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故人相見眼底紅
如今的萬安城裡人又比修雙卿在朝時少了。
風伯開的葯實在苦,幸得小花並沒有那麼矜貴嬌氣,在修雙卿的鼓勵下還是喝完了。入夜子時,小花在榻上熟睡,修雙卿卻還沒有睡下的意思,坐在桌前寫了一封信,托信鴿帶回四伏州。
紅影倏地站起來,擋在油燈前,遮擋住大半光亮,儘管小花仍然熟睡,沒有醒來的跡象,修雙卿依舊向後看了她一眼,然後拿起燭台離開了房間。
孟琅光告訴修雙卿,近日姜鏡奕都不在朝,據說是暗中去了萬安,朝中上下都不知他要做什麼。
可是修雙卿知道,姜鏡奕是想見自己。
自己本可不必去找姜鏡奕,可是她想知道柘樾的消息。並且,她本就沒有什麼欠姜鏡奕的,只不過她心裡還有一絲好奇,若是姜鏡奕再見到自己,會是如何表情。
花了一個時辰,修雙卿終於從迷路的迷亂思緒中走到萬皇樓。仰頭看著曾經熟悉的地方,如今在沒有任何點飾的黑幕下,越加寂寥無人,黑黢陰森,修雙卿一襲紅衣麗影站在台階上,手中托著一盞昏黃的燭燈,稱得十分渺小。
推開一扇積上灰塵的雕花木門,修雙卿踏上上樓的樓梯。據說在修雙卿流放過後,萬皇樓便被強制關業,雖說早在柘樾跟隨自己去到西域起,萬皇樓便被解散了,可是如今六年再無人息,同鳳凰台一樣,讓人感覺孤零。
走上二樓,修雙卿的腳步還沒有停下來,繼續走上三樓,早先時候柘樾說過三樓四樓是做什麼用處存在的。修雙卿到底也沒有上去過,不知到底是個什麼模樣,也不清楚有誰等著自己。
修雙卿懷著鎮定自若的心情剛剛來到三樓,三樓所浮現在修雙卿眼前的是一地狼藉,這是一地的骨頭,如果沒有猜錯,這是早已脫去皮肉的人骨,專門用來恐嚇他人用的。三樓的道路曲折,每一處都有東西突然冒出嚇人一跳,陰風徐徐,積澱了六年的詭異氣息,更加讓人毛骨悚然。
可是修雙卿依舊鎮定的走在其中,除了自己的死,她什麼都不怕。亦或是,她也不怕死,修雙卿早在六年前就已經死了,還有什麼值得她再死一回?
突然間,修雙卿覺得自己剛剛邁出的一隻腳好像踩到了什麼,低頭一看,出現在眼裡的是一個躺在一旁的人,還是一名男子。修雙卿瞧著他身形熟悉,不知為何,修雙卿心裡有種不祥的預感。修雙卿又將燈燭靠近了些,看了看他的臉,修雙卿的眉頭就不由得皺了皺。
眼前的人是修雙卿曾經熟悉的一名朝中官員,也是自己一個好友的父親,師書嵐。
修雙卿只覺腦袋微微有些發暈,眼前的屍體已經開始被蟲鼠攀爬其上,但是臉還能辨別出來。師書嵐是近些年才死的,他身上有許多傷痕,可想而知,女兒死後,師書嵐受到了怎樣的對待。
前朝之臣,總是不被善待。
就連容昭的家人也受到牽連,慘造滅門。
修雙卿舉著燭台又向前走了幾步,剛走幾步,只見前方又吊著一個人,修雙卿依舊記得他,他是自己在朝執政時提攜的刑部尚書尚珩,可是尚珩也被奸人陷害,落得如此。
修雙卿沉重的閉了閉眼,其實修雙卿的眼睛已經不復往日鮮亮明動,有了歲月的磨鍊,早已變得深沉而憂鬱。
又是向前走了走,修雙卿不曉得後面還會看到哪位熟人,身後便傳來吹來一陣寒風,微弱的燭火搖曳不定,好似是有鬼魅纏上來了一般。修雙卿不禁停下腳步,手中端著燭台的底座,神情平靜,清冷的輕笑了一聲:「你不是想見我么?我來了,你怎麼反而不出來了?」
過了一會兒,也就是短短的一會兒,身後便傳來熟悉的聲音,是一個女子,一個「熟悉」的冷冷的女子:「修雙卿,是我對不住你,如今何必牽連他人。」
是簫懷瑾的聲音。
簫懷瑾穿著一身紫色中原人的衣裳,即便已經過了三旬的年紀,模樣依舊清麗姣好,天仙一般。
修雙卿不動聲色的勾了勾嘴角,眼睛微微眯了眯,「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簫懷瑾的眉頭微微蹙了蹙,拳頭攥起,「修雙卿,我知道你恨我,恨三哥,可是維姜是無辜的,你……你怎麼可以牽連無辜,牽連一個那麼小的孩子。」她的聲音帶著顫音,像是很是悲傷。
修雙卿輕哼出聲,轉過了身,漆黑的目光鎖向簫懷瑾,嘴角彎彎的,像是見到故人,她很開心。接著,說道:「我怎麼不能了?維姜的生死,與我又有何干係。簫姑娘,不知你有沒有見過,維姜傷痕遍體的模樣,我每日切下她一根指頭,剜一塊肉,她縮成了一團,真是可憐啊。她哭泣的樣子就像她的父親,向我連連求饒,我可是高興得不行呢。」
簫懷瑾的身體顫慄起來,驚恐萬分的看向修雙卿,「你……你說什麼。」驚恐之中還帶著憤恨與凌厲,像是要用眼神把修雙卿殺死。
每一個母親最疼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沒有一個母親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受一點兒傷。聽到修雙卿的話,簫懷瑾的心痛到了極致,對修雙卿的怨恨也更是到了極致。
「我的話你不明白嗎?」修雙卿樂呵呵的說道:「你放心,我遲早會將維姜還給你的,只是是個什麼模樣,我不保證。」她的眼底是陰暗的,卻並不感覺這番話能讓自己開懷。
修雙卿永遠都忘不了,肖憐是怎麼死的。只是這一句句話,都在提醒著她肖憐的死狀多麼凄慘,多麼可悲。他們把肖憐的屍骨移入皇陵,又是想告訴世人什麼,不過是貓哭耗子罷了。
修雙卿亦清楚,簫懷瑾的心情這時如何,她是恨不得把自己挫骨揚灰還是想讓自己受盡酷刑,修雙卿都不會讓她如願。
她又笑著說道:「若是實在捨不得女兒,簫姑娘不妨下去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