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連山台鎮浪潮(一)
眨眼之間,已經是兩周的時間過去了。
李林從閉關的狀態中走了出來。
修行講究的是一張一弛,有了那團甲木法雷,固然讓李林的修行進境迅速了不少,但是這份迅速,卻也容易帶來隱患,李林寧可自己的步子邁的小一些,也不願再築基境界留下隱患。
而出關的李林,也將平日里大部分的時間,全部用到了指點戰略組成員的身上。
「胖子,鎏金色,曉得黃金啥顏色不?燭光要如鎏金色一樣通明,你這是觀想的有點問題,還好,現在問題不大,改進改一改,實在不行,讓雯姐帶你去金店逛一逛。」
「霍惠敏,過來!讓你誦念咒言,不是讓你唱歌,尊這個字,別拉著長音,正常點,甚至語氣短促一點也沒事兒。」
「齊元銘,你說你靜功樁功修鍊的那麼好,怎麼就是引導術不開竅呢,身體這麼僵硬你是想引導個鎚子啊,來,這個動作,看著我是怎麼做的,看懂了嗎?要自然舒展,這不是秀肌肉。」
「還有那誰,湯青是吧,別躲胖子後邊,他多高你多高心裡沒數啊,過來,教官給你看看。」
……
許是這一次閉關進境太過,李林自己心中也強行壓著喜意,一朝「重見天日」,自然也難以按耐住這份情緒,是故言辭上、舉止上,多少都有了些歡脫的意思。
以往昔而言,李林身為教官,多以冷麵沉默為主,這是李林自前世就養成的習慣。
那個時候,歷經了種種戰爭的戰略組,像修士的一面,更多於像現代人的一面,他們往往聚在一起都氣氛嚴肅,語言簡略,即便是有所爭辯,往往也喜歡用行動來說話。
剛一接任戰略組教官職務的時候,李林也是下意識的帶入了前世自己擔任教官的行事風格,甚至心中並未感覺有太多的不妥,倒是背地裡引得情報組的成員一陣緊張,唯恐李林因為環境的改變而心性大變,甚至還暗中找了幾位心理學專家,跟蹤分析了好幾天才作罷。
此刻,單向玻璃外,看著李林搬了一張太師椅,翹著二郎腿坐在講台上,將一眾戰略組成員劈頭蓋臉的訓斥,訓得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嚴義德的臉上也帶著幾分笑容,看向一旁的嚴鴻雯。
「看今天小林的表情,才感覺到幾分年輕人的活力,以前才過於沉悶,也不是什麼好現象,修行的事情我不懂,但是這方面,總是開朗些才好,往後你也多跟劉航溝通溝通,他們是朋友,有事情還是要互相幫助的。」
父女兩人正閑談著,忽然有行動組成員,捧著一平板電腦,一路小跑沖向嚴義德這裡。
「老大,老大!有大情況彙報!」
聞言,嚴義德這才站定,皺著眉頭看向那位行動組成員。
「怎麼了?不著急,喘口氣,慢慢說。」
「長江黃河皆漲潮了,具體數據您看吧,我怕……」
嚴義德眉頭一挑,伸手就接過了行動成員手中的平板電腦,電腦屏幕上面,一頁頁文件被嚴義德輕輕翻動,有各地分部成員觀測到的水文數據,還有實時拍攝的各地實況圖像。
「小雯,去吧小林喊過來吧。」
……
偌大的走廊里,被形形色色的行動組成員佔據,盡數都圍在了三人邊上,隨時向李林彙報著各地的具體情況。
如此半晌之後,李林又重新翻動著嚴義德遞過來的平板電腦。
翻看了半天之後,李林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目前來看,漲潮的程度,還不足以為慮,麻宗然道長乃是大才,掌握《連山易》之高深,連我也驚為天人,各地有連山法壇在,別人不說,鎮壓下這次漲潮還是沒有問題的。」
道門所說《易經》有三種,最為久遠的大概就是《連山易》,再之後乃是《歸藏易》,最後才是《文王易》。
但是對於普羅大眾而言,一提易經,想到的大概都是文王易,也就是周易。
實則,這三者同屬易經,各有所長。
所謂《連山易》,出自古時夏朝,彼時,洪水漫天而涌,禍起中原,甚至留下了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而夏朝的開國帝王,正是大禹的兒子啟。
在洪水蔓延的時代,各處平原已經無法居住,所以民眾都追逐著高山而居,躲避洪水的侵襲,所以在那個時候,易經的八卦以艮卦為始,象山之出雲,連連不絕,又因如山之連綿,故曰《連山易》。
而之後的《歸藏易》,則出自商朝,商朝易經八卦以坤卦為始,故曰《歸藏易》,古書《新論正經》又云:《歸藏》四千三百言。《歸藏》藏於太卜。
至於《文王易》,後世流傳神話傳說許多,大都言說,彼時有河圖洛書出世,神龜背圖現世,周文王觀河圖洛書,作《周易》。
以如今的局面而言,洪澇災害極有可能發作,《連山易》卻是最好的消劫法門。
麻宗然道長布下的連山法壇,李林自然也有所了解,以黃玉為陣基,牽引來四野八荒的地炁,聚於岸邊,匯於法壇之上,只九階法壇,卻有巍峨高山之力,可鎮壓兩岸,輕易不至水漫兩岸。
沉吟著,李林用較為簡單的話語,將三易的區別講述給嚴義德等人說,又仔細的講述了《連山易》的作用,之後才凝重的開口道:
「雖然說連山法壇肯定會起作用,這次的漲潮也不成問題,但是還請各位重視起來,天地之間的壬水靈炁還在不斷的激增,潮水還會持續的上漲。
我們諸位修士合力立下法壇,祭起法器,但是只能勉強做到消減災禍的劫數,卻無法做到真正的消劫,水漫江河兩岸只怕終歸是註定的事情,但已經被我們延緩,為大家爭取了世間,還請提前做好群眾的疏離工作,找相關專家確定可能存在的災害區域,提前進行疏散吧。」
「好。」
想到了前世經歷的種種,李林也頗為感慨的嘆了口氣,負手而立,似是呢喃自語,似是說與眾人聽。
「接下來,就看天時年景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