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十六節 平靜的前奏
第十一章第十六節平靜的前奏
開元二十五年夏末,大唐朝廷各高層再次發生變動。禮部、戶部、兵部的主管尚書發生更替,手下的不少官員,自然也大大變換了一番。
明面上,安祿山的親信奪取了油水豐厚的戶部,李林甫的私交取得了兵部,雙方分控尚書各部的局面並沒有改變。但眼光深遠的大臣,都已經察覺到,李林甫的牛仙客就算再得力,也不可能有效控制長時間受安祿山影響的兵部。這次變更以後,安祿山已經佔據了全面的優勢。
李林甫本人和其他卻更沒有發覺,對李林甫有過結交之意的牛仙客,早已經完全成了安祿山的手下。雙方的實力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
隨著時間推移,大唐天子親自設計的歌舞,正式由謝阿蠻主舞,呈現到了群臣的面前。
李隆基的才華確實不同凡響,新編歌舞,絕對高雅華麗,最能體現大唐的盛世繁榮。令觀看的群臣和外國朝見使節,無不讚歎折服。雖然這裡面安祿山和梨園子弟的功勞很大,但主要策劃者卻是李隆基。
面對這樣高雅的舞曲,整個京城上流社會,立刻掛起了流行藝術歌舞的旋風。普通老百姓,也開始感受到這個社會風氣,很多人乾脆不讓子弟進學堂。而是送到教坊學習歌舞曲藝,準備一朝得幸,像那個謝阿蠻那樣常伴君王側。
至於那所謂的安祿山惡意送「蠻夷歌舞」,也因為不少大臣自己開始蓄養類似地歌伎,變得不再被過多提起。大唐的開放,本來就不會令這些產生多大反感。上書言事的清流,在安祿山的干預下。或被外掉,或被提升。到是被他藉機好好清理梳理了一番。
只是李隆基也是色中惡鬼,在這些「蠻夷女子」伺候下,難免過多的沉迷於聲色。而隨著武惠妃年老色衰,對李隆基的影響力變得越來越弱。這樣一來,安祿山發現,無形中讓來自宮中的壓力少了不少。
朝中權力分配,已經對安祿山十分有利。利用內奸傳遞信息。再加上自己聯合一部分大臣打壓,李林甫現在幾乎已經沒有和安祿山正面較量地能力。如果不是怕李林甫狗急跳牆,再加上還有一幫沒表明立場的老大臣在旁觀,安祿山甚至都準備直接叫自己地親信,取代他的相位。
************************************
「啟奏陛下!秋收在即,還請陛下主持秋糧收割儀式,為天下萬民表率!」安祿山在興慶宮中向李隆基請命。
他的身後,站著的是李林甫和幾個朝廷重臣。
李隆基已經有好幾天沒上朝了。按照新的規定,改為朝中大臣有事主動來興慶宮向他彙報。今天因為事情比較多,到的大臣也比較多。不過這並沒有影響李隆基喝美酒,賞佳人的興緻。一邊是已經有點中年婦女形象地武惠妃,一邊是豆蔻年華的謝阿蠻,宮殿中央還有一群正在聞樂而舞的歌ji。
「朕不是說了嗎。今年的秋收,由忠王代朕主持。」李隆基不悅的皺了下眉,隨口喝下一杯殷紅如血的紅葡萄酒。
「陛下!秋收儀式,一直由天子或國之儲君主持。忠王雖然貴為皇子,且聲明顯赫,但畢竟不是儲君。讓他代替陛下行秋收禮,恐怕與制不合!」底下立刻由懂規矩的大臣出來反對。
歷代都由皇後主持蠶桑,皇帝主持農耕。雖然並不是每個皇帝都能遵守,也不是每年都要舉行,不過李隆基前期非常勤懇。都是親自參加或者由太子代表他主持。到是形成了慣例。如今他本人非常沉迷與享樂,原來的太子又被廢了。一時到沒人可以代替。
「哼!朕不想去,你們就沒辦法了?」李隆基淡淡地冷哼一聲。
「這個,假如二尊有事,也可由宰相率百官代行!」下面立刻有機靈的官員介面。
