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老時年間,在天津衛提起董家,真可以說是沒有不知道的,乃是地方上首屈一指的大戶,人稱「金雞董家」。家有良田千頃,僕役成群,騾馬滿圈,地裡頭雇著長工短工,還有交錢種地的佃戶,平時光收租子錢就吃不了花不完,何況還開著買賣商號,比起「八大祥、四大樓」也不多讓。別看家裡有的是錢,卻沒有權勢,因此常被官府盤剝。你官面兒上沒人,買賣也順當不了,三天兩頭找你麻煩,都想從你這兒咬一口,叼一塊肉走,董家總在這方面吃虧。
董地主多少次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覺得自己這輩子是沒指望了,便許下大願,將來一定讓兒孫里有人做大官。否則再怎麼有錢也沒用,人家照樣欺負你,賺多少錢都得讓人切一刀。老話不是講了嗎?窮不跟富斗,富不跟官斗,這都是講理的話。清朝開國皇帝傳下的規矩「漢不掌兵,滿不點元」。在當時來說,漢人當官只有科舉這一條路。為了讓幾個兒子考取功名,教書先生請了不少,錢也沒少花,奈何家裡這幾個兒子讀書不成,沒有一個爭氣的。董地主幹著急也沒有用,仗著家裡有錢捐個官兒做吧!那時候的官缺可以用錢買,明碼標價,花多少錢做多大官,文可以捐至道員,武可以捐至總兵。
有的地主大戶捐個官只吃俸祿,封了官銜卻不要實權,為的是光宗耀祖、顯赫門庭。你把錢給到了,四品五品都不成問題。
有的捐官則是為了掌權,把做官當買賣干,將本求利。俗話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一年回本,兩年看利,以權牟私,刮盡地皮。當然了,太大的官買不了,你說我有錢買個當朝一品,來個什麼兵部尚書、殿閣大學士噹噹,那准得讓人家啐回來。
董地主家捨得花錢,捐的是實缺,不指望搜刮民脂民膏,就為了權勢地位,可也不知道是運氣不好還是怎麼這麼倒霉,家裡人剛當上官就出事。沒到任之前地面兒上挺太平,到任之後凈是無頭官司。牽連眾多,盤根錯節,斷也沒法斷,管也不能管,到最後甚至自身難保,這身官袍硬是穿不穩。賠錢丟人事小,搞不好還得把命搭上。
董地主萬般無奈,兒子們是指望不上了,再這麼折騰非得絕了后,想起自己還有個閨女,生得花容月貌、美似天仙,家裡有錢也會捯飭,往那兒一站亭亭玉立,明艷不可方物,畫中的美人兒也不過如此。老兩口子視作掌上的明珠一般,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口裡怕化了。以前有人出主意,讓董地主把女兒嫁給王公貴胄也能借勢,那時候沒捨得,如今狠下心了,但是不嫁王爺,重金買通了宮裡的總管,讓女兒進宮當貴妃,成為皇上枕頭邊的人。
在當時來說,進宮當貴妃可不容易,先別說你家這閨女漂亮不漂亮,有沒有才情,這尚在其次,單是漢人這一條,就進不了宮。那個時候滿漢不通婚,此乃太祖定下的規矩,可也不是沒有別的法子。俗話說:「是官就有私、是私就有弊。」董地主想要送閨女進宮,必須先花錢「抬旗」。那位問了,什麼叫「抬旗」呢?說白了就是花錢把戶口簿上「民族」那一欄改了,偷梁換柱改漢為滿,冒充八旗子女。此等瞞天過海的勾當,往大了說這叫欺君之罪,萬剮凌遲也不為過,不過有錢能使鬼推磨,老董家別的沒有,錢可有的是,花錢能辦到的,那就不叫事兒了。
董地主上下打點,好處一直送到了皇上身邊的頂禮大太監手上。這個太監了不得——先帝爺託孤的老臣,皇太后的義子乾兒,跟皇上論哥們兒,貴為九千歲,皇上是萬歲,他只比皇上少一千歲。皇上是他從小看起來的,在聖駕之前不敢說一言九鼎,至少也有三分薄面,通常情況下只要他開了口,皇上基本上不會駁他。主要是他最了解皇上的心思,八旗的美女都快選盡了,萬歲爺也想換換口兒,對於這樣的舉動睜一眼閉一眼,只要姑娘漂亮又有才情,又何樂而不為呢?您想想,辦成這樣的事得使多少銀子?
