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針鋒相對
美國想要戰爭,誰也阻止不了。
可以說,真正能夠拖住戰爭步伐的,只有美國本身,或者說是美軍。
在斯托克斯輪起大棒的時候,美軍在物質上與精神上都沒有做好戰爭準備,成為阻礙戰爭爆發的最大因素。
按照美國當局公布的相關信息,到這個時候,美軍的裝備缺口仍然非常巨大。
在接受改編的地面部隊中,只有第一騎兵師與第三步兵師恢復了重型編製,包括部署在朝鮮的第二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都是輕型部隊。陸戰隊的情況好不到哪裡去,第一陸戰師從阿富汗撤下來還不到三個月,大部分官兵都在休假,到位的重裝備僅夠組建兩個裝甲營與兩個機步營;第二陸戰師的情況更加糟糕,該師的一部分還在阿富汗,撤出來的也僅僅休整了一個月。
空軍方面,到位的F-22A不到二百四十架,即便算上即將出廠的第十四批次的十二架也只有大概二百五十架,而作為主要打擊力量的B-2僅能動用八架,F-16與F-15E的數量還不到三百架。此外,支援飛機的數量也嚴重不足。為了確保空中打擊,至少需要一百二十八架加油機,而美軍能夠動用的只有四十六架,把部署在本土的加油機派過去,也不到八十架。
相對而言,海軍的狀況稍微好一點,只是能在半個月之內部署到位的只有四支航母戰鬥群,而在空軍投入不足的情況下,要想確保達到應有的突擊速度,至少需要投入六支航母戰鬥群。海軍的解決辦法是投入更多的兩棲艦隊,用部署在兩棲突擊艦上的垂直起降攻擊機執行一些打擊任務,降低航母的作戰負擔,並且投入更多的潛艇,用潛艇上的巡航導彈承擔部分打擊任務。
事實上,最大的問題就在陸軍身上。
因為這是一場必須速戰速決的戰爭,如果不能趕在大陸軍隊參戰之前取勝,美軍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甚至會輸掉戰爭,所以與以往的戰爭相比,美軍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進攻前的火力準備,必須在第一時間投入地面部隊。
陸軍沒有做好準備,地面戰爭就打不起來,進攻也就打不起來。
如果按照美軍的動員速度、特別是裝備的補充速度,即便等上半年,也不見得能夠為地面戰爭做好準備。
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讓韓[***]隊承擔更多的作戰任務。
與美軍相比,韓軍的問題就沒有這麼突出了。
相對而言,韓軍的規模更加龐大,特別是韓國陸軍。因為一直沒有實現和平,所以韓軍長期保持戰備狀態,官兵的思想準備比較充分。更重要的是,韓軍不存在裝備上的問題,畢竟韓軍不需要去對付游擊隊,而是面對朝鮮的百萬大軍,所以韓軍的裝備建設一直以重型化為主。
除此之外,韓國空軍的規模也不小,裝備質量不比美軍差多少。
只要韓軍能夠承擔起作戰重任,打贏戰爭的機會就不會太渺茫。
事實上,這也正是美韓聯軍作戰計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按照美軍制訂的作戰計劃,開戰後,美軍的主要任務是奪取制空權,對朝鮮的戰略目標進行重點轟炸,並且在主要方向上充當攻擊尖刀。作為輔助力量,韓軍要在第一時間投入足夠多的地面部隊,在美軍打開突破口之後,承擔攻堅任務,並且在戰術空中打擊中承擔必要的作戰任務。
如此一來,美軍在戰爭初期,只需要投入不到一百架F-22A,大約兩百架多用途戰術戰鬥機、其中F-15E不少於六十架,一個中隊的八架B-2,部署在航母上的四個艦載戰鬥機聯隊,以及兩個師的地面部隊。
這個投入,完全在美軍的承受範圍之內。
只是這樣一來,韓軍得在戰爭初期投入至少六百架作戰飛機、十二個師的地面部隊。
雖然韓軍的戰備級別比較高,部署在三八線附近的部隊始終處於警戒狀態,但是要一口氣投入這麼多的作戰部隊,問題仍然很大。
別的不說,投入十二個師的作戰部隊,按照一個月的作戰時間儲備作戰物資,就得向前線運送上百萬噸物資。僅僅是組織運輸工作,就得佔用很大一部分的鐵路運力,還得調動足夠多的運輸車輛。
這些,都需要時間,更需要精心組織。
真正讓美國當局憂慮的,不是韓國方面的準備工作,而是另外一件事。
就在FBI公布調查結果的第二天,CIA獲得了一份極為重要的情報,隨後NSA用偵察衛星拍下的照片證實了CIA的情報,即大陸部署在東北地區的三個集團軍已經進入戰備狀態,此外部署在華北地區的兩個集團軍正在向北運動。也就是說,大陸的戰爭準備比預料的快得多。
這樣一來,美軍制訂的作戰計劃出了問題。
如果大陸不需要一個月的戰爭準備時間,而是在開戰後不久就參戰,那麼美軍的進攻行動肯定會遇到麻煩。
最大的麻煩就是,美軍不大可能在突破了三八線之後,迅速向平壤推進。
如果連平壤都打不下來,這場戰爭就沒辦法打了。
那麼,大陸已經為戰爭做好準備了嗎?
