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逆天的瘋狂 我不玩了(大結局)
第四部逆天的瘋狂第4006章我不玩了
剩下來的人都是些窩囊廢,宋軍龍騎兵才發動了三輪衝擊,大多數人才熱了熱身,剛把興緻提上來,夏軍崩潰了。
當夜,大面積的夏軍官員爭先恐後的向宋軍乞降,奇怪的是,他們不約而同的,避開了宋軍主帥趙興,要求向宋軍的小兵小卒,甚至伙夫挑夫乞降,他們啥要求也沒有,就兩字:活命。
可惜,殘忍的宋軍連他們這最低要求也未滿足,戰後,或者說大戰結束五天後,趙興上報朝廷的奏章上寫著:「斬首三萬餘人,俘虜:零。」
在官方文件中,這場戰事被描述成一場慘烈的生死搏殺,溫溪星、閭丘觀不約而同的在回憶錄中大肆渲染了夏軍的奮勇不屈、前赴後繼,以及……以及宋軍的堅韌。
五日後,宋軍開拔,他們身後的戰場蒼茫一片,沒有屍體,沒有血跡,只有戈壁的風。不過,所有參戰的士兵,都似乎打劫了一座繁榮的集市,他們人人牽著馬,有的牽著不止一匹馬,馬上馱滿了背囊——西夏貴族逃亡時,把所有的家產都帶在身邊,他們打劫了宋國百年,百年積累,可謂身家豐厚。
本來趙興是不打算走的,他還打算繼續挺進,直到與南方軍團會師,但他突然接到一個消息——朝廷的消息,使得他不得不回軍興慶府。
此時,西夏國內正呈現一片亂相,南線的宋軍接到勝利的消息,都已經瘋狂了,將領們還多少抱著摘桃子的想法,希望保持足夠的兵力儘快趕到興慶府分割戰利品——都知道趙興打仗是不上交戰爭所獲得,他上交的只是佔領的土地。然而,將領們的意願並不代表士兵們的意願。
西夏與陝西各州縣交戰百年以上,他們平均每年兩次以上進入陝西各州,進行搶劫,陝西幾乎每戶人家都有被西夏人屠殺、淫辱、或者劫持到夏境的親人,如今知道勝利了,大隊的、成建制的抵抗已經不存在,那些宋軍已殺紅了眼,沒遇到一處西夏村寨,則滿腹怨氣的闖進去,他們或者尋找他們失散的親人,或者是尋找仇人。因此,他們不能容忍哪怕是輕微的冒犯。即使簡單一個眼神,也能引起宋軍最猛烈的報復。
南線將領起初還想竭力控制軍隊,但南線軍隊的高歌狂進,使得宋軍徹底打通了西夏境內驛路,趙興接連屠城的消息傳來,將領再也控制不住了,對於他們下達的命令,節制一點的宋軍還能白眼相對,那些獲得親人死亡消息的士兵,則絕望的揮刀砍殺,下命令的軍官,接下來,不知有哪知隊伍開始,一些宋軍在報復完后,順手牽羊拿了他所殺死的西夏「暴徒」的財產,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了,殺戮在不需要任何借口,豐厚的利潤足以讓所有人瘋狂。
陝西方面的四位經略使最後的選擇完全一致,他們不約而同的拋下了軍隊,只帶家丁與親兵,輕騎前進,有良心的經略使領走時還能安排一支預備隊以防萬一,貪婪一點的,乾脆直接坐地分贓,要求士兵將收穫的贓物上交至少四成……
此時,西夏方面,自鐵門關大戰後,南線的西夏高官都已人間蒸發,北線的西夏官員,一部分被出逃的西夏國主帶走,一部分則被國內瀰漫的血腥味嚇的躲了起來,使得整個西夏陷入無政府狀態。游牧民族的政府本來就控制力薄弱,國中大多數政治勢力都在實行區域自治,整個國家與其說是個政府,不如說是個股份制、有限責任的搶劫公司。如今,他們畢生為之奮鬥的事業崩潰了,到了需要分攤責任的時候了,許多人都想起了有限責任制,於是,有能力抵抗的都躲了起來,那些沒有能力,還保持著欺凌宋人驕傲的西夏百姓不甘心,他們帶著武器滿世界尋找領導者,可惜這些人的力量都不大,且多數是一些自不量力的二杆子,四大經略使一路北上,遭遇無數這樣小股匪幫的自殺式襲擊,雖然四大經略使的衛隊傷亡輕微,但也令四人不勝其煩。
