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話 狗碰頭 1
話說當年有個金棺村,為什麼叫這名呢?只因自古以來,皇帝的棺槨叫「梓宮」,貴妃的棺槨則稱「金棺」,傳說當年某位貴妃生前受寵,但得罪了太后,被賜銀鈴金掛,也就是拿繩給活活勒死了,由於這位貴妃死得冤枉,太后和皇帝晚上一閉眼就看見她身穿紅裙前來索命,為了安撫她的亡靈,就遠遠地修了座墓,將這貴妃的屍骨埋了進去。
在下葬之前,貴妃的金棺,被攢停在了這村中的一座古寺之中,後來連村子帶廟都改了名,村叫金棺村,寺叫金棺寺,但是否真有這麼一回事,連村裡最年長的老人也說不清楚了,那屈死的貴妃埋香地下千百年,丘隴早平,已經沒人知道這座古墓究竟在什麼地方了,只有這金棺村的村名,以及村中那座破舊不堪,隨時都可能倒塌的破廟為證,殘磚敗瓦似乎在默默述說著:「過去的歲月里的確有過這麼一段往事。」
到了清朝末年,爆發了席捲大半個天下的太平天國起義,由於太平天國的領袖洪秀全是廣東人,所以這場農民起義在當時也被稱為粵寇之亂,戰亂持續了將近二十年,金棺村一帶的百姓深受其苦,官軍與義軍之間各有攻守,殺伐甚重,戰事過後,往往浮屍遍野,大部分屍體都沒人處理,附近的老百姓就算想埋也埋不過來,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無數血肉之軀就這麼扔在荒郊野外,任憑烏鴉和野狗隨便啃啄。
吃死人的不僅是野狗和烏鴉,就連村中人家所養的家狗和豬,也跟著一道吃死屍,趕上亂世別看人沒吃的,可這些畜牲可都跟著沾光了,經常啃吃死人的豬絕不同與一般的豬,這點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啃過死人的豬肥得嚇人,毛光皮亮,就連看人的眼神都冒著凶光,這些豬雖然肥,但知道怎麼回事的人,可一輩子都不敢再吃豬肉了,而且看見別人吃豬肉自己就忍不住想吐。
在金棺村裡有個孤兒,姓張,排行第三,有兩個姐姐都早早夭折了,他自稱張三,也不知他大號叫做什麼,因為頭髮天生的又稀又黃,到了十五六歲,這辮子仍是留不起來,只好用草繩隨便扎個狗尾似的小辮,凡是識得他的人,都以「張小辮」相稱。
張小辮窮得連半間房子都沒有,平時就住在那叫做金棺寺的破廟裡,推倒了廟中的泥塑神像,鋪些亂草睡在泥台上,白天到各家各戶幫忙挑幾桶水、干點雜活什麼的,幹完了活討口飯吃,他也曾跟棺材鋪的師傅當過學徒,還拜過算卦的老道為師,但由於年景不好,師傅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還養得了徒弟,所以這幾樣營生都沒學到底,有時侯生活艱難,一連幾天都沒東西吃,就只好到了晚上*偷雞摸狗充饑,他知道自己家境中落前,祖上曾是京城裡的大官,內心深處仍拿自己當爺,對自己偷雞深以為恥,可兵荒馬亂的年月里混口飯吃談何容易,餓急了就什麼都顧不上什麼出身門庭了。
近年天災**不斷,村裡的糧食不如往年那般富裕了,連討口吃的都不太容易,這天夜裡,張小辮餓得翻來覆去睡不著,他橫躺在神壇上翹著二郎腿,望著從破屋頂中漏將下來的月光,心裡琢磨著得弄點什麼吃的充饑,不然實在挨不過去了,這些年來他最拿手的就是偷雞,村裡養雞的人多,隔三差五的偷上一兩隻,這麼多回從來沒失過手,從不失手並非走運,只因他自己摸索出了一套獨門的偷雞絕技。
