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以漢唐之名
至於國號史進力排眾議,直接定下了大漢!雖然很多人希望史進定國號為齊魯,或者定國號為燕,但是史進還是喜歡漢這個國號。
再說了史進生在漢中以漢為國號也說的通啊,反正史進就是要以漢唐之名,把漢唐的榮耀擴展到全世界!
接著就是讓所有人都意外的封皇后,扈三娘意外的成為了皇后,其餘的女人一起都封為了貴妃,這些人也沒有吵鬧。
登基大典當天,作為給新黃獻禮,王寅從揚州出發在海軍的配合下直接攻打建康城,武松則攻入九江地區,南邊的部隊進入江西地區。
整個對趙構勢力的作戰進入了最後的時刻,對於這種叛徒史進的要求是不接受投降,史進登基十天後,建康城終於還是被攻破。
本來是不用打這麼久的,但是史進不接受趙構投降,導致對方惱羞成怒,最後打算跟梁山拼個魚死網破,當然他有這個想法,梁山軍當然不會陪他瘋狂。
在加強攻勢的同時又聯絡了幾個選擇無條件投降的將領,在他們的幫助下輕鬆殺進建康城,在趙構的皇宮的某個床底下把他給揪了出來。
當消息傳回東京,大家自然一下子就振奮了起來,史進當即宣布免去今年戰爭波及地區的田賦,並且為了紀念那些為梁山拋頭顱灑熱血的人,史進決定在東京和梁山修建大型的忠烈祠供奉。
對此有一部分宋朝的老臣對此頗有微詞,覺得史進把跟大宋打仗而死的士卒都供奉在忠烈祠有點不合時宜。因為是內部戰爭什麼亂七八糟的理由。
史進對此確有自己的想法,反正不能讓為自己而死的人沒有個說法不是,再說以後根本就不用分什麼內戰外戰。
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史進希望有生之年把他變成事實,即使自己有生之年不能完成,那史進也要打好基礎,讓自己的子孫完成這個大業。
江南穩定之後,大漢的周圍一下子變得安靜了下來,漢軍兇狠,先後消滅了遼國,金國,西夏,還有大宋四個中原地區的強大國家。
可謂是從屍山血海中打出來的,現在這隻猛獸已經清理乾淨了身上的小病患,現在露出了自己鋒利的獠牙,周圍的那些鄰居自然就戰戰兢兢的了。
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原本打生打死的大理跟南越國,這個時候自覺的停止了戰爭,然後紛紛上書請求大漢聖裁。
而周圍的小國也紛紛上表,希望大漢重新冊封他們,史進對於兩國罷兵這件事還是很遺憾的,不過接下來史進還不想從陸地上發起新的戰爭,所以大理就很幸運的躲過了一劫。
史進下旨狠狠的申斥了他們一番之後,要求他們上供一批貢品,然後就草草結束了。
下面的一兩年,史進打算對整個大漢的道路進行修整,然後大小河流的河堤也需要加固。
還有規劃出產糧區,並且把一些不適合種田的地區的百姓遷移到適合種田的地方,例如山西和山東百姓遷移到東北,陝西百姓遷移到河套,金山還有玉門關的各地。
然後就是江南百姓遷移往更南邊的地方,還有就是鼓勵生育,做好基礎衛生工作,提高兒童的成活率,等等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
當然史進既然提出了天朝田畝永不加賦,自然徭役也不能太多徵調,所以這邊江南戰役一結束,海軍就開始摩拳擦掌的叫囂著要蕩平倭國。
倭國那邊也自覺的慫成了一團,天皇更是發布詔書,要求國民務必忍耐,務必不要釁自我開,國內也派出了規模浩大的使團,帶著國庫里一半的黃金,希望大漢能放過他們。
史進手下黃金之後,望著對方一臉乖順的樣子確實也有點不好意思下手,但是一想到對方國庫里還有一百萬兩黃金,史進心裡就不痛快。
史進心裡一不痛快倭國上下就慌了,慌忙把國庫存金全部送來,表示真心歸順,表現的比龜孫子還要龜孫子。
要是換做以前,倭國也沒有這麼慫,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從梁山發跡開始,梁山軍的軍艦就統治了整個倭國海域。
動輒撞擊炮轟倭國漁船兵船,凡是有貨輪拒絕檢查,即使逃到倭國港口內,也一樣被梁山軍追上去直接擊沉在港口裡。
倭國上下是聽著看著梁山軍炮艦耀武揚威的威風生存了十幾年的,也曾經有不服氣的倭國人組織舢板大軍企圖抗衡梁山軍的炮艦,最後無不是以卵擊石,梁山軍的戰艦炮加上虎蹲炮組成密集的火力網,根本不是用人數優勢可以填平的。
就算衝過了虎蹲炮的射程,炮艦上還有火槍手,一樣是倭國人的噩夢,最後那高高的船舷還有強壯彪悍的梁山水手,倭國上至皇帝公卿,下至販夫走卒無不認識到自己跟天朝上國的差距。
接著就是順從,順從之後,梁山軍的後勤船隻偶爾也會在倭國停留補給,梁山軍的富足那可不是嘴上說說的。
無論是船上水手下船之後的揮金如土,還是船上伙食採購的精挑細選,還是船上的衣服吃食都是顯示出天朝上國的華貴。
所以每一次有梁山軍的戰艦停靠,倭國的良家女子都打扮的花枝招展,以能被天朝上國的船員睡為榮,不僅自己顯得榮耀,整個家族都感覺與有榮焉。
要不是史進有硬性規定,不準取異族女子為正妻,這些人甚至都有獻上全家的財物,讓自己的女兒嫁給梁山的水手為正妻。
就算只是妾,只要誰的女兒被梁山水手納了,那她的家族立刻變得跟縣裡的老爺一樣尊貴,所以在這種氛圍下,整個倭國就派出了大量的留學生到梁山去學習。
史進也對他們一視同仁,全部跟其他的留學生一起接受大儒的教導,然後學習儒家的經意,派遣最好的老師教他們作詩做賦,務必讓每一個留學生都滿腹經綸。
這些學會天朝華美文章的人回到倭國自然是到處宣揚梁山軍的強大,而且梁山的強大那可是一場一場的勝利打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