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第449章

楊政道也是越想心中越發的火熱,如果一切真的是按照面前這位突厥使者仲育所說的這樣的話,那麼事實便是真的會如同他所說的那樣,雙方就此當真是有合作的前提的。他楊政道畢竟是前朝的皇室宗親,甚至是隋文帝的長子長孫,當屬於嫡系之中的嫡系。

雖說此前四處碰壁,將他滿腔熱血變得冰涼,再也沒有了年輕人的衝勁和闖勁。但是這些年的境遇也給楊政道上了十分生動的一課。讓他在遇事的時候不再像先前一樣心浮氣躁,反而是變得十分的冷靜沉穩。所以他先前雖然看起來是在數落突厥的各種不是,但實際上也是通過這種方式來看一看突厥人找他合作到底有沒有相應的誠意。

倘若那個使臣經受不住他這番揶揄,在這朝堂之上當眾發起飆來的話,那麼就說明突厥人對於這項合作也沒有十分的看重。換句話說,在突厥人下一步的計劃之中多他一個楊政道不多,少他一個楊政道也不少。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那麼即使去當了皇帝也就是個傀儡皇帝。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他楊政道即使坐在了那皇位上,卻也還不如就在自己的書館之中教書育人來的舒心的多。

但是那名叫做仲育的使臣,面對楊政道如此的奚落,卻仍然沒有動機火氣。反而是十分客觀的跟楊政道說了他們處羅可汗給出的條件,也很坦誠的承認了前一陣子在東北地區的慘敗。這裡面誠然是有一部分突厥人自己的習慣在裡面,他們十分能夠接受失敗,並且真如仲育所說:這些突厥人擅長在失敗之中找出失敗的原因,再對症下藥提高自己下一次勝利的可能。但是也絕對有極大的原因,是因為突厥人切實的想要和楊政道達成這次合作的。

所以楊政道在奚落了一番突厥人,試探出了突厥人此行前來尋找自己合作的誠意之後,近幾年來在中原地區四處碰壁所帶來的怨氣,也隨著這股奚落而消散去了不少。於是楊政道想了想之後便是對著仲育點了點頭,隨後對著竇建德說道:

「竇公,政道在中原四處碰壁,最後這才流落到您的治下,於是才算是將生活穩定了下來。可以說沒有竇公您,就沒有政道我的今天。所以對於政道來說,您既是恩人,也是上峰。所以先前仲育先生所說的,政道已經是完全的聽明白了。此外,政道也覺得他說的十分的在理,但是最終政道何去何從,終歸還是要聽竇公您的安排的啊。只是不知道對於這件事情竇公您的意下如何呢?」

竇建德本身便已經覺得仲育跨過自己和楊政道直接談,這也是最為穩妥的了。畢竟他們兩個人直接談的話,那麼竇建德說到底只是一個見證人。至於什麼條件,什麼要求,他們兩個人直接的談,那樣即使到最後出了岔子,那麼也是他們兩個人自己之間的問題,而怨不到他竇建德的身上來。所以竇建德便已經趁著這兩人說話的期間回到了自己的龍椅上,踏踏實實的坐了下來,只等著面前這倆人談好條件之後,就是皆大歡喜了。

但是竇建德可沒想到楊政道會突然間話題又引到了自己這邊,竟然詢問自己對於此事的看法。而且楊政道這話偏偏又說的十分的精妙,將竇建德奉為自己的救命恩人,並且表達出了我這些日子吃你的,喝你的,所以遇到關鍵事情的時候自然要有你來替我做決定,這樣裡子面子都給足了,讓竇建德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於是竇建德在聽到楊政道對自己說話之後,當即便是在龍椅上又端正的坐穩了坐姿。隨後稍加思索,便是清了清嗓子,對朝堂之上的二人說道:「咳咳。二位,你們一個是草原上來的貴使,一位是大隋的皇室宗親。無論哪位說出來都是我竇建德的貴客,尤其是楊先生你。」

因為在楊政道的語氣之中,竇建德已經隱隱地聽出了有同意仲育說法的意思。所以一旦這倆人談妥之後,楊政道就要在突厥人的幫助之下前往定襄郡登基稱帝,做他的皇帝去了。到那個時候,他楊政道是個皇帝,竇建德也是個皇帝。雖然亂世之間皇帝這個稱號不值錢,但是畢竟還是平級的。所以說竇建德稱呼楊政道便不能再用先前的公子了,而是轉而以先生相稱,用以表明他們二人的身份是平起平坐的。

「尤其楊先生,我之所以如此出力的救助楊先生,所為的也並非是其他的事情,而只是我也是窮苦人家出身,深知這亂世之中,流浪的人會遭受怎樣的非難。推己及人,將來有一天我可能也會有流落街頭的時候,到那個時候哪怕有人能夠像我幫助你一樣得拉我一把,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所以楊先生大可不必有什麼心理負擔,這都是我應該做的。而且如此重要的事情自然不能由我一個外人替你拿主意,只是無論怎樣,楊先生你決定好的,我竇建德都會無條件支持。」

竇建德略微接過了楊政道遞過來的話頭之後,便是使了個話術復又將這個皮球送回到了楊政道的手中。那意思就是說,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看著辦,不要問我竇建德,以免到以後這件事情除了岔頭的時候,你在背後指我竇建德的脊梁骨。

楊政道聽完了竇建德的話之後,便是哈哈一笑,隨後對竇建德說道:「昔日楊某流落中原的時候,也曾聽起人提起過竇公的事迹來。可笑那些腐儒們只說竇公是一介草莽英雄,即使現在稱帝了,也不過是一個無視倫理綱常,擅自僭越稱帝的匹夫之輩。

可是現在看來,此言卻是不屬實啊。雖然竇公您出身確實是來自民間的,可是這帝王心術玩起來,卻絲毫不亞於在官場之中廝混了十好幾年的那些老油條啊。也罷,既然竇公都已經這樣說了,那麼政道便已經有了決斷了。此去定襄郡雖說路途不算近,但是也絕不是山高水遠的距離,竇公咱們以後一定會有合作的機會的。這些年的恩情,政道銘記於心,致死不敢忘懷,這一陣子,多承蒙竇公的關照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日不落盛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日不落盛唐
上一章下一章

第449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