四大經略使中,首先趕到的是實力最強的鄜延路經略种師中,一進興慶府王宮大門,他忘乎所以的仰天大笑:「兩百餘年了,我種家與馗名家仇殺了兩百年,我種家列祖列宗啊,你們睜開眼睛看看,我的雙腳正踏在李家小子的宮殿上……哈哈,李家那個小崽子呢,這麼一個無膽鼠輩臨陣脫逃的懦夫,竟然使我大宋偷吞了上百年。」
小種經略說的也不對,李家人並不是個個都是懦夫,不過,亡國之君都有相同的特色——不肯承擔責任。正常的歷史上,宋徽宗是這樣,那位西夏最後的國君、遼國最後的國君、金國最後的國君都是這樣,也包括滿清,他們在自己應當承擔責任的時候,無一例外的選擇逃跑,這是不足為奇。
种師中得意洋洋,鍾家歷代的拼搏終於見了成效,這一刻,他感覺到他不是一個人,種家列祖列宗集體穿越了,他被靈魂附體,他左顧右盼,他志得意滿……他發現大殿內氣氛不對,在場的所有人都陰著臉,沒有勝利的喜悅,沒有戰勝者的驕傲,沒有人在意他种師中。
趙興嘆了一口氣,扔下一封信函,淡淡的說:「我本以為他們是同黨,沒想到我最大的敵人竟然是他們。」
眾人都悶悶地不開口,种師中上前撿起那封信函,這是一封彙報朝廷動態的急信,好笑黃庭堅等人,自以為封鎖了宮禁就以為可以隔絕消息,他們不知道,書寫聖旨的小吏當中既有以色列人,也有黃州程氏家族的人,他們將聖旨的內容謄錄下來,用最快的渠道預先通知了趙興。
聖旨上寫著:朝廷援引「奪幽燕者亡」的祖訓,犒賞趙興滅西夏之功,又根據趙興的建議,對趙興實行「封建」,封他為大東海耽羅島「王」——這是封建制的王,不像過去空有一個封號,沒有實際領地的「王」。封建王,意味著他有權在自己的領地內實施高度自治,甚至實行自己的法律。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每每傳說的所謂「裂土封王」。
這種賞賜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當然,正常的歷史上,大太監童貫因為幫助宋朝奪回了幽燕,宋徽宗兌現祖宗的諾言,封這個太監為王,也是絕無僅有。這種現象只能發生在政治氣氛特別寬鬆的宋代,只能發生在因商業氣氛濃厚而格外重視政府信用的宋代。
不過,童貫的王是一個封號,是奴隸制下的「山寨版王爺」,而趙興這次封王,雖然是趙興自己打下的海外領,但卻是貨真價實的封建王。
這份賞賜不可謂不豐厚。
种師中揚了揚手中的信函,正想說幾句賀喜的話,但看到大家的臉色都不對,他又埋頭繼續看信函的下文。
看完了下文,种師中脊梁骨冒出一陣寒意,表面上的客氣,當不了證,這份信函之所以讓所有人神色陰沉,是因為朝廷在賞賜完后,順手解除了趙興所有的差遣,滅夏戰場的指揮權已經移交小種經略,另外,朝廷顯然對陝西將領也不放心,信函中接著說,朝廷將派出數位宣慰使,全權接管戰後的善後事宜。
另外,朝廷還將調遣數位京城官員,緊急趕赴西夏,擔任新佔領土地的鎮撫使——當然,宋國國內目前也調不來多餘的士兵,因此新來的鎮撫使手頭無兵無將,因為是從京城候補官員中臨時選拔的,所有他們也沒有任何從政經驗,根本無法應付戰後西夏混亂的局勢,所以……所以朝廷要求四大經略使分鎮西夏四大軍司,幫助新任鎮撫使擦屁股,在新任鎮撫使要求他們滾蛋的時候,他們還必須二話不說,立刻捲起鋪蓋卷乖乖走人。
「抗旨,抗旨!這樣的糊塗旨意是誰寫的,黃庭堅、張商英腦子糊塗了,這樣的旨意都敢附署,我要抗旨」,小種經略跺著腳咆哮。
這是宋代,宋代官員有權利抗旨,小種經略的抗旨不是為了趙興,而是為了自己。
