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準備撤退
日軍主力第五師團回援青島的消息傳到冀南的時候,周衛國等人已經發揮到了館陶,正準備進入魯西的地界。
接到消息之後周衛國陷入了沉默,要是換了一般的部隊的話,周衛國肯定也不會擔心什麼,但偏偏卻是小鬼子的第五師團,這對於青島城裡的部隊而言,壓力必然大增。
在長達八年的艱苦卓絕的抗戰史上,小鬼子真正讓中國人忌憚的並不是那些二線守備部隊,也不是那些三單位制的野戰師團,而是其核心的17個甲種師團。
甲種師團這個專屬名詞絕對是中國軍民刻骨銘心的存在,確切說,這個稱呼是在抗戰中期才有,指的是日本全面侵華之前,其國內十七個常備師團,包括了「近衛師團」以及第一至第二十師團,不過並不包括「十三」「十五」「十七」「十八」這四個師團番號。
這些師團,都是日本軍界的老資格,作戰經驗豐富裝備強。其中很多部隊,更是中國抗日戰場上的「熟臉」。
此前諸多抗日神劇將不明覺厲的吃瓜群眾們給誤導了,流氓痞子們可以一邊談戀愛一邊逞英雄,高舉抗日大旗集結一夥滿腔仇恨的隱世英雄就能手榴彈炸飛機,能手撕鬼子了,經常一兩位抗日英雄,就能團滅一群日本兵。
但抗日戰場畢竟還不在橫店,日本軍隊在中國戰場上到底有多麼不可一世。在真實的抗日戰場上,這些「甲種師團」卻處處透著兇悍。
日本甲種師團的第一個可怕之處,就是其兇悍的單兵作戰能力。
首先說一個基本素質——射擊,日本國小資源少,士兵的彈藥儲備,顯然難比英法美德等西方強國,但比抗戰時期的中國軍隊,還是要好得多。
中國即使是國民黨中央軍這樣的精銳,訓練限額也只有每人十五發子彈。而日軍是每人一百五十發,射擊精度更是奇高。
淞滬會戰之前,英國軍事觀察員就給出評價,日本士兵的射擊水準,屬於A級。
而甲種師團士兵的射擊水平,那更是兇悍。
曾在日本關東軍服役的作家五味川純平記載,日本甲種師團的射擊要求是「300米外的伏靶,必須要五發五中,而且彈著點必須要分佈在拳頭大的面積內」。
這幾乎是優中選優的神槍手標準,在正面戰場里,日軍就利用這種精確射擊能力,多次對中國軍隊的指揮官實行狙殺。
而在作戰意志方面,甲種師團也堪稱是最殘忍頑強的日軍。
以諾門坎戰役里的日軍第七師團來說,他們雖然遭到蘇聯優勢火力的毀滅打擊,卻也以負隅頑抗,讓蘇軍蒙受了巨大的傷亡,以至於蘇軍發出「我們簡直是在同死人作戰」的驚呼。
崑崙關戰役的最後階段,面對兵力絕對優勢且擁有榴彈炮的第五軍,困獸猶鬥的日軍第五師團。在軍官傷亡慘重的情況下,靠著飛機空投下來的指揮官指揮作戰,依然給中國軍隊造出了近三倍的傷亡。
以至於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曾說過,日軍訓練之精戰力之強舉世罕有其匹。這不是恭維,而是事實。
儘管比起西方國家來,日本陸軍的裝備也許不夠看,但是和抗戰戰場上的中國軍隊相比,依然還是壓倒優勢。而「甲種師團」的裝備,更是日軍里最強。
以「淞滬會戰」的日軍裝備為例,當時一個甲種師團,擁有四個步兵聯隊,一個兵工聯隊,一個重炮聯隊,一個輜重兵聯隊。全師團輕重機槍650挺,火炮108門,戰車24輛,坦克20輛,運輸車輛近1000輛。分配到每個步兵連,都至少擁有六挺機槍和六個擲彈筒。