兩天後,CIA遞交了另外一份情報,即大陸沒有做其他方面的動員,即沒有調動部隊入朝作戰所需的物資,也沒有進行前期集結。更重要的是,大陸高層在是否出兵朝鮮的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
這份情報,讓美國陷入了兩難境地。
雖然主張立即開戰的人並不少,特別是軍隊里的將領,但是斯托克斯沒有這麼大意,並不認為在不了解對手的情況下,貿然發動一場戰爭會給美國帶來什麼好處。
可以說,雙方的觀點都有道理。
站在軍事層面上,美軍與韓軍的調動已經開始,朝鮮軍隊正在為戰爭做準備,而且有很多跡象表明,朝鮮很有可能在三八線失守后,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內的大規模殺傷姓武器阻擋美韓聯軍向平壤進軍。
真要如此,就不能拖延下去。
雖然朝鮮沒有能力把核彈頭小型化,即把核彈頭裝在導彈上、或者由飛機投擲,但是以朝鮮的技術實力,至少能把核彈頭部署在戰線附近,以近地引爆的方式,製造大範圍的放射姓沾染區,讓美韓聯軍不得不繞道而行。如果在美韓聯軍進攻的時候引爆核彈頭,則會對進攻部隊構成致命威脅。
問題是,比起朝鮮的核彈頭,大陸的軍事干預更加致命。
斯托克斯必須搞清楚,大陸是否願意為了朝鮮與美國爆發衝突。要知道,只要與美國開戰,大陸在美國的所有國有資產都得不到保護,甚至有可能被美國當局依照法律沒收,而這是大陸數十年建設積累下的成果。
為了一個不那麼重要的國家,把數十年的努力付諸東流,這個代價也太大了。
為此,斯托克斯親自給大陸領導人打了熱線電話,隨後讓大使拜會了大陸外交部長,還通過俄羅斯,向大陸表達了和解的意圖。
與上次一樣,斯托克斯仍然暗示大陸領導人,美國絕對不會放過殺害總統的兇手,會用外科手術式的空中打擊懲戒朝鮮領導人,但是沒有發動戰爭的想法,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引發大規模地區戰爭。
讓斯托克斯非常惱火的是,大陸方面的回答也跟上次一樣,即大陸作為朝鮮的友好互助鄰邦,不會默認任何國家針對朝鮮的軍事打擊,而朝鮮領導人遭到的任何傷害,都對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沒有任何幫助。出於防範需要,大陸將加強邊境地區的軍事部署,以便在必要的時候為朝鮮提供必要的幫助。
到這個時候,問題變得複雜了。
斯托克斯一再強調美國的用意不是發動戰爭,可是大陸領導人並沒讓步,一再強調與朝鮮的特殊關係。
說白了,如果僅僅是空中打擊,大陸不會出兵,只要演變成地面戰爭,大陸就不會袖手旁觀。
空中打擊能夠解決問題嗎?
斯托克斯不得不把這個問題拋給那些急於發動戰爭的將軍。
到這一步,美軍將領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不管怎麼說,大陸已經有所防備,地面部隊正在集結。因為大陸在東北地區的交通體系非常發達,肯定能在一個月之內出兵,所以急於發動地面戰爭,後果將不堪設想。
要知道,即便美軍能夠掌握制空權,也不一定能在地面上擊敗大陸軍隊。
打不贏地面戰爭,不但打不下朝鮮,還有可能讓韓國遭到打擊。
到這一步,美軍不得不再次調整作戰計劃,即把空中打擊時間延長,把地面進攻時間延後,爭取在空中打擊階段,重創朝鮮軍隊。因為大陸出兵是一個過程,不可能在美韓聯軍越過三八線之後立即渡過鴨綠江,所以只要朝鮮軍隊喪失了抵抗力,美韓聯軍就能在發動地面進攻之後迅速推進。
只有這樣,美軍才有可能在大陸出兵之前打到鴨綠江南岸。
只是這樣一來,美軍的前期投入將更加巨大,對美軍空中力量的要求也大幅度提高,從而使美軍不得不花更多時間進行前期部署。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