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不一樣的科舉(下)
相比於其他那些寫得花團錦簇,辭藻斐然的文章,蔡奇的這一篇看似樸實的文章實則要難寫得太多了,光是那一列列數據就要他花不少心思去回憶,再加上以此為基礎的各種推算,更是讓他掐指都掐得發紅,寫作速度自然極其緩慢。
到最後,殿上其他考生都已相繼離開,只剩下他一人還在那兒埋頭算著寫著,縱然是有在衙門裡做事的經驗,也讓蔡奇一陣緊張,心急,導致他額頭見汗,下筆反倒是更慢了。
與此同時,案上所點的那根蠟燭也已燃到了最後,一陣搖曳不定,讓蔡奇越發不安,下意識便伸手去護住燭焰。卻在這時,邊上卻突然有一人把根剛點燃的長燭放了下來,還說了這麼一句寬慰他的話,這讓蔡奇心頭一動,抬眼望去,幾乎站起身來:「孫……孫太尉……」
孫途一手放下蠟燭,一手已把將要起身的蔡奇給按了回去:「現在你要做的就是把文章寫完。我看著也快到收尾了吧,就更不能分心了。」
蔡奇只覺一陣感動,帶了鼻音地應了一聲,然後重新把注意力完全放到面前的紙筆之上,就連孫途隨後取過他放在一旁的文章看起來都未在留心。
當他終於把這一篇文章全部寫完,想著是不是該再仔細檢查一番,看有沒有什麼疏漏或是犯忌的地方時,才猛地發現那些寫好的紙張竟被身旁未走的孫途捏在手裡仔細看著,見他抬眼望來,孫途更是笑了一下,把手裡已經看過的那幾張紙交給了他,又把最後那張紙給拿了過來。
半盞茶后,孫途終於是把手中文章全部看完,然後才看向有些忐忑的蔡奇:「你就是蔡奇?那個在會試時作文提到要增加商稅以充國庫的江南考生?」
「正是學生。」蔡奇這時已經起身,連忙彎腰回話道,說著,心頭又是一動:「太尉怎會知道區區之名?」
「哈哈,你可知道在那些會試文章中,我最看得上的就是你那一篇了。雖然你那文章看著不如其他考生般流暢優美,但卻句句都切中了如今國中不足,尤其是對於商稅這一塊,更是點中了一直以來的問題。也正因如此,當其他考官將你黜落時,我才力排眾議,點你進了殿試。而你也果然沒有讓我失望,這一篇關於軍糧運輸來點評開國時北伐和今日北伐之異同的文章也確實別出機杼,叫人耳目一新啊。」
蔡奇更是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孫途,自己能成為殿試的一員居然還有這等曲折?這讓他一時間竟都忘記了跟孫途道謝,心中只剩下了激蕩。
孫途笑看著對方,又說道:「對了,看這文章中的種種數據細節,你應該不是普通考生吧?而且你算這些數據還真挺有一套的,想來對算學一道也有極強的涉獵?」
直到聽見算學二字,蔡奇才猛地回過神來,忙躬身答道:「太尉說的是,其實學生在參考前只是江南紹興諸暨縣的一個戶房小吏而已,這些相關數據也是學生在十幾年的邸報公文里看到收集的。另外,學生確實打小就對算學一道頗有興趣,所以後來才得以被縣衙錄用,在戶房行走。」
「原來如此,看來你果然是天賦異稟了。好,很好!」孫途又連連點頭表示讚許:「你這上頭所寫的國初太宗出兵北伐最終失利皆因後方軍糧供應不上可有實證嗎?」
這話問得對方臉上一紅,苦笑道:「這個學生也只是根據事實推斷。其一,當初大宋與遼國之間的道路本就崎嶇難行,而主力大軍又已殺到幽州附近,導致補給路線拉得太長——太尉深諳兵法應該知道如此一來,不提沿路危險,光是糧食的消耗就比近距離的運糧要大出許多,畢竟運糧的民夫百姓也要吃飯,而他們押運的就是糧食,自然不可能省著,如此一來,再多的糧食運到前方也就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從而導致前方必然缺糧。
「其二,就是可以根據結果倒推。當初高粱河之敗固然是因為太宗皇帝受傷導致全軍崩潰,但其實在學生看來,這只是表象,此敗的根本還在於北伐大軍糧草不濟,軍中將士早已困頓不堪,這才以太宗之傷為誘因,造成了最後的潰敗。」
這些論點都是蔡奇在這些年來通過搜集一些數據所得出的結論,今日被人問到,便很興奮地一一道出,幾乎都忘記了他所面對的乃是如今大宋最有權勢的孫太尉。直到話說完,他才醒悟過來,又是一臉的拘謹與忐忑。
孫途卻滿意點頭:「說得好,看來你雖身在縣衙只為小吏,但卻一直都心繫朝廷大事,難得啊。而更難得的是你在算學一道上的能力,並能將之活用,正是朝廷需要的人才。」
頓了一下,見對方面露喜色,孫途又笑了下道:「好了,今日殿試時間也到了,你先出宮等消息吧。你這樣的人才,朝廷是一定會加以重用的。」
「是……是,學生,學生謝過太尉提攜……」蔡奇自是一陣激動,差點就要跪地叩首了,半晌后,才有些茫然地離開殿宇。
而孫途在目送其離開時,臉上更是露出了喜悅的笑容,看來這回就連老天都在幫自己啊。才剛和童沐他們提到要找專業的人才進入重要衙門呢,這裡就找到了一個精於算學之人,這不正好能把他放到戶部歷練一番嗎?