依舊拿而號稱「皇軍之花」的第五師團為例,全師團28000名士兵,步槍兵只有8000多人,其他都是「機槍手」「擲彈手」「坦克手」等技術兵種。
日軍這樣的火力水平,即使面對抗戰早期裝備最精良的中國軍隊,也是壓倒性優勢。
而更讓當時前線中國軍官感到不可思議的,還有日軍縝密的情報工作。
理論上,日軍侵略中國,在情報準備方面,中國軍隊應該有先天優勢。
但事實上淞滬會戰爆發前12年,即1925年時,日軍參謀本部就對上海至漢口的一線地形,進行了細緻的偵察,標註出了所有的登陸地點。
而在慘烈的淞滬會戰戰場上,奉命馳援上海的74軍51師,才走到南京,行跡就被日軍掌握,立刻遭到日機轟炸。原本就實力不如人,而情報的滯后,也叫多少中國軍隊,在面對日軍時,已經沒有了秘密。
周衛國之所以忌憚第五師團除了以上的原因為,更重要的是陳建中所部和王永波所部都是近半年來組建的新部隊,或許他們在武器裝備以及戰鬥意志等方面並不比一般的鬼子兵差多少。
但是比起第五師團這樣的超級精銳而言,還是要差上一個等級的。更重要的是,比起火力兵員等因素,八路軍和日軍只見最大的差距莫過於協同作戰能力。
不僅僅是八路軍,國軍對上日本鬼子也一樣,在協同作戰方面國軍存在絕對的短板。
對此,抗日名將陳誠曾無奈的形容,我們的部隊是一師一師的單獨作戰,不知協同作戰,不知發揮大軍的全部力量,結果幾百個師等於一個師。
這句話,的確是對多少中國軍隊各自為戰,傷亡慘重的寫照。
反觀日軍在「協同作戰」方面,卻是爐火純青,尤其是其強大的甲種師團,在這方面更是堪稱教科書式的存在。
比如淞滬戰場上,日軍發起進攻前,都是先放出觀測氣球,鎖定中國軍隊方位后,再進行火力打擊,然後以戰車掩護步兵衝鋒。
死戰不退的中國軍隊,也因此蒙受了巨大的傷亡,許多部隊甚至還沒有看到敵人,就倒在了敵人這種多兵種協同作戰的打擊下。
在淞滬戰場上,中國軍隊每小時的死亡動輒以千計,犧牲的壯烈,在中華民族抵禦外辱的歷史上,鮮有前例。
可以說,正是這種戰術水平的落後,讓當時的中國軍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而比起當時中國軍隊正面戰場上「幾百個師等於一個師」的情況,日本的甲種師團,哪怕是不同師團的部隊,相互間也能打出密切配合。
比如台兒庄戰役的尾聲階段,日本第10師團的瀨谷支隊與第5師團的坂本支隊,面對中國軍隊的重兵打擊,卻仍然能相互配合,最終突出重圍撤退到棗莊地區。
而且即使在戰場態勢被動的情況下,這兩支日軍,依然還能在雙山潭山等地發起反撲,遲滯中國軍隊的攻勢。
面對已經傷亡慘重,倉皇撤退的日本「甲種師團」部隊,中國軍隊依然打得艱難。
現在日軍反攻青島的意志很堅定,也很迫切,因此可以想象到雙方一旦交火,那必然是一場生死血戰。
以第五師團的戰鬥力,即便對方此時並不滿員,但是依舊可以給城裡的八路軍守軍造成巨大的傷亡。
正因為如此,周衛國並不希望陳建中所部和王永波所部與日軍在青島死磕。
但是他們此時攻佔青島僅僅兩天的時間,根本就沒時間搶運物資,所以需要部隊在外圍爭取一些時間,無奈之下周衛國只能命令膠東軍分區派幾個團到西北方向阻擊日軍回援青島,其餘的部隊則是抓緊時間搶運物資,為撤退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