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天家事

第211章 天家事

第211章天家事

按照大明宮中的規矩,皇子八歲出閣讀書,藩王十二歲就要就藩。()不過,這事情也不那麼絕對。泰昌皇帝做皇子時,出閣讀書就已經十來歲,而福王就藩,更是到了二十八歲。什麼皇家規矩,都是靠皇帝的心情而定。

因此,信王朱由檢年過十四歲,卻還在京城中打轉,遲遲不去就藩也並不是十分奇怪的事。畢竟,皇帝和信王手足情深,可是朝野有目共睹的事情。

然而,大臣們雖然嘴上不說,可心中對此事都有著自己的看法。就連一直疼愛朱由檢的皇太妃傅氏,也私下告誡皇帝,對信王的寵愛要有所節制,免得讓小人起了什麼非分之想。

這話出自一直膽小怕事的傅太妃口中,可是件極其罕見的事情。由此可見,朝野上下對信王受寵的忌諱之深。

朱由校心中清楚,這並不是傅太妃無事找事、挑撥離間,更不是大臣們杞人憂天,當然也不是信王朱由檢如何不堪。相反,信王朱由檢聰穎好學,又知進退、守禮儀,是個極其賢良的王爺。

只不過,大明一向對藩王防範甚嚴,看不得藩王們離權力中心太近。信王朱由檢的名聲越好,就越引人忌諱。而偏偏朱由校出於某種擔心,一直都把信王拘在京中,不許他就藩,這讓宮內宮外都擔心不已,生怕信王藉機作亂,攪亂朝綱。

日子長了,閑言碎語就傳到了信王朱由檢耳中,可朱由檢也十分無奈。滯留京中並不是他想要的,自皇兄產下龍子后,他就像去封地就藩,但皇兄偏偏不許可,他又能如何。

為此,朱由檢不得不小心小心再小心,謹慎謹慎再謹慎,生怕一個不好,被大臣們抓住把柄,沒有個好下場。但遺憾的是,無論朱由檢再怎麼小心謹慎,卻還要時常進宮見駕,聆聽皇兄教誨。

坤寧宮中,聽得信王朱由檢求見,天啟帝就站起身來,準備去御書房接見。皇后張嫣有些吃味,便笑著道:「萬歲爺真是手足情深,對五皇弟實在太好了。」

朱由校愣了愣,臉上的笑容頓時便凝住了。遲疑了一會兒,才笑道:「由檢年少,又是朕唯一的手足,朕也是想在他就藩之前,好好的和他親近一下。」

張嫣滿臉笑容,「萬歲爺說的是,」低頭又看看正在自己跟前玩耍的太子朱慈煜,「若是太子長大后,能和手足兄弟如此相處,也是件美事。」

朱由校嘆了口氣,擺了擺手道:「這也要你我齊心教導,好讓他們兄弟手足和睦。」

頓了頓,朱由校卻放棄了去御書房召見信王的念頭,吩咐宮人道:「去把信王召到這裡來,」吩咐完之後,才對皇后笑道:「五皇弟也好久沒見過你了,不如讓他到這裡來……」

張嫣巧笑嫣然,介面道:「萬歲爺說的是,臣妾也十分想念信王爺呢。」頓了頓,又道,「既是萬歲爺念及手足,何不召三位皇妹過來,大家一起聚聚。」

「這樣也好,」朱由校微微頷首,想了下又道:「把大皇子也叫來吧,今日就在坤寧宮設宴,大家好好聚上一聚……」

大皇子朱慈燃是朱由校的第一個兒子,由於其生母身份尷尬,使得朱由校引以為恥,朱慈燃也一直不受朱由校待見。但出於骨肉之情,朱慈燃還是得到很好的照顧,被交給傅太妃教養,日後也能封個親王,也算得上功德圓滿。可宮內人都明白,跟著朱慈燃這個主子,是沒有前途的,哪怕是身為皇長子,也絕對不可能繼承大統。正因如此,一向膽小怕事的傅太妃才會接下教養皇長子的重擔,而皇后才能心平氣和的對待朱慈燃這個庶長子。

聽得皇帝難得想起一次皇長子,張嫣便笑著應承下來,打發人去乾西五所傅太妃處,將皇長子抱了過來。

朱慈燃已經三歲了,雖然年紀尚小,但上傅太妃一直耳提面命,也粗粗懂得一些事情。在和太子朱慈煜玩耍時,處處退讓,毫無半點銳氣。一番玩耍下來,看的張嫣心花怒放,看的信王朱由檢暗暗嘆息。

話雖如此,可朱由檢也知道,這是宮中難免之事,自己只不過僥倖遇見了皇兄這樣的親人,才得以逍遙自在。但僥倖之後,朱由檢更是暗下決心,一定要找個機會,向皇兄、皇嫂表明心跡,早早就藩。