董家為了能攀上皇親,真可以說下了血本,就說是有錢,那也傷筋動骨了,可藉此當上了皇親國戚,董地主成了皇上的老丈人,董宅變成了國丈府。由打這兒起,別說地方上這些官員了,京官見了董地主也得畢恭畢敬,出來進去騎馬坐轎、前呼後擁。沒想到威風了還不到半年,宮裡頭出了大事。
原來這董妃在宮中並未受到皇上寵愛,皇上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媳婦兒太多了,不是八面玲瓏的得不了寵。董妃在家是說一不二的大小姐,到了宮裡可不一樣了,她又不明白宮中的明爭暗鬥,最後不知道怎麼得罪了太后,隨便安了個罪名逼著她吞金而死,可到死也沒明白是為了什麼。按照當朝的律法,董妃死後不能進大清的後龍禁地,屍首送回來讓家人自行安葬。董地主全家上下大哭了一場,一是傷心女兒慘死,二是哀嘆董家氣運不好。
哭歸哭鬧歸鬧,事已至此,再說什麼也沒用了,哭鬧完了這棚白事兒還得辦。有明白人給董地主說,你董家祖墳的風水旺財不旺官,要想得勢,還得再找塊好墳地,改改運勢。董地主越想越覺得有理,堪輿點穴之事須請高人,就想起崔老道來了。
自古道「風水先生沒地葬,算命先生路邊亡」,又道是「十個堪輿九個貧,一個不貧靠騙混」。只不過常聽人說南門口擺攤兒算卦的崔老道懂眼,別看算卦那套玩意兒不靈,陰陽風水上卻正經得過傳授,有真本事,找他准沒錯。當即派人過去,恭恭敬敬把崔老道請至家中,好吃好喝一通招待,懇求崔老道無論如何也得幫這個忙,並且許下重諾,只要崔老道能給找一塊好墳地,把董妃埋進去,讓董家有錢有勢光耀門庭,今後有董家一天,就拿崔老道當祖宗孝敬一天。
崔老道那時候年輕識淺,人稱崔老道,可並不老,只是個綽號。擺攤兒算卦要穿道袍,就跟這說相聲、說評書的得穿大褂一樣,這是個行頭,穿上這身道袍,甭管你多大歲數,都叫老道。崔老道當時腦子裡一糊塗,也不知怎麼的,就鬼迷了心竅,信以為真了。足吃足喝了一通,再想想自己家的窮日子,擺攤兒算卦太清苦,這些天生意一直也不太好,再不開張一家老小就該挨餓了,倘若今後有董地主這樣的大戶人家做靠山,吃喝不愁就不用提了,下半輩子也算是有了指望。還別說把自己當祖宗孝敬,平日里祈福祭天、開壇做法能照顧照顧自己,那便有飯轍了。
董地主見崔老道點頭應允,當即請崔老道出去找一塊上好的墳穴。
崔老道一看,這也太著急了,忙擺手說:「現上轎現扎耳朵眼兒可來不及,運氣好的尋一塊寶地也得個一年半載,運氣不好那就沒準兒什麼時候找著了,等找著墳地,就這大熱天的,董妃娘娘的屍首也該臭了,那還談什麼入土為安?要說合該了您轉運,貧道早看好了一塊寶地,跟誰都沒提過,這也是董妃娘娘的造化,你依貧道指點,直接把董妃安葬在那兒,保你今後大富大貴、權勢熏天。」
董地主將信將疑:既然崔老道早已覓得一塊風水寶地,為什麼不自己用,把自己的祖墳遷過去,一家人轉運發財不是更好,會這麼好心告訴我嗎?
崔老道看出董地主的疑慮,坦言道:「實不相瞞,一分寶地一分福,吉地留與吉人來。咱有什麼說什麼,貧道命淺福薄,只恐受不了那麼大的福分,反而招災惹禍。」
董地主一聽也有道理,崔老道是個臭算卦的,你把個龍穴給他,他也成不了太子,這才放下心來。又請教崔老道這塊風水寶地的詳情,在什麼地界什麼山,到底怎麼一個好法。
崔老道看看左右無人,招呼董員外附耳過來,跟他說:「距縣城十里,有這麼一座壺山,此山勢形同一個酒壺,山中一道清泉飛流直下,有如壺中傾出的瓊漿玉液,此乃難得的風水寶地。」
董地主聽了仍是一臉迷惑,不明白其中有什麼講究。崔老道說:「這地方可不得了,簡直就是貴不可言!董妃這座墳應當選在壺山下面,墳前立塊碑,墳怎麼樣不要緊,墳前的碑可太重要了,奧妙全在這裡邊了,配上此山,那就湊成形勢了。這裡頭有個說法喚作『單杯飲酒水長流』,你照我說的給董妃娘娘下葬,我說怎麼辦你就怎麼辦,從今往後,您就丈母娘看姥姥——等著瞧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