這眼看就要勝利了,摘桃子的人四處冒了出來,他們不把勝利果實敗個一干而盡,絕不肯罷手,可他小仲經略卻要替這些擦屁股,按照官場慣例,文人做壞的事情那不是自己的錯,全是別人的原因,有武將參與的,錯誤是武將造成的,沒有武將就找老百姓,什麼都沒有,誰都怨不上,還有辦法,天人感應嘛,還可以怨天尤人。
種家屹立大宋官場百餘年了,大宋朝存在有多久,老種家當了多久大宋的官,這些官場伎倆他怎會不懂,要讓他擔當一個擦屁股背黑鍋的角色,顯然有點難度,只眨了一下眼,种師中就想出話來:「西夏雖然已經滅亡,但烽火併沒有熄滅,我帶了五百名百戰餘生的精銳老兵,一路趕往興慶府,亂兵如野草,我一天之內,最少遭遇了十一次攻擊,最多的一天,我打退了四十多次決死攻擊——趕快告訴朝廷,要求朝廷增兵,西夏人都瘋了,他們不計生死,只想同歸於盡,他們洶湧如潮水,連綿不絕,我們這麼少的人,依靠戰略優勢,能擊潰夏軍主力,已經是僥倖,但要防守這麼大的地盤,兵力遠遠不夠,我們要求朝廷增兵,兵力越多越好,至少需要二十萬,有一百萬援軍,也不會嫌少……」
帥范打斷种師中的話:「如果這麼說,恐怕朝廷猜忌之心更甚。」
种師中一瞪眼睛:「老虎不出窩,他又能怎樣?」
趙興綽號趙老虎,宋人都有喜歡起綽號的習慣,尤其是武人,許多武人沒有綽號,還要哭著喊著求文人給自己起一個既響亮又威風的綽號來,在商業氣氛濃厚的宋代,人有一個好綽號,就好像貨物有一個好商標一樣,是件非常體面的事,所以,种師中當著趙興的面提老虎兩個字,這在宋代不是辱罵,而是變相的恭維,是在拍馬屁。
种師中是在暗示:你趙老虎打下了西夏,不妨就按我的意思上報朝廷,就說西夏不安寧,需要大軍駐守,所以離不開你,只要你堅決不離開西夏,朝廷能把你怎麼著,難道能活吞了你?至於軍隊多了怎麼養活——你趙老虎還怕沒錢,西夏可是有一個大鹽池啊。
趙興看了一眼种師中,种師中眼中全是慫恿的意味,趙興笑了。
黃庭堅畢竟還是師兄弟,他迎合儒家一貫的君臣觀念,對立夏不賞之功的趙興作出限制,表明了本黨那種就事論事的態度,但又堅決的把壞事做絕,這道聖旨對功臣的防範可謂做到了極處,但同時,也把所有人都得罪遍了,逼得這些人,不得不和趙興採取統一的協調動作,否則,不生則死。
可是,這是宋代,在宋代,官員體制疊屋架床,在宋代,士兵可以因軍餉不足而鬧兵變,官員不行。趙興受了朝廷的委屈,他可以抗旨,可以鬧情緒,其他官員可以對趙興表現出深度同情,以及輿論支持,但讓他們跟著趙興造反……大宋官員的福利太好了,大宋百姓的人均年收入水平超過了二十一世紀的國人,讓他們起來造反——連梁山水寇造反的同時,還時刻想著招安,想過上平常百姓生活吶……
「京師還有傳聞:童貫出使遼國期間,與遼國逃人馬植秘密接觸,打算通過馬植聯絡女真人,兩路夾擊,共同滅遼,以奪回幽燕,為此,河東路軍馬已經開始儲備軍械物資,北洋衙門的軍船也接到命令,近期之內禁止遠航,要停留在港口附近,隨時待命」,趙興望著种師中,漫不經心的說。
趙興的思維跳躍的過大,种師中一時不適應,首先想到的只是眼前:「這就是說,西夏這塊土地,朝廷已經調不來其他的軍隊——如今,陝西四路的兵馬全在這裡了,南陽衙門也用上了全力,河東河北要準備大戰,朝廷已經無兵可調,西夏是我們的了,太師,我聽說你手頭有一支党項降兵,嘿嘿,這些人,跟了些西夏亂兵很相像,他們若是碰到了那些新來的政府使,發生了意外怎麼辦?」
种師中這話表明,作為一個獨霸一方百餘年的家族軍閥,他表面上是君子,文質彬彬的,非禮沒視的,實際上他也是個流氓。
他一方面慫恿趙興,渲染誇大西夏的亂局,另一方面,他還慫恿趙興用西夏降兵假扮西夏暴徒去沿路截殺那些來瓜分勝利果實的新任鎮撫使。