「恩!那就由兩位宰相代朕主持秋收儀式吧!」李隆基立刻笑著點頭。
「陛下!如今陛下春秋鼎盛,這樣的大事,臣不敢逾越!」安祿山立刻惶恐的出來拒絕。
皇帝身體好著呢,怎麼可以由大臣代表他。
李林甫慢了一步,但也在安祿山的後面口稱「不敢奉詔」。
底下的其他官員到是並沒有怎麼說話。
能跟隨安祿山、李林甫兩人進入興慶宮地,基本上是他們的親信,這樣對於兩位主子非常有利的事情,他們當然不會去破壞。
「這有什麼,只要按禮行事,兩位愛卿儘管拿朕的旨意去辦,並一定要代表朕!恩,再讓忠王和卞王隨兩位愛卿一起主持儀式,讓他們了解了解民風!」李隆基對兩個宰相的不敢毫不在意,自顧自就下了嚴令。
「臣遵旨!」安祿山和眾官員只得領旨。
「對了。」李隆基放下手中的酒杯,「既然秋收就要開始了,那秋賦的徵收工作準備怎麼樣了?安卿,聽說今年風調雨順,收成很不錯,別到時候讓朝廷忙不過來收稅!」
「呵呵!陛下放心,秋賦的徵收工作早就準備好了,有了夏糧攤丁入畝稅的經驗,秋賦方面基本沒什麼問題。看現在百姓的反應,也算是基本默認了攤定入畝!」安祿山躬身回答。
雖然李隆基現在已經很是有幾分昏庸,底下人對他地抱怨不少。但他最近地獨斷專行,讓皇帝權威反而得到了加強。有時候喜怒無常,就算是安祿山和李林甫兩個宰相,在他面前也要隨時隨刻小心應對。
現在朝中的情況是,除非李隆基突然發生意外,要不然安祿山根本不是他地對手。因為李隆基權威的加重,讓不少本來野心勃勃的人。現在根本不敢和他作對。安祿山原來希望李隆基不問政事後,自己可以獨攬朝政的美夢。並沒有完全實現。
當然,安祿山知道現在自己位高權重,已經遭到不少大臣的忌恨,根本沒了退路。要是這時候在權力上退縮,結果肯定是因為其他大臣地讒言,自己被李隆基處死。所以就算明知道自己權力越來越重,馬上就會引來李隆基的顧忌。他還是不得不加強對朝政地控制。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李林甫覺察到雙方的差距,準備和自己妥協時,安祿山堅決的拒絕了他的要求。
「陛下!吏部已經完成新近一年官員的考核,臣和安相已經商討過了,只是對其中幾個官員的評價有點爭議,還請陛下御覽!」李林甫看到安祿山說的事情已經結束,立刻將自己手中地事務說明。
「哦!對哪些人有爭議呀?拿來看看!」李隆基嘴上說拿來看看。面上卻已經有幾分不耐煩。
高力士忙接過李林甫遞上的表章,繞過謝阿蠻,傳到了李隆基手中。
兩個宰相有爭議,當然只有皇帝來決斷。如果爭議不是很大的話,還要麻煩皇帝,那兩個宰相就肯定會挨訓。既然現在李林甫和安祿山敢毫無顧忌的上表。那事情肯定不會簡單,底下官員已經暗自開始站隊。
「咦!這是怎麼回事,安卿和李卿給出的評價竟然完全相反?」臉上已經沒了不耐煩,難得的再次露出慎重表情。
安祿山內心暗暗嘆氣,雖然李林甫其實也希望李隆基能夠更昏庸,權力下放的更多,但因為經常在和自己爭鬥中處於下風,為了挽回劣勢,還是屢次將李隆基從沉迷享樂中拉了回來,給他自己壯勢。
「陛下!臣的意見。完全是根據吏部所擬考核所下。應該十分公允。而安相……好像全是根據一般大臣地意見來判斷!」李林甫斜頭看了安祿山一眼,又微笑著朝李隆基搖了搖頭。
意思很明顯。自己這個是客觀正確的決斷,至於安祿山的意見,應該純粹是個人看法,當不得真。
聽了李林甫的話,李隆基自然把目光看向了安祿山。
安祿山到是不慌不忙,也不給自己辯護,只是從自己袖中取出一份表章,呈了上去。