打定主意,張小辯就借著月黑風高,摸到了村中王寡婦母女的院子外邊,這家沒男人也沒養狗,門牆又低,而且張小辮對各家雞窩的位置了如指掌,沒廢什麼力氣就翻過牆頭,發現雞窩裡的老母雞睡得正熟。
張小辮看得明白,但他沒有直接探手去抓,而是悄悄把手伸進雞窩裡,施展獨門絕技,輕輕的去搔那老母雞的腹部,不管是有人偷雞還是黃鼠狼鑽雞窩,窩裡的雞必定會撲騰鳴叫,那樣主人就會被驚動起來,可張小辮自有他的辦法,只輕輕搔得幾下,雞窩裡的老母雞不僅沒撲騰亂叫,反而露出一副愜意的神態,很享受有人替它搔養。
張小辯心中竊喜,只要第一下沒失手,這隻雞就算是偷到手了,看著那母雞心中發狠:「我不能白伺候你,等會兒到破廟裡拔雞毛的時候,你就沒這麼舒服了。」他心中高興,手底下也沒閑著,一隻手不斷替那老母雞解癢,另一隻手揭掉雞窩頂棚,打算把老母雞從上邊抱出來,可大概是因為有一段時間沒雞可偷,手藝生疏了,也可能是連餓了好幾頓,反正手底下發虛,竟然把母雞抱到雞窩頂的時候,一個沒抱住,將那老母雞摔在了地上。
話說當年有個金棺村,為什麼叫這名呢?只因自古以來,皇帝的棺槨叫「梓宮」,貴妃的棺槨則稱「金棺」,傳說當年某位貴妃生前受寵,但得罪了太后,被賜銀鈴金掛,也就是拿繩給活活勒死了,由於這位貴妃死得冤枉,太后和皇帝晚上一閉眼就看見她身穿紅裙前來索命,為了安撫她的亡靈,就遠遠地修了座墓,將這貴妃的屍骨埋了進去。
在下葬之前,貴妃的金棺,被攢停在了這村中的一座古寺之中,後來連村子帶廟都改了名,村叫金棺村,寺叫金棺寺,但是否真有這麼一回事,連村裡最年長的老人也說不清楚了,那屈死的貴妃埋香地下千百年,丘隴早平,已經沒人知道這座古墓究竟在什麼地方了,只有這金棺村的村名,以及村中那座破舊不堪,隨時都可能倒塌的破廟為證,殘磚敗瓦似乎在默默述說著:「過去的歲月里的確有過這麼一段往事。」
到了清朝末年,爆發了席捲大半個天下的太平天國起義,由於太平天國的領袖洪秀全是廣東人,所以這場農民起義在當時也被稱為粵寇之亂,戰亂持續了將近二十年,金棺村一帶的百姓深受其苦,官軍與義軍之間各有攻守,殺伐甚重,戰事過後,往往浮屍遍野,大部分屍體都沒人處理,附近的老百姓就算想埋也埋不過來,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無數血肉之軀就這麼扔在荒郊野外,任憑烏鴉和野狗隨便啃啄。
吃死人的不僅是野狗和烏鴉,就連村中人家所養的家狗和豬,也跟著一道吃死屍,趕上亂世別看人沒吃的,可這些畜牲可都跟著沾光了,經常啃吃死人的豬絕不同與一般的豬,這點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啃過死人的豬肥得嚇人,毛光皮亮,就連看人的眼神都冒著凶光,這些豬雖然肥,但知道怎麼回事的人,可一輩子都不敢再吃豬肉了,而且看見別人吃豬肉自己就忍不住想吐。
在金棺村裡有個孤兒,姓張,排行第三,有兩個姐姐都早早夭折了,他自稱張三,也不知他大號叫做什麼,因為頭髮天生的又稀又黃,到了十五六歲,這辮子仍是留不起來,只好用草繩隨便扎個狗尾似的小辮,凡是識得他的人,都以「張小辮」相稱。