這些都是他趙興乾的,這位家族屹立百餘年的老軍頭,再說這些話的時候,神情純潔的如同七、八歲的孩子。
趙興只是微笑,帥范神色憤憤,閭丘觀突然插嘴:「既然請求朝廷援兵,太師應該立刻前往京城,面見道君陛下——」
閭丘觀話音剛落,种師中立刻苦起了臉。
閭丘觀的建議是:既然沒有退路了,咱乾脆奮勇直前,這也符合太師一貫的性格。种師中已經表明了支持的態度,朝廷也把戰場指揮權移交給了小種經略,那我們乾脆扔下軍隊,直接前往朝廷接受封賞。用這個行動向朝廷表明態度,如果朝廷還想動手,一方面要顧忌趙興扔在外面的軍隊,另一方面,朝廷有功不賞的惡虐影響傳了出去,前線用功的陝西四大經略也要猜疑不定,如此一來西夏就全亂了。
种師中擔憂的就是這一點,南陽衙門的士兵都是些滅國無數的驕兵悍將,相比起來,陝西四路軍馬的滅國經驗還不如青唐方面的韃靼人,這兩伙人無論是搜刮的經驗還是趁火打劫的水平,都讓陝西兵將感到羞愧,而這兩伙人也只聽從趙興的命令,其他人根本放不到眼裡。萬一趙興在朝廷里有個風吹草動……种師中自忖:按趙興在環慶建立的威望,再加上這次在西夏殺出來的威風,萬一……那時候,沒準四大經略還要被士兵挾裹。
帥范搖著頭:「牽機葯」。
傳說宋皇室有一種居家旅行必備的密殺葯,外界稱之為「牽機葯」,那位做出「小樓昨夜又風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李唐後主,就是被牽機葯毒死的,錢繆的家祖,錢塘王也是如此。帥范是在提醒趙興,如果道君皇帝把趙興請入宮中,擺上一頓酒宴招待趙興,酒里很可能就是牽機葯。
喝了牽機酒,不可能馬上腰不酸背不疼了,喝酒的那人還有幾天的時間,在他與慢性中毒中接受死亡煎熬的時候,朝廷也許會大張旗鼓的表彰他,讓他帶著莫大的榮譽死去,即使他死亡之後,大家都知道他是被毒死的,也只會發出一聲嘆息,然後該幹啥幹啥。
這就是真實的歷史,真實的傳統。
趙興猶豫了片刻,站起身來:「被動防守確實不是我的性格,我決定了,聖旨一到立刻提交指揮權——吩咐兒郎們,都玩夠了,該收心了,命令他們立刻回營,把掃蕩的任務交給陝西兵馬,我們準備打包回家。」
种師中嘆了一口氣,既然拉不住趙興,他就準備多爭取自己的利益:「南陽衙門不差錢,既然南陽的兵力開始集結,那就作為總預備隊吧,我鄜延路的兵馬進駐鹽池,如何?」
話音才落,門口撞進來秦風路經略使劉仲武,他急火火的大喊:「不行,興慶府都這樣了,我敢才進門看了,沿路的府邸連一根上好的房梁都找不見——這我沒意見,太師破了興慶府,該太師享受。可鹽州是僅剩的肥肉,憑啥歸你鄜延路?」
种師中昂然回答:「先到先得,我鄜延路離鹽州最近,理該由我鄜延路的兵馬接管鹽州,你秦鳳路難道要跨過卓羅和南軍司、甘州、西涼府、西平府,去接管鹽州?你鼻子底下也有幾個州,都歸你,我不與你搶。」
劉仲武掃了一眼大殿內的官員,尋求支持,他發現殿內除了种師中都是南陽系的兵馬,一轉眼,他發現扔在地上的那封信函,好奇心作祟,他順手撿起來,越看臉色越陰沉。
殿中的人都在等待他的反應,帥范則不管不顧,起身執行趙興的命令去了。劉忠武在腦海中組織了一下言辭,小心的說:「據我所知,今天這場大戰,我們籌備了兩年,以南洋衙門之富饒,消耗的軍火尚且搬空了庫房,這大戰才停,小戰不斷,西北加上南洋衙門所有力量都用在這裡,以後的鎮撫工作艱難,朝廷想用不通世事的新官來干這事,還想在對遼國發動……
朝廷官員任免,我不想多說,我只想知道:太師,以北洋衙門的力量,能支持那場大戰嗎?要知道,遼國立國時間遠遠超過大宋,國土面積也比大宋大,大宋想要滅遼,我西北別想指望,南洋衙門恐怕也沒有力量,以童貫的用兵水平,以北洋衙門的財力,能行嗎?」
肯定不行!