如此一來,因為之前看到那些大拍馬屁卻無任何用處的「錦繡文章」的鬱悶之心便已一掃而空,在孫途看來,只要有了蔡奇這麼一個先例,今後科舉考場之上必然會湧現出更多的相關人才,從而一改傳承幾百年來的,只以詩詞歌賦或是生花文章來取進士的陋習,讓更多人才為自己所用。
之後的事實表明孫途還是有些小瞧今科的百來名殿試考生了。這些人里或許充斥了許多隻會寫花團錦簇奉承文章的考生,但也絕不只有蔡奇一人有著真本事。
其中有三人,不但能把文章寫得精妙,而且各有自己的道理,叫人一看之下,就連連點頭。
比如這個來自淮南的名叫沈圖的考生,他就從文武之分上道出了今日之大宋與過去的不同,並以此為延伸,將漢唐一併拉了過來,進行了強有力的對比。雖然也有一定的吹捧之嫌,但其文章里的一切都合情合理,更有自己的諸多看法,光以文章本身來看,顯然是要強過蔡奇不止一籌的。
另外一個京畿考生張楠,更是從用兵之道上對之前歷次北伐來作了剖析,堪稱深入淺出,哪怕是那些不懂兵事之人都能從其文章里讀懂許多大宋之前屢屢敗北的主觀因素。他甚至還大膽地將大宋自太宗以來就有許多天子喜歡在東京城裡遙控指揮前方戰事的缺點給點了出來……
這篇文章唯一的缺陷就是半白不古,應該是張楠為了迎合孫途這個主考廢除古文的說法而做出了一些遣詞造句上的改變。只可惜,行文的許多習慣卻不可能輕易改變,所以一眼看去,總叫人感到有些彆扭。
但即便如此,孫途對此篇文章也是頗為讚許的,至於其人如何,那就不是只看一篇文章就能做出判斷了。
反正在接下來幾日的批閱考生文章的過程里,孫途還是大有收穫的,只從這百人中,就找出了十幾個有見識,也有潛力的考生苗子。對此,他自然感到了滿意,同時也做出了相應的安排。
三日後,朝廷終於公布出了此番殿試的最終結果,沈圖是當之無愧的狀元,一個叫楊常年的考生成了榜樣,張楠則是探花。
至於蔡奇則在他們之下,成為了二甲頭名,傳臚。不過據說,本來孫途是打算把他列為第三探花的,但在和童沐一番密議后,卻將他的名次往後靠了一位,如此一來,這位蔡奇在此番科舉考試里就不那麼顯眼了。畢竟人們最關注的,還是那三個排在一甲的考生啊。
可即便如此,在得知自己居然高中二甲頭名時,蔡奇依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哪怕是在隨後又一次進宮,和一眾同年一道拜謝朝廷和天子時,他都有種靈魂出竅的不真實感。因為他從未想過,自己居然還有成為進士,真正成為朝廷命官的一天。
而更叫他感到驚喜的事情還在後頭,就在金殿之上,天子便下了特旨,將他這個新科進士拔入戶部任員外郎一職,並負責對北伐大軍的糧食供應一事,這顯然就是一份極大的信任和榮耀,以及重擔了……
至於其他進士,張楠也被破格放進兵部,沈圖更是直接入了政事堂中任了小官,真正就是進了中樞。
只此一招,就讓這場科舉在大宋民間帶起了層層漣漪,讓所有讀書人再度對這全新的科舉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原先的抵觸自是一百八十度的發生轉變,畢竟相比於以往的按部就班,如今的科舉更能讓有才幹的學子迅速出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