張小辮窮得連半間房子都沒有,平時就住在那叫做金棺寺的破廟裡,推倒了廟中的泥塑神像,鋪些亂草睡在泥台上,白天到各家各戶幫忙挑幾桶水、干點雜活什麼的,幹完了活討口飯吃,他也曾跟棺材鋪的師傅當過學徒,還拜過算卦的老道為師,但由於年景不好,師傅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還養得了徒弟,所以這幾樣營生都沒學到底,有時侯生活艱難,一連幾天都沒東西吃,就只好到了晚上*偷雞摸狗充饑,他知道自己家境中落前,祖上曾是京城裡的大官,內心深處仍拿自己當爺,對自己偷雞深以為恥,可兵荒馬亂的年月里混口飯吃談何容易,餓急了就什麼都顧不上什麼出身門庭了。
近年天災**不斷,村裡的糧食不如往年那般富裕了,連討口吃的都不太容易,這天夜裡,張小辮餓得翻來覆去睡不著,他橫躺在神壇上翹著二郎腿,望著從破屋頂中漏將下來的月光,心裡琢磨著得弄點什麼吃的充饑,不然實在挨不過去了,這些年來他最拿手的就是偷雞,村裡養雞的人多,隔三差五的偷上一兩隻,這麼多回從來沒失過手,從不失手並非走運,只因他自己摸索出了一套獨門的偷雞絕技。
打定主意,張小辯就借著月黑風高,摸到了村中王寡婦母女的院子外邊,這家沒男人也沒養狗,門牆又低,而且張小辮對各家雞窩的位置了如指掌,沒廢什麼力氣就翻過牆頭,發現雞窩裡的老母雞睡得正熟。
張小辮看得明白,但他沒有直接探手去抓,而是悄悄把手伸進雞窩裡,施展獨門絕技,輕輕的去搔那老母雞的腹部,不管是有人偷雞還是黃鼠狼鑽雞窩,窩裡的雞必定會撲騰鳴叫,那樣主人就會被驚動起來,可張小辮自有他的辦法,只輕輕搔得幾下,雞窩裡的老母雞不僅沒撲騰亂叫,反而露出一副愜意的神態,很享受有人替它搔養。
張小辯心中竊喜,只要第一下沒失手,這隻雞就算是偷到手了,看著那母雞心中發狠:「我不能白伺候你,等會兒到破廟裡拔雞毛的時候,你就沒這麼舒服了。」他心中高興,手底下也沒閑著,一隻手不斷替那老母雞解癢,另一隻手揭掉雞窩頂棚,打算把老母雞從上邊抱出來,可大概是因為有一段時間沒雞可偷,手藝生疏了,也可能是連餓了好幾頓,反正手底下發虛,竟然把母雞抱到雞窩頂的時候,一個沒抱住,將那老母雞摔在了地上。
話說當年有個金棺村,為什麼叫這名呢?只因自古以來,皇帝的棺槨叫「梓宮」,貴妃的棺槨則稱「金棺」,傳說當年某位貴妃生前受寵,但得罪了太后,被賜銀鈴金掛,也就是拿繩給活活勒死了,由於這位貴妃死得冤枉,太后和皇帝晚上一閉眼就看見她身穿紅裙前來索命,為了安撫她的亡靈,就遠遠地修了座墓,將這貴妃的屍骨埋了進去。
在下葬之前,貴妃的金棺,被攢停在了這村中的一座古寺之中,後來連村子帶廟都改了名,村叫金棺村,寺叫金棺寺,但是否真有這麼一回事,連村裡最年長的老人也說不清楚了,那屈死的貴妃埋香地下千百年,丘隴早平,已經沒人知道這座古墓究竟在什麼地方了,只有這金棺村的村名,以及村中那座破舊不堪,隨時都可能倒塌的破廟為證,殘磚敗瓦似乎在默默述說著:「過去的歲月里的確有過這麼一段往事。」