然而,這是歷史的慣性。
喜歡「豐亨豫大」的宋徽宗就是一個不負責任、兼好大喜功的藝術家,眼見得朝廷沒有花一個錢,僅僅是陝西方面的「防守反擊」,因為得到了南洋衙門的支持,竟然「意外的」滅了西夏,他以為滅了更強大的遼國,也是一拍腦門的事,更何況還有兇狠的女真人出兵合擊。
在正常的歷史上,童貫攻打遼國的具體方針是:不戰。他命令全大宋的精兵遇到遼國人不許還擊,如果敢還擊那就是「破壞民族團結」,如果不僅自己還擊了,還鼓動同伴一起還擊,那就是「煽動民族對立情緒」,大罪——結果,全大宋二十萬精兵,被遼國一支一萬人的超級魚腩部隊屠殺殆盡……
童貫達到目的了,那事後,誰不誇咱大宋「仁義」。
歷史的慣性,雖然有趙興在一旁竭力干擾,但終究是執拗的,按照既定軌道前進著。這時候,趙興突然想去京師,他是想去阻止災難的發生,還是想抽身冷眼旁觀——這一切,帥范不知道,他只是機械的按照趙興的命令收攏隊伍,並開始在楊鋒的協助下甄別降官,試圖重新建立當地的行政機構。
慢慢的,陝西四路的兵馬彙集到了興慶府下,而後各方官員按照分贓協議,又把軍隊調撥到各個防區——趙興發現他高估了朝廷的行政效率,高估了新鎮撫使的膽量,新傳來的消息表明:宣慰使(頒發聖旨的天使)盤桓在陝西境內,正猶豫著是否進入西夏,而新鎮撫使目前才出河東,正在考慮進不進陝西。
宣慰使的膽量還大一點,只是要求陝西軍馬沿途護送,而鎮撫使,朝廷任命了六個,只有兩名官員敢於邁出京師。與此同時,童貫已經攜帶馬植返回汴梁,正如火如荼的籌備攻遼。
這天,真定府官員接到消息,當朝太師、大宋朝無往而不利的猛將趙興,即將登岸,命令官員前往迎接。接到這個消息,官員們起初難以置信,因為據說,西夏方面仍未平靜,前線正打得不可開交,這位太師竟然突兀的出現在真定府,很讓人疑惑。然而,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攻夏戰略,讓大宋官員的神經,已經強悍到了極點,真定府官員驗看了傳信士兵的相關印符后,坦然接受了這個事實——反正這位太師,神出鬼沒慣了,讓他鬧吧,我們只管態度恭敬,拍好馬屁就行。
說起來,趙興現在的地位如日中天,他頂替了歷史上原本蔡京所佔據的太師位置,成為朝中最大執政黨的首腦,比蔡京更厲害的是他頭上還帶著滅國無數的光環,至於他丟下西夏正在進行的戰事,突然出現在真定……朝堂上的大事,不是我們小官所能估計到的。
就這樣,趙興在隆重的歡迎中登上了黃河南岸,大宋百姓拿出三月三逛金明池的興頭,如痴如醉的歡迎趙興登岸,人叢中,大爺大媽興奮地裂開了嘴,大聲嚷嚷:「娘子,快出來看英雄,活的!咱大宋能見到活的英雄可不容易,你可得多看幾眼,賺回本來——人這麼多,咱擠一身臭汗也不容易啊!」
官員的歡迎也很熱情,雖然趙興的神情一直很冷漠,但這不妨礙官員們如潮的馬屁——地方官員哪裡能知道朝堂那些齷齪事,他們還猜測趙興突然從前線返回,是官家緊急召回,準備讓趙興主持北方滅遼事宜,如此,這位太師豈不要登上人臣的頂峰,咱拍馬屁要趁早……
但官員當中也有不識趣者,這是大宋,無論新黨舊黨怎麼折騰,大宋官場上那種等級觀念,總是趕不上明清時代,也趕不上現代,一位官員借舉杯祝賀的縫,沒頭沒尾的突然發問:「太師,你說,我們是不是該遵循祖宗之法?」
用現在的話說,這位官員問的是:太師,難道我們現在不要保持民族傳統了嗎?
