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駐兵大宛國(二)
第420章駐兵大宛國(二)
大宛國欲對抗大漢,只靠自身是萬萬不可能的,需有外援。
大宛國先是找了貴霜帝國,又找了安息帝國,但貴霜帝國與安息帝國都屬於王朝末期,政治軍事皆腐敗,且國中內亂不斷,就算兩國皇帝昏庸,口氣都很大,不將大漢放在眼裡,但兩國也實際上自顧不暇,根本抽不出精力真正幫助大宛國抵禦大漢。
一段時間下來,大宛國也看出來了這樣的情況,極為失望與心痛,沒法不心痛啊,要知道,為了求助貴霜帝國與安息帝國,大宛國可是向兩國送去了大量的汗血寶馬,可得到的只是兩國皇帝口頭上的幾句狠話,完全沒有實際意義,那些汗血寶馬算是全打水漂了。
沒從貴霜帝國與安息帝國那裡得到任何實際上的幫助,大宛國也沒有完全絕望,竟又找上了康居,甚至康居以北的北匈奴,希望康居能夠與大宛國聯軍,以及北匈奴能夠騷擾牽制大漢。
康居方面,曾經康居最強大的時期,擁有六十多萬人口,十三萬士兵,實力並不弱,但自從北匈奴遷移到康居以北,便不斷侵擾康居,兩百多年時間下來,如今的康居已經頗為虛弱,比當初的烏孫還要弱小一些,擁兵只有五萬多了。
康居也與烏孫有一小段交界,大漢吞併烏孫事件,也讓康居非常警惕,面對大宛國的求助,康居王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最終同意在緊急情況下與大宛國聯軍。
至於北匈奴方面,也有一段領地與烏孫交界,且比康居還長一些。北匈奴與大漢絕對是世仇,哪怕當年竇憲勒石燕然之後,北匈奴西遷出了西域,但北匈奴人中依然流傳著與大漢的仇恨,更流傳著大漢的強大。
大漢正式吞併烏孫之後,北匈奴時隔近兩百年,再一次與大漢有交界之處,這同樣嚇得北匈奴心驚膽寒。
說來,歷史上的北匈奴,在這個時期,已經向西發展到了烏拉爾河,只要再越過烏拉爾河,他們就會發現肥沃的頓河平原,基輔平原,與東歐平原,北匈奴就會再次西遷。
不過,那在歷史上也是幾十年以後的事情,當前時代的北匈奴仍舊只在天山山脈與巴爾喀什湖以西,到烏拉爾河以東這一帶區域。
如今他們再一次與大漢有接壤,再一次面對大漢的威脅。
北匈奴當代單于車牙逐召集眾人,他說道:「我們的世敵漢人又一次出現在了我們領地的邊緣,他們吞併了烏孫,下一步就要再進攻我們北匈奴。漢人野心勃勃,他們不僅不放過我們,還想吞併大宛國與康居,甚至更遙遠的地方,剛才大宛國已經來人,請求與其組成聯盟,共同對抗漢人,諸位是何想法?」
在場北匈奴諸人面面相覷,神情之中皆有畏懼。
大宛國與康居都想差了,北匈奴仇恨大漢不假,可是北匈奴更畏懼大漢。他們猶記得當年的匈奴有多麼強盛,可是卻在漢人的打擊下土崩瓦解,霍去病封狼居胥,竇憲勒石燕然,無不是給匈奴極其深刻的巨大打擊,特別是竇憲勒石燕然之後,他們匈奴人不得不為了躲避漢人,放棄了祖居的萬里大草原,退到了此處。
如今,驟然聽說了大宛國聯盟抗漢的請求,匈奴人第一個想到的不是同意與大宛國及康居聯盟抗漢。
畢竟在北匈奴眼裡,大宛國是什麼玩意,方圓區區三百里疆域,兵不過兩萬多,康居原來是有些實力,但他們北匈奴遷移過來之後,陸續打擊康居,如今的康居,疆域縮小了一半多,今兵亦不過五萬多,大宛國與康居加在一起也沒有當下他們北匈奴強大。
就這兩個實力弱小的玩意,就想請求他們匈奴一起聯盟抗擊大漢?
要知道,他們匈奴當年最強盛的時期,曾一度統轄五十萬鐵騎,可也在大漢的打擊下土崩瓦解,被迫僅於殘部西遷。
好不容易休養生息到今日,恢復了些許實力,可絕不能再在大漢的打擊下瓦解了,此時再瓦解一次,他們匈奴真就要徹底覆滅了。
話說,北匈奴自從西遷到這裡之後,近兩百年時間的發展,吸血康居,到現如今已經又擁有了大約十萬控弦騎士,其實力是康居的大約兩倍,比康居與大宛國加在一起都要強大得多。
康居多年遭北匈奴侵擾,仇視北匈奴,不願與北匈奴直接聯繫。面對大宛國聯盟的請求,北匈奴的反應完全出乎大宛國與康居的意料。
北匈奴不僅沒有選擇出兵襲擾,牽制大漢,反而迅速放棄了與大漢有些許接壤的近千里領地,舉部向西遷移,至烏拉爾河與鹹海之間,同時派兵試圖越過烏拉爾河,探索新的地域,這無疑將推動北匈奴更早幾十年發現烏拉爾河以西,肥沃的頓河平原、基輔平原、東歐平原。
另一方面,北匈奴如此畏懼大漢,而直接放棄近千里領地西遷的舉動,直接讓大宛國與康居傻眼了。
說起來,北匈奴放棄了近千里領地,大部分還是這些年從康居這裡陸續奪取的,此刻北匈奴勢力主動西移,相當於把這片區域『還』給了康居,只是康居依舊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反應。
也不等大宛國與康居如何反應了,在劉宇的旨意下,姜維、呂臻各領兩千五百飛龍騎正式進入大宛國,同時鄧艾率三千陌刀兵,外加半個常備軍團,一萬三千人亦移動到大宛國邊界地帶,隨時也進入大宛國,漢軍對大宛國的進攻態勢顯然已經展開了。
姜維、呂臻總共五千飛龍騎,可謂大搖大擺,沒有半分將大宛國放在眼裡的意思。
唯一與歷代其他那些游牧騎兵進入大宛國不同的是,歷代其他那些游牧騎兵進入大宛國之後,都是直接燒殺擄掠,而漢軍飛龍騎並沒有殺戮和擄掠普通大宛國百姓,搶奪他們財產的意思,只步步朝大宛國都貴山城進兵。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