用膳完畢,皇后和幾位公主帶著兩位皇子閑聊,朱由校卻帶著朱由檢離開了坤寧宮,到宮后苑閑坐。

「由檢,朕交給你的功課,你想明白了嗎?」方一坐定,朱由校便迫不及待的問道。

「回皇兄的話,」朱由檢急忙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回道,「臣弟駑鈍,實在想不出好的辦法,來解決宗藩問題。」

兄弟二人說話時,宮人們照舊被趕得遠遠的,完全不能聽到兩人的講話。畢竟,和藩王談論政務,哪怕是關係皇族事務的政務,也是件十分忌諱的事情,一旦傳揚出去,必定會引起悍然大*。不說信王生死如何,就連作為天子的朱由校,也要遭到大臣們的圍攻。

可饒是如此,日子長了,也有人發現了些蛛絲馬跡,知道信王經常向親近師傅討教治國之道。只是攝於皇帝對信王的寵愛,尚沒有人直接上疏彈劾信王有不臣之心。

「這事情不急,你再好好想想,總會想出個辦法的。」朱由校並不覺得信王實在敷衍自己。說實話,朱由校對朱由檢這個歷史上的崇禎皇帝的才能並不看好,哪怕他曾有名言——『朕非亡國之君』,也不覺得朱由檢能處理好宗藩事務。否則,歷史上的崇禎也不會因財政睏乏,而身死國滅。

但是,出於對自己命運的憂慮,害怕自己逃不過享國七年的悲慘命運,朱由校還是要極力培養朱由檢的治國才能,免得自己死後,國家被朱由檢所斷送。至於自己的兩個兒子,畢竟太過年幼了……

「臣弟無能。」朱由檢一臉的羞愧,雖然皇兄對自己恩重如山,時常教授自己治國之道,並將治國思路講給自己聽。可朱由檢總覺得,這樣參與政務,是自己的取死之道,面上雖不說,可心中一直抵觸。

朱由校輕輕的嘆了口氣,出神的望著遠方的那座高山,按照方位,這座山應當就是煤山。若不是自己僥倖到了這個時代,二十年後,自己身邊這個兄弟將弔死在上面。現如今,自己來了,也平滅了建虜,將遼東故地重新收歸治下。這看似形勢大好,可朱由校心中清楚,如不將豪紳的目光轉向海外,大明也難逃歷代興亡舊路……

「這幾日,朕一直在召見在京的宗藩子弟,你就陪著朕一起吧。」朱由校突然說道。

「臣弟遵旨。」朱由檢躬身應道。

雖說朱由檢極力躲避,可他畢竟有著親王爵位,又是天子親弟,更是在京中爵位最高、地位最高的宗室,一向被宗藩子弟視為領袖,對最近的宗藩話題自然不會陌生,也知道皇帝一直借著調研的幌子,在宗藩子弟中做著分化。現見皇帝有命,朱由檢便應了下來。

朱由校點點頭,不再和朱由檢談論政務,而是考問起朱由檢的功課來。說起朱由檢的功課,不得不提提朱由檢的老師。

但凡被安排給朱由檢任課的,都是翰林院的拔尖人物,儼然是東宮侍講的班子。饒是如此,朱由校還時常召信王入宮,親自考校。

問了幾句功課,見朱由檢確實認真學習,並沒有空耗時光、耽擱功課,朱由校滿意地笑了,「不錯,五弟的功課大有長進。」

「都是皇兄督促,老師們教得好。」朱由檢急忙回道。

「也是五弟用心,才有此效果。」朱由校點點頭,想了想,又道:「這樣吧,內閣大學士解經邦學識淵博、治事幹練,可為五弟的老師……」

解經邦?朱由檢有點糊塗了,他抬頭看了皇上一眼,卻迅速低下頭去,心中委實作難,不知道如何應對才好。

要知道,這解經邦可是當朝大學士,是皇兄身邊的重臣不說,更是天啟朝開海政策的策劃人。這樣一個人物,成為內閣首輔是早晚的事情,現在卻要給自己做老師?

朱由檢的心,不由得狂跳起來。

「皇兄,解大人是朝廷重臣,公務繁忙,怕是無暇教授臣弟,」朱由檢強行收斂精神,推辭道:「還請皇兄三思。」

朱由校點點頭,卻又搖了搖頭,「這件事情,朕自有打算,五弟無須多慮。」

「臣遵旨。」

朱由校看了朱由檢一眼,突然笑了,「你想那麼多做什麼?只是個師傅而已……」

朱由檢尷尬的笑了,心中卻誹謗不已,這能只是個師傅嗎?

朱由校還想再教訓朱由檢兩句,卻突然愣住了。

朱由檢低頭半晌,一直沒聽見皇兄說話,便抬起頭來,卻看到皇兄吃驚的看著遠方,臉色十分奇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風萬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明風萬里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1章 天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