登岸以來,趙興的表情一直寡寡的,聽到官員的問話,他厭惡的一皺眉頭,黨爭實在是無處不在,連這種接官宴上都有人拿出黨爭觀念來問詰:「是人就不該講傳統,當初,講傳統的猴子現在還在森林裡采野果呢,只有不講傳統的猴子才進化到人。」
趙興這段話涉及達爾文的進化論,宋代官員聽不懂,趙興換了個方式,他端起酒杯,慢慢的說:「百年之後我們回頭看,改變這個世界的唯有技術的進步與科技的創新,文明,是由創造組成的,不是破壞。
我記得春秋時代,當鐵器出現的時候,許多人認為鐵器是惡金,用之不詳,然而,如今那些堅持使用青銅器的國家在哪裡,他們的國家早已經被揮舞鐵器的強秦打破,宗嗣絕滅——所以,只有衰敗國家才堅持傳統,每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衰敗的時候,他就開始講究固守傳統,拒絕任何創造創新,人也是這樣,講傳統的人都是衰人。」
「那麼,我們就不該追求傳統了嗎?沒有傳統,我們成了一群什麼人?茹毛飲血的野人嗎?」
「茹毛飲血——你說對了,從進化歷程來說,茹毛飲血就曾經是我們的傳統,可我們的祖先並沒有遵守這個傳統,他們創造了使用火的方法,所以,我們現在才吃上了菜肴」,趙興看到對方瞪著大眼睛,依舊不明白,他也瞪著眼睛,反問:「你想代替神靈嗎?」
趙興凶名昭著,真定府官員隱約聽說趙興在相鄰的西夏境內做事慘無人道,他這一瞪大眼睛,倒把對方下了一跳,那官員端著酒杯,唯唯諾諾,卻執拗的回答:「下官只是一個凡人,怎敢妄自揣測神意——下官不是神,下官敬鬼神而遠之。」
趙興點點頭,解釋:「我們究竟該保留什麼傳統,那不是凡人決定的,是一直看不見的手決定的,所以,凡人憂心,丟失了傳統,就好比杞人憂天一樣,甚至比那還荒誕。冥冥之中,自然有一支看不見的手,讓老百姓自發的選擇該保留什麼,不該保留什麼,妄圖代表老百姓做出選擇,那是在窺探神的力量,那是狂妄之極。
先秦時代,我們的先民曾留下很多風俗,有些風俗保留至今,比如軍中儺舞,傳說起源於黃帝大戰蚩尤時代,但那個時代,所使用的武器是什麼?應該是木棒和石塊吧,我們保留了儺舞,為什麼沒有保留那時代的武器?誰決定儺舞是傳統,木棍石頭不是傳統?你又怎麼知道,你現在認為的傳統,不是黃帝和蚩尤時代,士兵手上的木棍和石塊?
