孟婉瑩這看似平靜的心情。
「姥姥,你再講講你年輕時候的事情吧,我想聽!」
說話的是張雪晴,玉慧伸手想去拽她,這個不懂事的孩子,為什麼扯到這個話題?玉慧真怕母親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在火車上痛哭流涕。
出乎意料的,孟婉瑩慢慢講起了那些陳年往事,有些事情玉慧都是頭一次聽。
母親神色平靜,甚至是心情愉悅,「那就從我小時候講起吧,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
火車轟隆隆的向前開著,祖孫間的對話隨著鐵軌向前延伸著,沒有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