到了清朝末年,爆發了席捲大半個天下的太平天國起義,由於太平天國的領袖洪秀全是廣東人,所以這場農民起義在當時也被稱為粵寇之亂,戰亂持續了將近二十年,金棺村一帶的百姓深受其苦,官軍與義軍之間各有攻守,殺伐甚重,戰事過後,往往浮屍遍野,大部分屍體都沒人處理,附近的老百姓就算想埋也埋不過來,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無數血肉之軀就這麼扔在荒郊野外,任憑烏鴉和野狗隨便啃啄。
吃死人的不僅是野狗和烏鴉,就連村中人家所養的家狗和豬,也跟著一道吃死屍,趕上亂世別看人沒吃的,可這些畜牲可都跟著沾光了,經常啃吃死人的豬絕不同與一般的豬,這點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啃過死人的豬肥得嚇人,毛光皮亮,就連看人的眼神都冒著凶光,這些豬雖然肥,但知道怎麼回事的人,可一輩子都不敢再吃豬肉了,而且看見別人吃豬肉自己就忍不住想吐。
在金棺村裡有個孤兒,姓張,排行第三,有兩個姐姐都早早夭折了,他自稱張三,也不知他大號叫做什麼,因為頭髮天生的又稀又黃,到了十五六歲,這辮子仍是留不起來,只好用草繩隨便扎個狗尾似的小辮,凡是識得他的人,都以「張小辮」相稱。
張小辮窮得連半間房子都沒有,平時就住在那叫做金棺寺的破廟裡,推倒了廟中的泥塑神像,鋪些亂草睡在泥台上,白天到各家各戶幫忙挑幾桶水、干點雜活什麼的,幹完了活討口飯吃,他也曾跟棺材鋪的師傅當過學徒,還拜過算卦的老道為師,但由於年景不好,師傅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還養得了徒弟,所以這幾樣營生都沒學到底,有時侯生活艱難,一連幾天都沒東西吃,就只好到了晚上*偷雞摸狗充饑,他知道自己家境中落前,祖上曾是京城裡的大官,內心深處仍拿自己當爺,對自己偷雞深以為恥,可兵荒馬亂的年月里混口飯吃談何容易,餓急了就什麼都顧不上什麼出身門庭了。
近年天災**不斷,村裡的糧食不如往年那般富裕了,連討口吃的都不太容易,這天夜裡,張小辮餓得翻來覆去睡不著,他橫躺在神壇上翹著二郎腿,望著從破屋頂中漏將下來的月光,心裡琢磨著得弄點什麼吃的充饑,不然實在挨不過去了,這些年來他最拿手的就是偷雞,村裡養雞的人多,隔三差五的偷上一兩隻,這麼多回從來沒失過手,從不失手並非走運,只因他自己摸索出了一套獨門的偷雞絕技。
打定主意,張小辯就借著月黑風高,摸到了村中王寡婦母女的院子外邊,這家沒男人也沒養狗,門牆又低,而且張小辮對各家雞窩的位置了如指掌,沒廢什麼力氣就翻過牆頭,發現雞窩裡的老母雞睡得正熟。
張小辮看得明白,但他沒有直接探手去抓,而是悄悄把手伸進雞窩裡,施展獨門絕技,輕輕的去搔那老母雞的腹部,不管是有人偷雞還是黃鼠狼鑽雞窩,窩裡的雞必定會撲騰鳴叫,那樣主人就會被驚動起來,可張小辮自有他的辦法,只輕輕搔得幾下,雞窩裡的老母雞不僅沒撲騰亂叫,反而露出一副愜意的神態,很享受有人替它搔養。
張小辯心中竊喜,只要第一下沒失手,這隻雞就算是偷到手了,看著那母雞心中發狠:「我不能白伺候你,等會兒到破廟裡拔雞毛的時候,你就沒這麼舒服了。」他心中高興,手底下也沒閑著,一隻手不斷替那老母雞解癢,另一隻手揭掉雞窩頂棚,打算把老母雞從上邊抱出來,可大概是因為有一段時間沒雞可偷,手藝生疏了,也可能是連餓了好幾頓,反正手底下發虛,竟然把母雞抱到雞窩頂的時候,一個沒抱住,將那老母雞摔在了地上。