我大宋有現在的輝煌,不是因為我們傳統,是因為我們的創造。所以,別去操心怎麼保持傳統,只管去創造吧,該保留什麼,決定權在神而不在人。」
趙興這段話大家都聽懂了,果然,那名官員還是把話題引導了黨爭上,他依舊端著酒杯,用王安石身上那股「拗相公」精神,詰問:「如此說來,趙相公是贊成王荊公的『三不畏』了?」
王安石所說的「三不畏」是:「天變不足懼、人言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守」,意思是:天象的變化不必畏懼,祖宗的規矩不一定效法,老百姓的議論也不需要擔心。
趙興重新坐了下來,神色頗為不耐煩:「王荊公是個不講究守規矩的人,他蔑視規則,所以他變法打破了所有的規則,然後他繼續蔑視規則,包括他為變法而制定的新規則,所以這個人是個規則破壞者,而不是新世界的建立者。新黨變法,以他為旗幟,必然會把變法弄成『變著法子從老百姓手裡掏出錢來裝入自己的口袋』,這也是歷史的必然。」
「怎麼能這麼說呢?剛才太尉不是也說,傳統無須顧忌,只要不斷創造就行,王荊公不是創造新法嗎?……」
「王安石不是創造,他是破壞」,趙興已經想丟開這個話題了,所以他很不恭敬的連名帶姓直呼王安石:「王安石變法前,誘惑官家說,他能做到『民不加賦而國用足』,那麼,他的變法,對老百姓『加賦』了沒有?」
這話是扇新黨的耳光,連最堅定的新黨成員都無法否認,變法時期對老百姓確實加賦了,所以才會湧現出數百萬失去土地的農民。也就是說:王安石打著「民不加賦」的旗號變法,首先做的卻是加賦。他變法建立一個新規則,首先不遵守這條規則的是他自己。
趙興再問:「民已經加了賦,『國用』足了嗎?」
那位官員不說話了,許久,憋出一句:「想當年,國家的財賦收入雖然上去了,但熙寧開邊,又把錢都用完了。」
「好吧,『變法是為了老百姓』——如果讓老百姓交出錢來,讓老百姓忍受暫時的痛苦,回頭把這筆錢再花到老百姓身上,也可以原諒,然而卻花到了對外戰爭上……我不是說發動對外戰爭不好,因為我本身才是大宋朝最大的戰爭販子。
但是,這場戰爭對國家有什麼益處,對老百姓有什麼益處?在我看來,不過是一場形象工程而已,花空了國庫,苦累了老百姓,打下一片地方卻又守不住,轉回頭交給當地胡人羈絆自治,回頭又丟掉了——那群胡人為熙寧開邊、為大宋百姓做了什麼,要把勝利成果交給他們?
那位規則破壞者絕對是一頭不折不扣的豬,連自己的勝利都不維護,這樣的人,不是我朝的禍害嗎?」
趙興說的這些話,絕對是蘇派觀點,那位不可救藥的樂天派蘇軾觀點沒有這麼激烈,因為蘇軾活在世上,只專心傻樂去了,無論多麼惡略的處境,他都能自得其樂。所以,蘇軾的觀點充滿了禪學味道,沒有絲毫抱怨。他的弟弟蘇轍則旗幟鮮明的多,不過,蘇轍有點過於激烈了,他指責王安石是大奸。這有點過分,趙興認為,王安石頂多是個智障人士,他連保持勝利果實都不會,哪裡有做「大奸」的智商。
這位做事非理性的拗相公,也就是一頭豬而已,然而他卻是豬王,教導了一群豬仔。不過,人不能跟豬辯論,趙興自覺的話已經說完,他揮手命令:「退下去。」
那位官員還想辯論,已有其他官員湊上去,架起這名官員低聲勸解:「太師脾氣不好,你沒見太師一直陰著臉嗎,我聽說,太師在西夏接連屠了好幾座城,正殺到興頭上被朝廷召回,你想,太師身上帶著幾萬人的血煞氣,兄台撞到他的刀上可不是好事,在辯論下去,弄不好兄台會被血煞氣迷了心竅,快走,快走。」
經這幾位勸解的官員一提醒,大家這才想起,趙興才從屍山血海中返回來,不說還不覺得,一想起這件事,眾人立刻覺得周圍冷風嗖嗖陰氣森森,於是,大家的表情僵硬起來,連帶舌頭也不靈活了……接下來的宴席吃得令人沉悶。
盤桓了幾日,趙興重新登船,這次他坐上的是,駛入黃河的大船,此時,趙興身邊只剩下一些親信侍衛,其他迎送的官員坐不慣海船,打算從陸路前往京師,便在黃河邊上與趙興分道揚鑣。
帥范不管那些,他爬上了趙興的座舟,站在船頭伸了個懶腰,喃喃:「還是我們南洋衙門的海船坐得舒服,只是不知道如今的黃河水能否承載這艘巨周前往汴梁……等等,停船,方向不對,停船!」