「陛下!臣正好接到有彈劾吏部上下七名官員收受賄賂的表章,才認為吏部的考核不可信,請陛下過目!」
「哦!呈上來吧」李隆基眉頭微皺。
今天是宰相和各部前來,御史台地人並沒有出現,所以李隆基也沒有追究,彈劾表章,為什麼不由御史呈遞。只是看到對於安祿山和李林甫這樣毫無顧忌的爭鬥,內心總覺得有的擔心。但隨後想想自己本來就是希望他們能夠互相牽制,現在的結果正符合自己的預期,也就不是特別在意了。
「哼!一個侍郎,兩個主事,其他輔佐官員四人,行收賄達幾十萬貫!這些人的事情都是真的嗎?不過怎麼不是御史的奏摺?」李隆基翻看奏摺后大怒,但還沒失去理智。
「陛下!此事定然虛偽!」李林甫趕忙出列。
剛才他怕人說自己做賊心虛,也可能給李隆基一個自己包庇屬下的印象,在安祿山出奏摺的時候沒有阻攔。但此時卻是必須出來說話。朝中敢和安祿山抗衡地人,只剩下自己,如果自己不說,那這些親信,就真地只有下大理寺問罪一途。
「陛下!監察百官,向來是御史言官的職責。臣總領監察事務,敢確定吏部官員,基本清廉,至少不會出現這樣大筆地受賄。安相那份奏摺既然不是御史送呈,應該是其他官員是道聽途說,還請陛下治那人妄言之罪!」
「呵呵!李相,上書言事,那是每個人臣的本分,怎麼能以妄言論罪。何況這份奏摺,是萬年縣令所送,他執掌京郊,已經掌握了一些證據,自然不會是亂說!」安祿山也不客氣。
現在長安城的萬年縣令,正是安祿山的親信。萬年縣地方不大,但因為是管理長安城郊,地位比得上普通的大州,重要性更是一般州刺史沒法比擬。安祿山當初為了給親信謀這個位置,特意犧牲了一個轉運使的職務,才讓李林甫鬆口。
「讓萬年縣令把證據呈來,如果屬實,吏部的官員決不能輕饒!」李隆基合上奏章,冷冷的說道。「至於今年的考核,讓吏部把統計的官員政績劣跡,都送到朕這兒來,由朕親自審閱,如果裡面有什麼虛假,涉案官員,一律罪加一等!」
他已經不耐煩安祿山和李林甫的爭執,最後決定還是按照慣例,各打三板。
吏部的官員肯定不可能都清廉,讓萬年縣令送證據,就意味著將會有幾個李林甫的吏部親信下台。但由吏部送交政績考核材料,卻是偏向李林甫,讓他有機會補充一批親信。
不過李隆基對自己太有信心。如果是換在以前,確實會是公平的結果。現在他沉迷享樂,哪可能真正認真的去審核,到時候肯定會根據材料來粗略判定。
「吾皇聖明!」機靈的李林甫,立刻意識到這樣處理對自己的好處。
安祿山也是面帶微笑,並沒有不滿,躬身稱「陛下聖明!」
剛才看兩個大佬爭執,都不敢插嘴的大臣,此時立刻聽到兩人的聲音,立刻把握住時機,高聲的稱讚李隆基聖明。在不知不覺中,這些內心並沒有不忠誠心思的大臣,就算在李隆基面前,也已經變成重點看兩個宰相臉色行事了。
李隆基對兩個宰相和群臣的反應十分滿意,立刻高興的表示,讓他們有其他的事情趕緊說,沒的話就可以回去了。
安祿山李林甫兩人,自然很能把握為官之道,知道臣子在君主面前強烈爭論一次行,持續不斷的爭論,就會讓君主覺得這兩個大臣沒法共事。到時候最大可能的處理,就是讓兩人不再出現在自己面前。
所以接下來兩人全都開始有條不紊的彙報自己工作,什麼歌舒翰大敗吐蕃軍啦,嶺南道新產荔枝密啦,新大陸又有船隊回來呀,各種各樣祥瑞事件,都被稟告了出來。雖然免不了讚揚自己一番,損對方几句,卻並沒有再正面爭論。
李隆基平常的時候沒什麼架子,在這個平常觀賞歌舞的大殿,更是讓大臣說話不用拘束。一時之間,大殿中到有了點君臣融融的感覺。
(晚上應該還有一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