座舟上沒人聽從帥范的命令,帥范想了一會兒,他沒有暴跳如雷,靜靜地返回艙內詢問趙興:「太師,此去何處?」
趙興一揚眉:「天下皆可去的。」
帥范難以置信,求證一句:「我們不回京師了?」
趙興懶懶的回答:「楊柳岸,曉風曉月——這似乎不適合我,實話說,我累了,我實在厭煩與他們日日勾心鬥角,我要尋找一個屬於我的地盤,一個我可以自己做主的地盤,如此說來,官家的賞賜倒是恰如其分,『封建王』,完全屬於我的地盤,做一個小領主,雖然是海外,但很美。」
帥范急了:「太師,耽羅島有什麼,雖然面積很大,可是水源缺乏,種糧食養活不了多少人,雖然有最好的牧場,但如果沒有節制的放牧,過不了幾年,那片牧場就會成為荒漠——我一路都在想,官家一點都不可惜的把那片荒島封賞給我們,這不是對我們的獎賞,太師應該堅決推辭。
南洋那麼多小島,物產豐富,哪怕我們推辭不了封土的獎賞,也不應該要那座礦產貧乏,水源奇缺的耽羅島……」
趙興笑了:「如果走在路上,突然跌倒了,不要以為絆倒你的是一塊不可逾越的巨石,所以你必須改道而行——它有可能只是塊小石頭。」
看到帥范不明白,趙興進一步解釋:「你聽說過西方的海上四強國嗎,有一個國家叫威尼斯,是一座浮動在海上的孤島,推開窗戶就是海水,不要說種糧食的土地,連他們喝的淡水都要從外面運,然而,他們的霸權維持的時間,比整個大宋建立的時間還要久——王朝輪迴的事情,我是不打算管了,我已經完成了我的任務,如果我的家族能在那個島上存在一個王朝那麼長的時間,還用什麼遺憾?」
帥范高聲喊:「太師怎能不管,現在朝中的局勢危若壘卵,朝中三黨劍拔弩張,童貫那廝又想女真人聯合滅遼,滿朝大臣不知道信義為何物,上上下下都被軍功惹紅了眼,太師這時候要離國遠去……」
趙興微笑著回答:「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
看到帥范不理解的目光,趙興解釋:「放輕鬆點,局勢沒你想象的嚴重——你說得對,京城我不能去,我不能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僥倖上,寄托在別人的開恩上,我的命運我做主,所以,我打算直接去耽羅島就藩。
沒錯,朝廷大臣是在猜忌我,我何必掩飾自己的不賴煩,既然一拍兩散,我不如抬腳就走。只要我走了,朝廷反而要裝糊塗,要大力表彰我的功績,還不敢過早調動陝西兵馬,如此一來,局勢再怎麼惡化,秦兵還在,南洋衙門還在,我們就有挽回局勢的力量。
耽羅島不好,這我知道,但它處於四國中央,無論是往遼國、高麗、倭國,還是大宋,都要經過這片海域,實在是從事海貿的樞紐,這地方到了別人手裡,恐怕不會經營,到了我手裡就不一樣了,只要大宋承認對我的封土,我的船隊就可以自由往來四國,這不好嗎?
我奮鬥了這麼許多年,不過是替他人作嫁衣裳,如今有了自己做主的土地,還不快快走,我傻啊?
再說,大宋已經改變了,改變了許多,總的說來是在變好,對此,我貢獻了一份心力,我無愧於此,現在是我該享受的時候了,還是走吧——船到了山東地界,我會把你放下去,由你向朝廷彙報。」
帥范,這位正常歷史上走入山中,不知所終的名人稍稍考慮了一會兒,立刻答:「躲入小樓觀日月,管他樓外秦漢唐——我跟你走,跟你走不吃虧,朝廷的事情,既然決定不在乎了,誰管?!」
稍後,朝廷邸報刊這樣的消息:當朝太師、滅夏功臣趙興趙離人在趕往京城途中,船隊忽遇大風,偏離航向。風停,見一小島,登岸問漁夫,發覺此島恰好是官家賞賜趙興的封土耽羅島。於是太師說:「此乃神靈送我至此。」於是決定直接就藩。
後幾日,黃庭堅辭去相位,渡海與其相會,並帶來朝廷正式封土詔書……
《本書終》
ps:新書《春秋小領主》講的是春秋故事,貌似起點裡這個時代的書很少,望大家多多關注,多謝諸位長久以來的支持,我在這裡誠摯拜謝。懇請各位能繼續關注新書!(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